中年危機背後,企業高管爲何難過“美人關”

綠地禿頭高管出軌人妻下屬的事情剛過不久,地產圈再次“喜提”桃色糾紛。

7月7日,一段5分鐘左右的出租車監控視頻在網絡上流傳,視頻中,一男一女坐在出租車後座,舉止不雅,後來有網友指出視頻中的男主角看上去疑似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CFO黃永年。

此事一出,時代中國反應迅速,很快便發佈公告,稱自7月10日起,黃永年已退任公司首席財務官職務。

擔任CFO一職剛滿一年,屁股還沒坐熱,黃永年就因爲一時衝動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前途。而最近一段時間,因爲桃色事件陷入輿論漩渦的企業高管一個接一個,所波及的領域從地產圈到互聯網圈再到實體,這也使得私德有虧成了影響上市企業形象與股價的一個危險因素。

爲什麼高管們最近頻頻“溼鞋”呢?

中年危機的“倖存者”

除了蔣凡這個在阿里內部以火箭速度竄升的85後,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牽扯桃色糾紛的都是人到中年的企業中層或高管。

如黃永年,2019年,因前任首席財務官雷偉彬希望尋求個人事業發展而辭任後,時年42歲的他接任了CFO一職;陳軍的年齡則比黃永年大一些,據當事人爆料,陳軍是個70後的“禿頭”,也就是說最多接近50歲;還有涉嫌性侵養女的鮑毓明,官方數據顯示,他出生於1972年,2018年出任中興的獨立非執行董事。

除了年紀相仿,他們最大的共同點還在於事業有成、財務自由。

黃永年系時代中國的核心高管,自然不必多說,至於陳軍,雖然此陳軍並非綠地控股執行總裁陳軍,而是綠地控股下屬京津冀事業部營銷部負責人,但鬧劇中傳言陳軍身家9000萬元。張雨婷也就是看中了這一點才心甘情願爲其生孩子。

馮唐在《如何避免成爲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一文中,刻畫了一箇中年油膩男的形象:油腔滑調、大腹便便、不修邊幅,且喜歡說教和吹噓。

很多人認爲,中年油膩男的走紅,透露出中年男性的深層焦慮,他們大多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態,加上職場的天花板開始顯現,難以取得更大的成就,繼而心理上出現自我否定、懷疑不安等情緒。

這是事實,在互聯網公司,我們看到內部的60後、70後變得越來越稀少。一位HR對中年男性的評價是,油、工資太高、不經打,背後的生活擔子太重影響工作狀態,而他的上司也明確要求,公司需要很多人,但不要那些剛從大廠出來的中年人。

有業內人士發現,過了40歲的從業者已經大抵分爲兩個羣體,管理級或專家級羣體以及自己所在的羣體,前者主導着公司的發展,而後者面臨着被公司拋棄。黃永年、陳軍等人都屬於前者,這些企業高管沒有受到職場中年危機的衝擊,所以不符合中年油膩男的一般形象,但在安逸的事業和生活之外,或許他們油膩的表現更多來自誘惑。

蔣凡風波過後,阿里又爆出了P8員工以1.6萬包養私人助理的醜聞,而這位僅僅入職3個月的員工,以公司崗位爲誘餌,對女性求職者進行欺騙和騷擾,想以此滿足自己的私慾。事件曝光後,阿里給其予以了最終嚴厲的處分:辭退。


陳軍也是如此,出軌漂亮人妻之後,他在東北的“事蹟”也被翻了出來。據傳,一次酒過三巡後,他問起了在座聚餐女生的生日年齡,得知大部分是90後時,他感嘆了一聲,並直接和部門負責人說,“給我也找個90後,我要換個祕書”。

35歲遇職業危機,40歲後可能就變成了中年誘惑。

重貪腐,而輕私德?

高管陷入醜聞,最直接受影響的還有公司。黃永年視頻流傳後,截至7月10日港股收盤,時代中國股價爲14.62港元,跌幅爲2.53%,總市值283.89億港元;從5月11日陳軍被實名舉報,到5月20日綠地集團決定撤銷陳軍職務的這段時間裏,綠地控股股價累積跌幅爲4.58%。

不止股價,核心高管被辭退,公司內部的管理團隊也會跟着有所變動。

不少人認爲,桃色糾紛系高管的個人行爲,本不該上升至整個企業,畢竟企業不可能去管每一位高管的私生活。但企業是完全無辜的嗎?未必。

據《南風窗》的報道,在鮑毓明的案子中有一個細節令人質疑,當事人母女在輾轉求助時,找過鮑毓明所在的公司(未提及是中興還是傑瑞)。可是,從以上公司同鮑毓明切割關係的時間點來看,似乎也是等到事情鬧大了才處理,而之前公司是否有就此事做過調查呢?這個我們不得而知。

近些年來,我們看到無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房地產、汽車企業,對內部人員的管理和監督,查處腐敗纔是重點,這和越加頻發的內部貪腐脫不開關係。

有報告顯示,僅2019前7個月便有8家互聯網公司爆出110餘起反腐案件,共涉及220餘人被開除或移送公安機關,案件數量和涉事人數均爲2015年的11倍以上。以美團爲例,根據美團發佈的2019年年度生態反腐公告,2019年美團總計查處違紀類刑事案件38起,涉案員工20人、合作商員工70人。

2019是互聯網公司的“反腐之年”。劉強東曾表示反腐不惜代價:“如果公司懷疑你貪了10萬塊錢,就算花1000萬調查取證,也要把你給查出來”;58同城的姚勁波也是如此,在高管會上當衆給合規監察部發了“尚方寶劍”—發現有一個人貪污了5萬,寧可花50萬進行調查取證。

企業對高管貪腐的看重要遠高於私德,這無可厚非,但在高發的腐敗事件換回了對反腐的重視之後,如今企業高管桃色新聞滿天飛,是否也應該促使企業想出應對之法,而不是單純的撇清關係呢?更何況桃色醜聞往往也和貪腐、濫用職權相關。

在陳軍一事中,我們看到綠地之所以備受質疑,就是因爲所謂的9000萬“身家”是否涉及內部洗錢、貪腐等操作。這也再次引發了外界對房地產行業灰色收入的非議,畢竟2019年融創就曾曝出過億元貪腐案,涉及到的就是區域營銷負責人。

而蔣凡事件後,我們看到蔡崇信所闡釋的阿里巴巴合夥人制度的三大特徵也被重提—樹立道德標準;解決接班人問題;避免關鍵人風險。

被媒體“裹挾”?

爲何近兩年互聯網公開反腐的風暴越演越烈?其實除了創業公司成熟後需要加強內部管理之外,還有一點在於媒體。媒體的嗅覺越來越靈敏,微博等社交網絡的信息傳播也越來越快,與其等事情曝光之後被動應對,不如主動出擊。

比如優酷楊偉東腐敗,就是阿里自曝的,此事一出,人人都對阿里的零容忍態度讚賞有加。


桃色糾紛比貪腐更具傳播力,因爲大衆天然喜歡窺探隱私,也喜歡看強者從人生巔峯墜落,所以有時候這類醜聞被曝光地更令人措不及防。就像黃永年,雖然不雅視頻讓其精英人士的形象蕩然無存,但很多網友也在譴責隱私泄漏,他們認爲最可惡的是泄露別人隱私的人,黃永年在某種程度也是受害者。

事實是如此,可媒體不會介意視頻是從哪裏來的,在不雅視頻流出後,微博狠狠地出了一把力,讓很多網友直呼“辣眼睛”。

僅從企業形象來看,內部自曝腐敗事件其實比外部媒體曝光醜聞給企業帶來的負面,要小很多,因爲在社交媒體傳播的過程中,衆說紛紜,網友難免把個人私事上升到企業層面,進而對企業評頭論足。在綠地對陳軍的9000萬調查還沒出來之前,我們看到就已經有很多人在討論房地產銷售領域涉及到的灰色收入。

所以說,儘管企業內部對高管私事很難管理,可媒體卻樂於抓住道德上存在污點的高管們不放。而且桃色醜聞不像貪腐可以自曝,以證公司強硬、公平的態度,唯一的辦法大概只能靠高管自律了。

當然,媒體不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蔣凡事件就讓我們看到了比媒體更強橫的資本力量。從這點看來,企業要麼強如阿里,要麼只能通過嚴懲來約束自己的高管們。

值得注意的是,從蔣凡、陳軍到黃永年,所牽扯的事件越來越私密,這或許也是一個警示。

弄權貪腐亦或是桃色醜聞,說到底都是人性的貪婪和慾望使然。孔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但實際上挺過了中年危機的坎,還有更多的是陷阱。

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爲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