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認知,纔是孩子的起跑線

                    01

高考結束,和好友May聚會。


前段時間看她在朋友圈曬兒子被XXX大學的專業錄取通過,言語間充滿了驕傲和期待。


高考結束,想來她有一些情緒需要釋放,有一些話需要傾訴。


她的確很不容易。離婚多年,帶着兒子生活。


她說,當初選擇前夫的時候,是覺得他老實、靠譜、不花心、可託付終身。這些,曾經都是她眼中的優點。在90年代末,他們就已經買房買車,羨煞旁人。


但後來,像電視連續劇一樣,隨着劇情發展,這些優點漸漸演變成她眼中的缺點:不思進取,固步自封,安於現狀,小心翼翼,過分遵守規則而泯滅了冒險精神……


其實他還是那個他 ,變了的,是她自己。隨着環境的變化,她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到後來,兩人之間,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差距和裂痕,夫妻倆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最終以離婚收場。


她最擔心的,是孩子身上,會繼承父親的一些保守、畏縮、滯後、甚至退行的特質。覺得前夫帶給孩子的影響挺大的,孩子有時也會顯得退縮、消極。


她說,她總是力所能及地帶孩子去環境不錯的餐廳喫飯。因爲孩子爸爸每次帶孩子出去喫飯,都會去大排檔將就。


May說,我只是想讓孩子知道,生活不只有大排檔,還有牛扒和遠方。你得爲自己將來不將就不敷衍的生活而努力。


在心理意義上,父愛如山,母愛似水。


母愛讓人感知的多是溫柔的目光、甜蜜的言語和接納的懷抱,無限忠貞地爲家人烹蒸灑煮着愛的溫度、幸福的記憶;而父親,從古至今,似乎一直被賦予建設、保衛、守護的力量,用父愛的方式構築和守護家庭的安全和邊界,不容外人侵犯。


May在力爭做一個合格母親的同時,似乎也承擔了孩子父親的角色。雖然這屬於家庭亞健康的關係,但她儘可能地將自己的生活過得精緻體面和快樂。雖然工資並不高,但她會精心打扮自己,穿着得體而優雅;跟兒子關係和諧,亦母亦師亦友。

May也知道,孩子的生命來自於父母,他們一半像爸爸,一半像媽媽。當然,對父母追隨,都絕對的忠誠。她只希望以自己爲楷模,讓兒子活得更陽光、積極、健康。她的努力,是在平衡原生家庭這個三角系統裏,父親的力量比較弱小的部分。

兒子也不負她所願,體格健壯,健康陽光,自律而節制,成績一直穩中有升。每次模考的成績,都與自己心儀大學的往年錄取分數不相上下。

我很認同May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和觀點。像她這樣的單親母親,並不具有普遍性。很多單親媽媽,會把自己活成一個怨婦。

父母的認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02

  今年5月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南開政協副主席許洪玲提出:父母最好能“持證上崗”,曾引發朋友圈熱議。

我理解的“持證上崗”,是指在時代飛速更迭的背景下,父母要不斷地學習,更新思維,開拓眼界,提升格局,成爲一名合格的父母。

因爲我們大部分父母還認爲,只要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他們纔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這樣的認知,何嘗不是父母們在暗自較勁、互相攀比。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其實是父母自己的面子。

而很多父母本身,無法給到孩子正確的支持和良好的引導。這可能是由於他們本身的侷限,個人愛和給予的能力,以及家庭經濟環境的能力有限所致。如上面提到的May的前夫。

我曾經看過一個叫鄭瓊的導演,從2009年開始,花6年做的一部紀錄片《出.路》。

她跟蹤拍攝了甘肅農村女孩馬百娟、南方小鎮青年徐佳、北京少女袁晗寒,紀錄下他們的夢想與當代現實的碰撞。

三個年紀相仿卻處於不同階層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和社會環境中,他們的成長以及最後的人生方向完全不一樣。

生活在偏遠農村貧困家庭的女孩馬百娟,儘管她曾經在作文裏寫到:“長大後要去北京上大學,然後去打工,每個月掙1000塊錢,給家裏買面……”,但還是在2012年就結束了自己的讀書生涯。

2014年,16歲的馬百娟嫁了人。她的父親說:“除了嫁人,再也沒有別的出路”。


湖北某小鎮男孩徐佳,父親是農民工,家境貧寒,但是父母咬牙砸鍋賣鐵都要供他讀書,因爲上大學是父親的遺願。媽媽說,即使以後出去打工,人家肯定也要文憑高的不要低的。

在家人的支持下,徐佳復讀三次,幾乎用上了古人“頭懸樑、錐刺股”的死磕勁,2012年終於把大學錄取通知書帶到了父親的墳前。

經過幾年的拼搏努力, 2018年,徐佳新晉城市中產。


北京女孩袁晗寒,2009年休學。她就讀的央美附中,是很多學藝術的孩子們擠破頭都想進的一流的藝術院校,但是袁晗寒選擇放棄。

休學後,袁晗寒讀書,看電影,畫畫,父母掏錢支持她在南鑼鼓巷開了一家小酒吧。媽媽說,就當交學費了,她的愛好大於一切。

酒吧倒閉後的袁晗寒,遊歷歐洲,2012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就讀藝術方向的碩士。2015年成爲自己公司的CEO.

導演鄭瓊說,她把袁晗寒的作品剪輯了一個視頻給徐佳看過,徐佳說,他知道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他接受這種不公平,但是他會努力,讓他的下一代努力達到袁晗寒的那種狀態。

處於不同階層不同家庭背景的每一個孩子,都要去尋找自己的出路。

而眼界開闊,努力上進的父母,可以爲孩子助力,讓他們的路越走越寬。家庭教育本身,在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03

  有感於最近看的一部經典電影《小婦人》。

故事講述的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英格蘭地區一個普通家庭的四個女孩,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脫變過程。

二女兒喬,思想獨立,才華橫溢。她一直夢想成爲一名作家。喬爲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寫文章賣錢來補貼家用。

父親知道後,對喬說:寫作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要爲了錢去寫作,你應該爲了自己的熱愛和夢想而寫。

而媽媽則鼓勵喜歡畫畫的小女兒艾米去歐洲長途旅行開闊自己的視野。

媽媽善良、樂善好施、細膩敏感,能看到4個女兒之間細微的關係(嫉妒、羨慕、詆譭、互助)。她知道在親密關係中,夫妻關係理應排在親子關係之前。所以當爸爸在前線受傷有難時,媽媽會撇下需要她照顧的女兒們,連夜出發馬不停蹄地趕到丈夫身邊照顧他,直到他幾近康復。


四個女孩有一雙很愛她們的父母。從女孩到女人,成長過程中一路自然有溝有坎,但父母給她們做了最好的榜樣。他們的引導、支持、理解、包容,是女孩們化解所有困惑和困難的法寶。

父母的認知和眼界就是孩子的一把大傘,風雨時可以遮風擋雨,晴時可以防曬遮陽,收起傘時還可以舉起來,成爲方向標和指明燈。

馬百娟和很多偏僻農村裏的孩子一樣,她們都沒有來自父母的庇護傘,連跑的權利都沒有。

徐佳的傘縱然不夠結實,但他至少還可以奔跑。

喬和她的姐妹們以及袁晗寒都是幸運的,是那個“有傘的孩子”,即使外面狂風暴雨,父母的智慧、認知爲她們撐起一把大傘,她們的青春依然可以悠閒瀟灑,按照自己喜歡的節奏閒庭信步,去嘗試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很多時候,我們竭盡所能地想爲孩子的成長找到一條更好的路,但關於什麼是更好,也許從來沒有標準答案。

《出.路》,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三類人命運的縮影。他們幾乎能代表大部分中國人的成長狀態。導演鄭瓊說,我拍這個片子,沒有一點讚美,也沒有一點憤怒,我希望大家能看到一種社會各階層脫下外衣後的融合。

但從中也不難看出一個真相:父母的眼界和格局,纔是孩子的起跑線。

愛,是讓孩子去做自己,而不是如繼承我們的容貌一樣,成爲我們的翻版。

                    04

  有人會說,有錢人的孩子,當然可以隨便折騰。孩子的前程,多半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如袁晗寒一樣。

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畢竟,有錢,在如今這個社會的確像一盞綠燈,大多數時都可以暢通無阻。人們常說,有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萬萬不能。

但我們也知道,錢也是一把雙刃劍。有錢,可以任性,但未必能善終。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比如世界著名的強生公司的敗家女凱西.強生。

中國14多億人口,大多數的人,還處於徐佳這樣的家庭背景。不是所有人都含着金鑰匙出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跟王思聰一樣,一創業就有5億的“試錯成本”支持。

但父母的眼界,打破固着思維的侷限,卻是可以通過學習和自我提升做到的。

徐佳的父母是最普通的底層老百姓,仍然能認識到知識改變命運;袁晗寒的父母則代表了大多數的中產階層,他們能全然地支持孩子的愛好,讓孩子本有的創造力充分發揮,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世界,也不單單是有錢就能決定的。

像電影《怦然心動》裏的朱莉安的爸爸那樣,當大多數人都認爲朱莉安一個女孩子喜歡爬樹,是不文雅或淑女的舉動時,爸爸卻允許女兒爬上無花果樹看更遠更曠闊的風景,他知道那是朱莉安的詩和遠方。

當樹被鄰居砍後,朱莉安失魂落魄傷心欲絕,爸爸會畫一棵樹給朱莉,對她說,我不希望你忘記這棵樹帶給你的奇妙感受。

租房12年,父親畫畫到集市上出售補貼家用,媽媽做多份兼職以勉強維持家庭開支,父親用節省下來的錢爲朱莉安的智障叔叔丹尼爾支付看護費……

朱莉安說,我很慶幸自己生在這樣的家庭裏,擁有他們,我真的覺得很幸運。她的父母並不富有,但是卻給了她他們力所能及的愛和積極的引導。

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孩子像一塊大理石,要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型,需要經過六位雕塑家之手:家庭、學校、孩子所在的集體、孩子本人、書籍、偶然出現的因素。

在這六個因素中,家庭教育,無疑是最重要的那一個。

而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認知和格局,纔是孩子的起跑線。所以,需要努力的,從來都不僅僅是孩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