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那可是大智慧

佛教那可是大智慧

現代學者提出“宗教的歷史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它的歷史同文化史一樣久遠”的主張,已成爲文化界人士共識的話題。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參考佛誕)。西方國家普遍認爲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事實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形象。


這使得很多人產生佛祖降生在印度的錯覺,這讓尼泊爾民衆一向不滿。 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歷史之悠久、影響之深遠、內容之豐富,特別是作爲外來文化能與我國傳統文化相媲美的地位,更是不容忽視。顯然,發掘、研究、弘揚佛教文化,使之服務社會,利益人羣,就不僅是有意義,而且是意義重大了,


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佛教重視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佛教是大智慧,是一種豁達開闊的生活態度,我認爲唯物.唯心都不能真正闡敘佛教的對事物的看法.佛教中所說的心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意識,即我們唯物論所說的思想意識,是表層的顯意識,是唯物論的心,這個心是通過眼睛\鼻子\等感覺器官與外界發生聯繫的,佛教認爲物質世界只是四大的組合,而感官也是四大的組合,感官本身都是變化中的,都是很侷限性的,他感知的世界也是不正確的\.二層含義是自在的本體,是佛智,是佛性,是無所從來,無所往的不垢不淨的.不生不滅的.要找本體即在自身,他要六根清淨,方能轉凡爲聖,要 破一切知見,才能見到真如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