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717騎士節:致敬穿梭疫區的城市“擺渡人”

疫情之下,如果說奮鬥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是拯救生命的“偉大英雄”,那一直堅守在崗位的普通、善良的“逆行者”們同樣是這個國家和城市的“無名英雄”。

7月16日,2020年717騎士節啓動儀式在武漢正式舉行,來自北京和武漢兩地的騎手代表、醫護人員、政府領導、專家學者通過視頻連線,一同“雲過節”。

災難過後,這場共聚顯得彌足珍貴,也讓參與者以及每個經歷過抗疫時期的普通市民對於這段記憶更加歷久彌新。不少騎手想起老計在記者見面會的露面和發言,仍不免激動萬分,“騎手們的工作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們成了維繫城市正常運轉的擺渡人。我相信只要我們都在,武漢就不會孤獨”。

2020年717騎士節在武漢舉行的意義和價值也在於此,但透過平臺對外賣騎手子女公益幫扶項目的升級,我們發現不止於此。

穿梭疫區的城市“擺渡人”

美團研究院曾發佈了《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就業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通過美團平臺獲得收入的騎手總數達到398.7萬人,疫情期間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2019年相比有所提升,新增騎手中,日均訂單量在11-30單的騎手的佔比達到59.6%。

還有一組數據,武漢封城76天裏,美團配送完成了396萬訂單,送出超400萬個口罩,全國範圍完成5622萬送往醫院的訂單,同時吸納了79.15萬名勞動力成爲外賣騎手。

這其實並不是平臺的“戰績”,而是衆多平凡個體在疫情期間爲其所在城市所做出的貢獻。

土生土長的武漢人馬智勇是一名美團外賣騎手,他負責的站點覆蓋了大概三四十個商家,疫情爆發前,一天最少跑30單,多的時候翻倍。本以爲今年又要忙忙碌碌,可他沒想到偌大的武漢說封城就一下子封了城,大年初一、初二,一個單子都沒有。

他接的第一個醫院單,是送到紅十字會醫院,訂餐人是醫院護士,她說好多天沒回家了,在醫院喫不太好。封城之初,全國上下都很恐慌,很多騎手剛開始不太敢接醫院的單,而馬智勇思慮再三,覺得武漢出了事兒、武漢人要出力,自己便接了單。自此後,他便主動多接來自醫院的訂單。

馬智勇在武漢生活了40多年,經歷過九八抗洪,但他表示從沒見過武漢這個樣子,只能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像馬智勇這類的騎手有很多,同樣是武漢人的王作兵,每天配送超50次醫院單,累計配送3019次醫院訂單。登上《時代週刊》封面的北京騎手高治曉,在疫情期間幫助一位糖尿病老人去新冠定點醫院取胰島素。

還有帶領團隊堅守武漢配送一線的站長劉成龍,他們共同承擔起部分醫療物資、醫生餐食以及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配送工作,也成了災難時期維繫城市正常運轉的“擺渡人”。

一場疫情,讓外賣騎手成了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新型基礎設施”,過去,送外賣僅僅是單向配送行爲,然而封城期間,消費者對騎手的信任與日俱增。這段時間,武漢人不僅給了騎手3.6萬次打賞、21.7萬次感謝、還有各種防疫物資、生活物資的"投餵",關懷、誇獎、致敬等等互動行爲激增。

相對應地,武漢騎手們的職業尊嚴也大大提升。

如今“網約配送員”已經正式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隨之帶來的輿論贊賞和職業發展機會,其實也正是對於他們在疫情時期突出表現的認可。

需求層次升級:讓外賣小哥更有尊嚴

疫情過後,城市生活恢復正常運轉,對於整個外賣行業來講也是如此,而跳出疫情的特殊時期,外賣騎手、消費者的關係變化及各自的需求滿足終究還是取決於服務水平。當然,也離不開平臺的外部扶持。

2019年717騎士節啓動儀式上,美團配送發佈了國內首個外賣騎手子女公益幫扶計劃—袋鼠寶貝公益計劃。今年,該計劃進一步升級,在原有騎手子女健康保障基礎上,增加了教育保障。據瞭解,美團配送將向貧困騎手主要來源地的學校發起公益捐贈,爲騎手及在外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教育保障。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提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可依次分爲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這些需求一般按照先後順序出現,當一個人滿足了較低的需求之後,才能出現較高級的需求。我們看到,美團想要爲騎手構建集安全、健康、教育、培訓的一體化保障體系,而騎手也在一步步的升級中不斷獲得更高層次的需求滿足。

根據美團發佈的《2020年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美團平臺上的有單騎手達到295.2萬人,同比增長16.4%;來自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新增騎手近8萬人。上半年仍有接近五成的騎手每個月獲得4000-8000元的收入。

報告還顯示,45.7%的騎手月收入爲4000-8000元,7.7%的騎手月收入超過一萬元。騎手收入的增長是可看得見的,但他們的幸福感也和家庭密切相關,這也是爲什麼袋鼠寶貝公益計劃聚焦騎手子女健康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袋鼠寶貝公益計劃並不只針對美團騎手,而是全行業騎手均可參與。

餓了麼騎手嶽濤去年暑假期間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兒子嶽翔不小心將上衣點燃,導致全身多處嚴重燒傷,治療3天后才脫離生命危險。而多次植皮手術,讓後續的治療開支巨大,作爲單親父親的嶽濤倍感壓力、幾近求助無門。

一次偶然,他從同是騎手的朋友得知了美團的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在填報信息不久後,他就收到了來自美團的捐助。除了餓了麼騎手嶽濤,過去一年,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共幫助美團、餓了麼、達達等全行業的49位騎手子女對接醫療資源,並提供了近100萬的緊急醫療公益救助金。

如今袋鼠寶貝公益計劃正從健康保障擴展到教育扶持,而教育恰恰是貧困騎手們最稀缺的資源,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蹈覆轍。所以說,藉由平臺的公益項目,騎手渴望從根本改變家庭現狀的路徑或許也將被打通,這實際是比薪資待遇更深遠的需求和價值。

另外,這次717騎士節啓動儀式還透露出騎手的職業化發展方向,職業化則意味着騎手的需求層次直接躍升到尊重需求。

連接騎手的未來職業路徑

造節,是互聯網公司的營銷傳統,雙十一、6·18以及近來醫美行業打出的“99皮皮節”,無不是在掀起一輪又一輪的消費熱潮。然而美團717騎士節自2018年開始舉辦,作爲國內首個面向全行業外賣騎手的節日,這是一種喚起社會關注騎手羣體的職業性“造節”。

今年騎士節期間,美團外賣在全國185個城市舉辦超過了6800場慶祝活動,其中84座城市中設立了2500個防暑補給站點。騎手們除了可獲得防曬服、太陽鏡、冰絲袖、冰貼等防暑物資,還有機會品嚐免費餐飲,這是由美團外賣聯合全國32個餐飲品牌所提供。

當騎手們習慣了充當服務者的角色,很多用戶也習慣性地只從騎手那裏獲得服務,將他們看作平臺消費的一種延伸,而不再關注騎手個體本身。

騎士節的誕生,某種程度上就是爲了補足對騎手的關注,凝聚騎手的歸屬感。一方面是藉助節日的儀式感,可以將平臺對於騎手的職業保障更加規範化、正式化,另一方面則意味着美團引導外賣行業從聚焦商業競爭轉變爲兼顧社會責任,這也是行業走向成熟的外在表現。

自網約配送員被定性爲新興職業後,外賣騎手對於自己的職業被“蓋章認可”心裏有說不出的暢快,來自內蒙古的美團騎手高守春表示,“從心裏感覺自己的工作被認可,未來我們的發展之路也會更加職業化和標準化”。

騎手職業化具體可表現在兩點:

其一,未來騎手羣體將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被納入技能人才隊伍,並可按照職業技能等級標準,不斷提升技能,在“多勞多得”的基礎上實現“技高多得”。同時還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培訓補貼,參加政府及行業組織的職業技能大賽,更有機會通過競賽被認定爲高層次人才,享受政府購房補貼、積分落戶等政策。

其二,平臺也可據此爲騎手職業發展設計更加完善的成長路徑,構建更加科學的職業培訓與激勵體系,幫助廣大騎手實現更加體面和更高質量就業。袋鼠寶貝公益計劃就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我們也看到美團在職業培訓上早已有所行動。

外賣行業從瘋狂擴張到格局變化,外界關心的往往是平臺之間激烈的廝殺以及背後整個行業的趨勢和走向。而騎手規模的日益增長,在提供給消費者更好的服務之餘,其實他們自身的權益保障和職業發展也關係到行業的健康。美團率先認識到這點,並把對騎手的扶持跳出平臺競爭的侷限,其實這是真正意義上站在全行業的角度思考外賣的未來。

這也正是美團的未來願景,讓每一個努力工作的騎手們都“工作有尊嚴、收入有保障、生活有歸屬”。

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新媒體。本文爲原創文章,謝絕未保留作者相關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