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簡圖,帶你快速瞭解日本 四大本島 八大地區 四十七都道府縣 冷知識

日本是一個由6852個島嶼組成的島國,面積約37.8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62位。人口1.26億,居世界第11位。日本全國共劃分爲由都道府縣組成的47個一級行政區。本文將通過一組簡化的日本地圖帶你快速的對日本有一個粗略的認知。


文 | 瓦叔


四大本島

日本全國共有6852個島嶼,佔據絕大多數土地和人口的則是組成日本列島的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國四大本島(日本地理通常也將沖繩本島並列合稱五大本島)。


本州以約60%的土地面積,聚集了日本超過80%的人口,是日本面積最大也是人口最多的島嶼。本州島古稱秋津島或者秋津洲,現名「本州」意思是「日本最主要的島嶼」。本州島擁有日本的象徵,同時也是日本第一高峯的富士山。


北海道本身是日本第二大島,同時也是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唯一的「道」。北海道古稱蝦夷,明治維新後參考日本古時的東海道、西海道、南海道的劃分,更名爲北海道。地廣人稀的北海道是日本重要的糧食產區,與本州島之間有青函隧道相連。


九州古稱筑紫島或筑紫洲,是日本第三大島。狹義的九州僅指九州本島,不過一般統計上也包括沖繩諸島。與本州島之間有多條海底隧道與跨海大橋相連。


四國島是日本列島中面積最小人口也最少的島,古稱伊予之二名島或伊予二名洲。古代四國島分屬南海道中的贊岐國、阿波國、土佐國、伊予國,故而得名四國。與本州島之間有三條跨海大橋相連。


八大地區

漫長的時間歲月裏,在歷史、文化、經濟和交通等因素的潛移默化影響之下,日本傳統上又將全國劃分爲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等八大地區。除北海道、九州與四國之外,其餘五大地區均是由本州島析分而來的。其中人口最多的分別是關東、中部和近畿,這三大地區也是首都圈、中京圈和近畿圈所在之地,同時也是日本最重要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


北海道

北海道於明治維新後被完全納入日本治下,不同於日本其他一級行政區,北海道在其下的市區町村(日本最基礎的行政區)之上另設了14個振興局。北海道全境36%的人口集中在札幌市,同時札幌市也是北海道的經濟中心。


東北

東北地區古稱奧羽,因位於本州島的東北部而得名。陸地面積佔本州島的30%左右,從北至南包括青森、秋田、巖手、山形、宮城和福島六縣。經濟中心是位於宮城縣的仙台市。


關東

公元672年壬申之亂之後,日本天武天皇在東山道、東海道與北陸道分別設置了不破、鈴鹿與愛發三個關卡用以拱衛京畿地區。從此之後,這三關兩側區域分別被習慣性的稱之爲關東與關西。今天的關東地區包括東京都以及羣馬、栃木、琦玉、茨城、千葉和神奈川六縣。以東京都會區爲核心的首都圈人口超過3700萬,是日本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




中部

日本中部地區因位於本州島中部而得名。包括山梨、長野、新潟、岐阜、靜岡、愛知、富山、石川和福井九縣。中部地區是串聯東日本與西日本的重要經濟、交通走廊,位於愛知縣的名古屋市是中部地區最大的都市與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僅次於東京與大阪的日本第三大都市。


近畿

自公元794年日本桓武天皇遷都到京都(平安京)一直到明治維新前,京都都是日本的首都。環繞京都的大片區域也被稱之爲京畿地區,即使在東京成爲日本首都之後,這個俗稱也未曾改變,同時這也是近畿地區得名的由來。由京都與大阪二府以及滋賀、兵庫、奈良、和歌山與三重五縣組成的近畿地區是日本僅次於關東地區的第二大都市圈與經濟圈。大阪市是近畿地區最大的都市與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



中國

日本的中國地區特指本州島西部的鳥取、島根、岡山、廣島與山口五縣。這個說法源自平安時代,當時日本根據距離首都京都的遠近程度,將全國劃分爲“近國”、“中國”與“遠國”,其中的“中國”就是今天日本的中國地區。廣島市是該地區的經濟中心與最大的都市。


四國

四國共有香川、德島、高知和愛媛四縣。香川縣縣廳所在地高松市因爲距離本州島較近,一直是四國對外聯繫的門戶,日本中央政府機關和各大企業也大多將四國地區分支結構設在高松市。不過四國地區人口最多的都市則是愛媛縣縣廳所在地松山市。


九州

九州共有8個縣,包括九州本島的大分、宮崎、福岡、佐賀、長崎、熊本和鹿兒島7縣以及琉球羣島上的沖繩縣。最大的都市是擁有158萬人的福岡縣縣廳所在的福岡市。


四十七都道府縣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於1871年進行了廢藩置縣改革,將原江戶時代的各藩主領地直接變更爲由中央政府直轄的302個縣,同時還增設了東京、京都和大阪3府。這是日本歷史上縣數最多的一個時期,不過僅僅只過了半年不到的時間,日本就於1872年進行了第一次府縣調整,將全國302個縣縮減爲72個縣。其後日本又經歷了若干次府縣調整,縣數減少到40左右。

隨着1886年日本設立北海道廳並將北海道納入治下之後,日本全國變成了3府41縣1廳的局面。之後奈良縣與香川縣分別於1887年和1888年設立,至此形成了日本延續至今的43縣格局。其後東京府於1943年變更爲東京都,北海道於1946年由廳變道,正式形成了日本今天的都道府縣格局。

二戰後沖繩處於美國治下,日本一度變成了1都1道2府42縣。隨着沖繩於1972年復歸,日本1都1道2府43縣的格局延續至今,未再發生過變更。下圖是日本1都1道2府(東京都、北海道、大阪府、京都府)區位。


日本全部47個都道府縣一級行政區劃見下圖。


日本每一個都道府縣都設計有獨一無二的標識。下圖是按照從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與九州順序排列的各縣(都道府)標識。


冷知識

日本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不過日本仍然有栃木、羣馬、琦玉、長野、岐阜、山梨、滋賀與奈良8個內陸縣。

東京都市圈面積很大,但是東京都本身的面積在日本47個都道府縣中排名倒數第三,同時沖繩也不是面積最小的縣,日本面積最小的縣是四國的香川縣。

中國地區的人口近乎是四國地區的兩倍,但是日本人口最少的兩個縣都來自中國地區,分別是島根縣和鳥取縣。


參考資料 & 圖片出處

1,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

2,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3%81%AE%E5%9C%B0%E7%90%86

3,https://ja.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3%81%AE%E5%9C%B0%E5%9F%9F

4,https://ja.wikipedia.org/wiki/%E9%83%BD%E9%81%93%E5%BA%9C%E7%9C%8C

5,http://www.sapporo-park.or.jp/gallery/


歡迎加QQ羣221957592參與討論。如有紕漏,歡迎指出。


感謝閱讀本文,請問你知道下圖指的是哪座車站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