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我終究覺得你在愛情裏太過怯懦

文/佩奇

此文首發於今日頭條

人的一生會遭遇無數次相逢,有些人,是你看過了便忘了的風景,有些人,則在你的心裏生根抽芽,那些無法詮釋的感覺,都是沒來由的緣分,緣深緣淺,早有分曉,之後任你我如何修行,也無法更改初時的模樣。——白落梅

不知從何時起,一個二十幾歲的女孩子總是陷入這樣兩難的境地:我的生命裏同時出現了兩個人,一個愛我,一個我愛,我要選擇誰?

爲什麼我要說二十幾歲呢,因爲這是一個女孩子結束學業、踏上社會、面臨婚姻選擇的年齡。這個年齡,我們開始告別愛情裏的琴棋書畫詩酒花,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得不考慮柴米油鹽醬醋茶。

曾幾何時,我們喜歡湯顯祖《牡丹亭》裏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喜歡白居易《長恨歌》裏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後來我們漸漸明白張小嫺“有些人註定是等待別人的,有些人註定是被別人等的”,也明白沈從文“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年齡的人”。

在經歷了這些以後,我們才漸漸懂得,這塵世間的愛情多數是不圓滿的,但恰恰因爲這種不圓滿,愛情才如此有魅力,吸引無數的人爲之飛蛾撲火。愛情本身是浪漫的,是詩意的、甚至是帶有朦朧的意境美的,然而愛情的歸屬卻不是,當愛情幻化爲婚姻,當詩意與現實交匯,很多人會從莊生夢蝶的夢境裏走出來,選擇現世安穩的度過此生。

林徽因就是其中一個。

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匠心獨具的女建築家、跨世紀的曠世奇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男子仰慕了一生。

然而在愛情裏,我終究覺得她太過怯懦。

我最近讀完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作者用細膩溫婉的筆觸,清澈溫婉的文字生動地描寫了林徽因這顆巨星從出生到隕落的傳奇一生。

此書作者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是一名作家,極擅長以優美的文字寫人物傳記,除卻今天我們要談的這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傳》,白落梅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我用盡青春只爲尋你:徐志摩傳》、《因爲懂得,所以慈悲——張愛玲的傾城往事等》以及《你是錦瑟我爲流年——解讀三毛最美文章》等。

白落梅文如其名,她的文字真的是“落梅風骨,秋水文章”。

01 逃得了康橋,逃得了徐志摩,卻逃不了自己的心

人世間的戀情有很多種,然而這其中,初戀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

林徽因人生的第一次心動是在英國倫敦,在美麗的康橋,爲了那個風流倜儻的徐志摩。1920年,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漂洋過海來到倫敦,在這裏邂逅了從美國來到英國的徐志摩。

這一年,林徽因十六歲,徐志摩二十三歲。

一個是美麗佳人,一個是風流才子。一個是妙齡少女,一個已經是兩歲孩子的父親。

白落梅寫道:“就像蝴蝶飛不過滄海,沒有誰忍心責怪”。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倫敦的煙雨迷濛中,在康橋的柔波里相愛了。也正是因爲有了這段戀愛,纔有了我們爲之沉迷的《再別康橋》。

愛情來臨的時候,就像夏天冰鎮過的紅葡萄酒,讓人忍不住貪杯。是的,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倫敦的詩情畫意裏沉醉,絲毫不願意醒過來。

然而,再好喝的酒,也有讓人醒來的那天。林徽因這一次醒來,比任何時候都要理智,因爲徐志摩已是有婦之夫,她決絕的轉身,從這段初戀裏倉皇逃離了,她甚至都沒有打個招呼,就把徐志摩丟棄在了異國他鄉。

這樣子的林徽因,究竟是決絕,還是怯懦呢?我認爲是怯懦。

明明很愛,明明想要在一起,可是卻連逃離的時候,都不敢當面講分手。就像現在很多人,明明很愛一個人,卻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連分手都不敢面對面,有些人甚至還美其名曰“爲了成全”,我倒覺得更多是膽小怯懦,如果真的愛,又何必如此畏畏縮縮。

就像林徽因,即使無法承擔世俗的目光,也應該有當面分手的勇氣。

你逃得了康橋,逃得了徐志摩,你如何逃過自己的心呢。

02 嫁給了門當戶對,嫁給了梁思成,卻沒有嫁給理想的愛情

也許對於一個女子來說,安穩比愛情來得重要。

1923年,徐志摩和梁思成因爲新月社的成立,總是在林徽因身邊徘徊。一個有浪漫情懷,一個有踏實安穩,這令林徽因好長一段時間,一直在夢與醒之間躊躇不前。

5月的時候,現實把林徽因推向了梁思成的懷抱。因爲梁思成出了車禍,林徽因爲他洗手做羹湯,進行了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此期間,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之後,兩人又一同赴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只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始終像一杯白開水。

1928年,梁思成與林徽因正式在加拿大結爲夫妻。一切都很平靜,也很安寧。

愛情一旦有了歸屬,一切也就塵埃落定。

白落梅說:“林徽因當初的選擇是對的,她這一生雖算不上完美無缺,但是她過得波瀾不驚,現世安穩。”然而我卻覺得她終究太過怯懦。

林徽因,她如這塵世間許多女子一樣,既想觸及人間煙火,又想脫離凡塵。然而人哪有這樣完滿的,她在梁思成與徐志摩之間徘徊不定的時候,只是命運做了一個推手,讓她不再進退維谷。

白落梅很少提及林徽因愛或者不愛梁思成,站在我們今天的角度,林徽因,她不過是在感情裏將就了。結婚的那天,梁思成問她:“爲什麼是我?”她說“這個問題我準備用一生來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很多人解讀林徽因這句話是一句情話,然而我不這樣認爲,這種看似不確定的答案,恰恰就是對將就後結果的妥協。

林徽因,她沒有勇氣選擇最愛的徐志摩,她總不能再去傷害梁思成,所以,她的將就,恰恰證明了她是怯懦的。

她嫁給了門當戶對,嫁給了梁思成,卻沒有嫁給理想的愛情。

03 林徽因的選擇,告訴了我們什麼

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中,我覺得書名這句話更像是白落梅替林徽因對徐志摩說的,在這本書裏,白落梅描寫徐志摩愛林徽因,林徽因愛徐志摩的文字很多,而且都很細膩溫婉,就像是夏日的清風,清新怡人,帶着愛情的味道。

在白落梅的筆下,林徽因選擇梁思成不過是爲了尋求一份安穩,而她心裏最愛的那顆硃砂痣,卻一直是徐志摩。

回到當下的我們,找了一個自己愛的男朋友,條件不是那麼優秀,父母就會不滿意,然後就會千方百計加以干涉,然後他們還會給你介紹各種他們認爲合適的對象給你。這樣子的情況很多,漸漸地,因爲各種壓力,甚至之前新聞上還有以斷絕親子關係相威脅的,我們妥協了,然後漸漸學會了將就,就選擇了一個不那麼愛的人共度餘生。

林徽因多年以前的選擇,又何嘗不是我們如今成千上萬人的真實寫照。

我們初戀的時候,以爲自己可以爲了那個愛的人赴湯蹈火,上刀山下火海,可後來在現實面前,我們連抗爭的勇氣都沒有。

我說林徽因怯懦,或許現在的我們更怯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