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歐洲經典藝術電影觀影總結 《野草莓》 《精疲力盡》 《八部半》 《紅色沙漠》 《天堂電影院》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

最近夏季學期快結束了,這學期選的《歐洲經典藝術電影賞析》課也終於結課了。作爲一個不專業的電影愛好者來說,選這門課時懷着極大的熱情與期待。當然,這門課也並沒有讓我失望,不得不說,這恐怕是大一一年來選過的最喜歡的兩門課之一了(另一門是法語課)。

這門課總共推薦了六部歐洲經典藝術電影,分別是《野草莓》、《精疲力盡》、《八部半》、《紅色沙漠》、《天堂電影院》、《藍白紅三部曲之藍》,除了《天堂電影院》是聽說過很久以及《藍》是看過的以外,其他的電影根本不瞭解,也不瞭解這些電影背後偉大的導演們。

而想象和現實總是有許多差距,看完這些電影以後我才知道,原來自己連電影的門都沒入,對電影史所知甚少,對那些大師導演、經典作品也不瞭解,而知道的、看過的大都是一些熱門的、流行的影片,恐怕連電影愛好者也算不上,只不過是偶爾空閒時隨便看部電影消遣的觀衆而已。

但說實話,在我心中,電影卻並不只是消遣而已,尤其是這次看這些經典藝術電影,如果不集中注意力認真看,根本就看不懂,更不要說上課時聽老師如何賞析它們。

電影作爲一門藝術,它有它特定的語言,過去看電影往往着眼於劇情、人物、主題,而此次課之後,我也開始慢慢理解電影獨特的手法,這些手法所帶給觀衆的心理感受、情感變化等。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儘管現在我仍所知甚少,對課上賞析過的藝術電影也無法完全說出一套道理,但我已經感受到電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比之前我所認識的還要豐富,慶幸的是這一切都可以去了解、去學習,慢慢在未知的世界探索、發現,也許這也是收穫吧。

永遠保持一顆包容接受的心,保持好奇與學習的熱情,凡事先了解再判斷,這是我希望養成的心態。

下面就簡單說一說我看這六部歐洲經典藝術電影的感受吧,只是個人的感受,並非從專業角度的評論和賞析,所以比較主觀,有喜愛也會有吐槽。


《野草莓》

這是整個課程看的第一部,所以印象也格外深(其實每一部都挺深),總體來說沉下心來就挺容易看進去,是瑞典電影,語言會比較有陌生感。觀影的過程讓我想起讀《追憶似水年華》的感覺,後來經老師講是採用了“意識流”手法。

人總會變老,即便是身體還年輕,也有心靈先衰之人。這部電影有種讓人沉醉其中的感覺,一邊接受着現在的自己,又或者不接受,而是在抗爭;一邊又回憶往昔。一個老人,因生性冷漠、親情淡薄,在年老之際重回往昔,又是怎樣的唏噓感慨呢?然而童年回憶帶給人慰藉,電影的結尾很美好,讓我也想起童年。整部片的重要之處大概在於主人公的幾個夢境,課上做了許多賞析。



《精疲力盡》

正如片名,說實話,這部電影也真是看得我“精疲力盡”,從頭到尾雖然很連貫,也知道其中的人物、故事,但總有種捉摸不定的感覺,好像不知道它到底要表達什麼,有種荒謬和虛無的感覺,其中鏡頭的跳接一開始也覺得莫名其妙,因爲不懂,直到課上老師講過後才稍微明白,其中的電影語言體現的是與“好萊塢”的對抗。

男主角給人的感覺就是凡事無所謂,觀影的過程有些莫名的躁動,後來得知原來他並非紈絝子弟,也不是罪大惡極,而是一個反英雄主義的形象。


《八部半》

這部電影讓我體驗到了最長的兩個多小時,觀影的過程,我的主觀時間體驗好像放慢了。剛開始看時覺得還挺有趣,和之前兩部慢節奏不同,這部是場景極多、人物極多、語速極快,有種應接不暇的感覺,因此一開始被深深吸引了。

然後看到後面,內心禁不住吐槽起來,我的天,這到底在說什麼呀,我開始煩躁起來,因爲我好像看不懂了,我好像懵了,我好像覺得有點百無聊奈了。最後一部分內容,是在我的祈禱聲中結束的,我時不時看一會兒進度條,吐槽到怎麼還不完,怎麼放得這麼慢!就這樣,電影終於放完了。這就是我的真實觀影體驗。

對於這部偉大的電影,我看得並不太懂,即便老師講解以後,我也只能說其中許多或許都是導演個人化的東西,並不能帶來太多共鳴。但即便後半程我看得十分焦躁,從電影本身來說,它還是很精彩的。


《紅色沙漠》

這部電影意料之外還挺喜歡的,本以爲和之前老師推薦的藝術電影一樣晦澀難懂(因爲一開場的迷霧就給人晦澀的感覺,甚至有點畏懼),但這部還是挺有感觸的,整部片節奏比較慢,畫面也比較陰暗低沉,但反而看進去了。

女主角經受着精神困擾,所處環境是工廠、迷霧、噪音……而她也感到迷茫、焦慮、不安……究竟什麼樣纔是沒有病呢?在那樣沒有人性、工業佔領的環境下,女主角心中嚮往自然的淨土,她給兒子講述寧靜的大海與孤島,這個場景是電影中難得陽光明媚、美好的場景。

走啊,走啊,走啊,而最後都死在了我們出發的地方。究竟爲了尋找什麼呢?其中許多臺詞很受感觸。


《天堂電影院》

這是許多年前就想看的電影,很驚喜老師推薦了這部。相比前幾部較爲晦澀的電影,這部真的是看得最順暢的一部了。敘事上沒有“反好萊塢”,人物也算是“正常人”,主題也讓人很有共鳴。

其中一段音樂感覺莫名熟悉,每次一出現就有想流淚的感覺。天堂電影院是一代人歡樂的回憶,而放映室背後卻又太多艱辛。“人生和電影不一樣,人生比電影難多了。”原來這句有名的話就出自這裏。

不要永遠留在這裏,否則會以爲這裏就是世界的中心。電影帶給人更大的世界,主人公沙瓦多最後離開小鎮,走向更大的世界,一直等到年老纔回來,而最後那些鏡頭的閃現不知讓他想起多少往事,他的眼中閃着淚光。電影承載人的記憶,所以每次重溫一部喜愛的電影,也會想起當時觀影的場景……


《藍白紅三部曲之藍》

這部電影正好是三個月前看的,那時候對藝術電影一點也不瞭解,只是因爲法語課上提到藍白紅系列,所以慕名而看。整部電影都伴隨着一股藍色的調子,從頭至尾,我感受到強烈的憂鬱,但其實藍色在這裏象徵的是自由。

女主角經歷車禍,丈夫兒子紛紛去世,她離開原來的家,她痛苦而掙扎,她尋找着自由。除了色彩之外,電影的音樂也是至關重要的,這次課重溫這部電影,每到了那段音樂響起的時候,內心似乎就感受到一種莫大的震撼,是一種號召感,卻也感到強烈的悲痛。

六部電影中最偏愛的大概就是這部《藍》,說不出的喜歡,喜歡這個女主角,喜歡其中的音樂,喜歡它的攝影,它的藍色基調。




以上就是六部電影的小感受了,它們每一部對應的導演都是非常偉大、獨具風格的導演。這門選修課完結了,其實有許多不捨,差不多三週的時間,每週佈置兩部電影,觀看,完成作業,課上老師再講解……雖然如此,還是有太多不懂的、不瞭解的。

藝術電影的觀看並不完全輕鬆,甚至有些部分讓人感到無聊,但這並不能阻擋我去了解電影,畢竟它們還是有意義的、有意思的、有趣的。這門課爲我打開了電影世界的一扇門,儘管我還沒有入門,但至少知道有一扇門在那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