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狂的心流體驗

寫作羣裏本週的主題寫作是心流,若是過去看到這個詞,我會先產生一個評判,哦,又是一個被嚼爛了的詞。然後爲了出色完成作業,我會回想我體驗心流的時刻,雖然日常發散的時候更多,但是極度專注做一件事乃至忘記時間,又十分平靜和喜悅的時刻,也還是有的。在此基礎上再潤色加工一番,放到一個漂亮的邏輯框架裏,那就是一篇可以拿得出手的作業啦。

當然,如此循規蹈矩也不是我近來的風格。

我近來是什麼風格呢?

正如題目所說,最近兩週,我體驗了一把工作狂的生活。臨時被指派一個緊急任務,要在一週內籌備某重要合作伙伴一衆領導的來訪學習活動,我全程勤懇耕耘,踏實幹活,願意早上6點起牀,12點後睡覺,即便週末也是如此,沒有絲毫的抱怨和牴觸。在不同部門的十幾位同事的幫助下,我圓滿又順利地完成了這項任務,獲得內外部一致的好評和感謝。

不可思議。

這大概是我成爲社會人兩年半以來,第一次這麼全情投入的工作。說起來還是有點慚愧的,也難怪之前一直好奇爲什麼拿到A的績效那麼難,因爲我沒有真正體會過什麼叫躬身入局。

那麼如此瘋狂工作的“心流”狀態是怎樣實現的呢?

首先,沒有情緒。情緒是阻礙生產力的第一座大山。剛開始接到任務的時候,我清楚察覺到從後背和腰部傳來的聲音,那聲音是“我不行,我沒做過,這可怎麼辦呀?”這樣的碎碎念,這樣消極的懷疑和否定,讓我的雙腳彷彿黏在地上,一步都無法向前。當我覺知到這一點,告訴自己,這都不是我的聲音,都是障礙,那個瞬間這些聲音消失了,做事變得順暢許多。

第二,放下自己。有的時候太在意自己也會誤事。當我們做一件事不是爲了事情本身,而是爲了證明什麼或者逃避什麼的時候,那就一定做不好。

爲了給合作伙伴培訓,我找到六個不同的講師,他們大多是各個模塊的工程師,只有一個人培訓效果最好,流暢而且互動性強,後來總結髮現,只有他是真的在培訓,在與學員交流,而其他工程師,要麼因爲擔心自己的表現而緊張,要麼只顧着把自己準備的說乾淨,關注點都在自己身上,我在下面聽着也覺得尷尬。

我在完成這項工作的過程中,也完全沒有想要獲得認可,只想把工作做好,恰好這也是所有人的目標,所以我反而得到了認可。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啊,越是執着什麼越會失去什麼,所以要放下自己,才能收穫自我的營養,比如誇讚和認可。

第三,讓身體跟上意識的速度。

這是我最近對拖延症的新認知。爲啥會拖延?多半是因爲你的意識跑的太快太遠,身體跟不上,爲啥越來越拖延?因爲身體跟不上,索性就不跟了,就更加更不上。

可以想象一個畫面,一個人的意識跑在前面,身體慢慢慢慢跟過來,這樣的後果是什麼呢?意識在未來,身體在過去,身體和意識沒有在一起,沒有在當下,想做的事情永遠就無法行動。

那麼怎麼讓身體能跟上意識的速度呢?一方面通過動起來讓身體更加輕盈,比如健身和做家務之後我們會覺得很舒服,另一方面,讓意識來哄哄身體,早上起來的時候,跟身體說,今天也要加油哦,睡前也感謝自己的身體,今天你辛苦啦,身體就會更有動力呢。

此刻,我也要誇誇我的身體,這兩週你真是太給力啦,辛苦啦,我會好好愛惜你。

做到上面的三點,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不是證明自己什麼的),沒情緒,沒雜念,身體和意識都在當下做事,就可以在工作中實現心流體驗。

一顆閃耀的工作狂新星就會冉冉升起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