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寫作的三個層次》

今天看到一個觀點,關於自媒體寫公衆號文章的三個階段,覺得很有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從「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到最後「見山還是山」。

01

見山是山,就是新手階段。

這個階段會直接用一些現成模板、標題、選題,然後結合一些新的熱點,或者是自己擅長的一些知識進行寫作。

比如情感號常見的“我有一個朋友”,人物號的“XXX,30歲的第一天”。

嗯,就是所謂的「套路」。

不過套路本身沒有問題,它提供了一個地板,一個腳手架,幫我們完成最基礎的內容。

就像我們小時候學寫作文,“總分總”就像是一個腳手架,幫我們至少能寫出點不完全是流水賬的內容。

這樣的內容,很容易複製,同樣很容易被複制。

02

見山不是山,就開始能夠更好地駕馭文字了,進入高手階段了。

這個階段下,開始能夠把個人的經歷、觀點揉進文章裏。

這樣的內容,就不容易被複制了,畢竟是你獨家的。

它不會陷入自嗨,而是在滿足自己表達欲的同時,又能夠照顧讀者的需求。

有溫度,又有深度,大概就是說的這種階段的文章了。

03

見山又是山,就是進入大師級別了。

這個時候,你自己覺得舒服的,可以持續輸出的那個模式,漸漸成爲了一種新的“套路”。

這個“套路”是你開創的,而且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模仿你。

只不過,他們模仿起來,都有一種東施效顰的感覺。

你用這個模式,可以大量複製自己的內容。

這裏面,靠的是思維方式,是經歷,是沉澱下來的東西。

所以,別人很難複製。

04

其實對於商業效果來說,這三種方式,其實都是有價值的。

所以本質上它們不是一個優劣的關係,而是選擇的問題。

你會選擇哪一種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