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覆盤日記# 9.8

在寫課程方法論的時候,發現最有意思也是最難的,就是怎麼帶着學員爬「抽象之梯」。

如果把課程內容的抽象程度分成一節節臺階,根據我的習慣,會把它分成3層。

最高的一層就是最抽象的,一般都是一句結論,一個觀點,或者是解釋這個觀點的描述性語言,比如現在的這一句。

第二層,就是稍微具象一點的,比如說一個類比(就像前面把內容比成臺階),一個被概括過的問題。像是: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想要停下來但是一旦停下來就會很焦慮……

最底一層,是最具體的,一般是有帶有大量細節的故事、場景。這一層的內容,會在學員腦海裏放電影。

在寫課的時候,如果全是最高層,就會讓人覺得很累,好像每一步都要一口氣跨上三個臺階一樣。

大腦空間感覺全部都要用來放各種抽象的信息。

如果希望學習效果好,就要帶着學員上上下下爬這個抽象之梯。

給一句抽象的結論,搭配一個具體一些的案例;再給一段抽象的解釋,接着來一個非常具體的案例……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節奏感”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