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65)论剑书法

许教授说有道理、有道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时候,他才和学生们介绍我,说今天的课堂就在这里,请高人为大家传道解惑释疑。

我礼节性地笑笑说,大家别听许教授谦虚,我也是来请教他的,都别拘束,我们一起探讨,共同向教授学习。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很有礼貌地问我怎么理解作品的书气?

我让许教授来说。许教授说他们平时交流较多,大家主要是想听听我是怎么说的。

那我简单说两句——

我理解的"书气"是一幅作品在气质和韵味方面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感染力!

刘熙载将书气分为士气、妇气、兵气、匠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等等,他认为这么多的气中,"士气"是最重要的!表现在书法作品上,它是一种才识之气、品格之气、意境之气!须笔墨精到、品格高洁、意境深远!

小伙子听完,热烈鼓掌称谢。

斌打趣说看样子比许教授讲得好啊!

许教授爽朗大笑,边笑边说:那是那是,不然,哪来的三人行有我师呢!

教授话音刚落,旁边另一人又说:请教老师,您是怎么理解“书画同源”的呢?

我怎么理解呢——

追根溯源,得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开始。文字与画,初期几乎是混同一体的;因此,便有了书画同源的说法。

后来,尽管它们之间有了严格的分类,但古人作画都是用毛笔;从这种意义上说,“书画同源“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同起源,二是说同工具;

再到后来,“书画同源“逐渐演变成了既会画画又会写字,有书画全才的褒喻之意!

有人问历史上真正能“书画同源”的大师有哪些?今天有没有这样的大师?

我说:古往今来,书画皆好,都有建树并值得学习和推崇的,只有赵孟𫖯、唐伯虎、文征明、徐渭等少数几人;其中尤以赵孟𫖯为典型,其他人,包括后来的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等,画是公认的,字却很一般!

赵孟𫖯的书法是大家公认的,其贡献可以与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齐名;

赵孟𫖯的绘画技能也非常了得。他画艺全面,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他提出了"作画贵有古意"、以"云山为师"、"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等口号,其画吸收南北之长,兼具多民族之美,开创了元代新画风,确立了一个时代绘画艺术的审美标准,被称为"元人冠冕"。

与这样的双料大师去比,今天的人不仅拿毛笔的机会少了,就算还在拿毛笔用毛笔,但搞宣传、做推广、办个展、拉关系、频应酬以后,其实是没多少时间执着于专业的!

书法也好,绘画也罢,都是需要大量时间去钻研、临摹、练习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高速率,极少有人潜心修为;能把书法或绘画某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就很不错了!毕竟天不假年,糙而为之,便啥都不值一看,不值得一提,“书画同源”更是镜花水月。

虽然当今中国书画界同时挂三五个十几个名号的跨界专家、名人多如牛毛,尚无人符合两个以上名号、精尖两种以上技能!

——又一阵掌声响起,看来大家对我的说法还是认同的!

有人问怎么理解匠人型和学者型书法家的区别?

我问他:你是想问我和你们教授的区别吗?

小伙子红着脸急忙摆手否认。

见他当真了,我笑笑说没事没事,玩笑而已。要弄清楚你说的区别,首先得弄清楚何为匠人?何为学者?何为书法家?

我认为——

”匠人”:指技能高明的人;

”学者”:指有文化、有思想、有见解,做过学术研究并能系统表达的人;

”书法家”:是指擅长汉字书写,并能将汉字书写技巧推至艺术高度的人。

在我的认知里,匠人和学者未必是书法家,但书法家一定是匠人,也可能是学者。

我界定“书法家”有三条标准:

首先是字写得好,符合书写规范和法则,且自成一体;

其次,要写出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而不仅仅是抄袭别人;

第三、作品必须有极高的品味,具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样的作品才叫书法;创作出这样作品的人,才配得上``书法家``的称誉!

接着,我们一起探讨了当今流行的丑书问题,有宽容的,有不屑的,大家意见不一。最后,他们问我是怎么看的?

我说我是真不认同那帮写丑书的人是在思考、吸取、扬弃、革命、创新;要我说,他们是真不会写字、真写不好字!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首先看是谁在包容丑书、支持丑书?是些身居庙堂之上,身在书法圈但字却写得并不好的那些人!他们包容、宽容丑书,实质是在宽容、放纵自己!没有丑书陪衬,他们去哪里浑水摸鱼?

你再看是哪些人在写丑书?几乎都是那些五六七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在写!

他们为什么写丑书?

因为他们那个时代文化教育体系荒废,他们基本没在高中、大学的课桌上、教室里、校园中好好读过书!既没坚实的书法功底,又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水平就只能写出那样的字!

别看他们这主任那主席、这专家那教授,他们的头衔、职称、官阶,绝大多数都是特殊时期用年龄和资历混出来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