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確定自己的視頻號定位,是否值得投入精力繼續做?

這是一場訓練營內的小分享:

01

這一週在視頻號IP孵化營裏,我們主要都是在做視頻號定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用的是「變現」和「信任」這兩個維度作爲衡量標準。

完成定位之後,很多小夥伴還會有一些不確定。不確定這個定位是不是真的能火,最終能不能變現。

我之前的工作是課程產品經理,其實對我來說,做一個課就像是做一個視頻號一樣,也是需要進行定位,而且還需要進行驗證,判斷這個定位是不是值得投入時間精力去開發。

驗證的方法,簡單來說就是看看自己的定位,究竟能夠滿足用戶的什麼痛點和癢點。

02

痛點,估計你也聽說過,一般的說法是:用戶渴望實現又遇到障礙的事情,或者說需要解決而尚未解決的問題。

比如我們瞭解到,一位全職太太,每天起牀之後都要趕緊做早餐,送大娃去上幼兒園;接着又要趕緊回家,哄二娃喫飯、陪玩。幼兒園放學的時候,又得去接大娃,這時候先生也快要下班了,所以她還得趕緊準備晚餐……

她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但是在這樣的生活中,沒有自已的時間,時間全部被孩子佔據了。

這時很多人會覺得,“沒有自己的時間做感興趣的事”就是痛點。

但這種分析其實是錯的,因爲它遺漏了一個重要的因素——情緒。

其實很多人都處於這種狀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動力去改變它,就是因爲這裏面缺少了情緒的驅動。

如果不是全職太太,而是一位職場媽媽,在同樣的生活狀態下,就很可能會想要迫不及待地改變這種狀態。

因爲她會有「恐懼」,害怕自己沒有時間把工作做好,害怕自己沒有時間成長,害怕被同齡人拋棄……

梁寧說過:人們會爲了解決恐懼,毫不猶豫地花錢花時間。

因爲情緒是我們大腦裏面最原始最強大的系統,我們後天學習各種理性的東西,都只能用來抑制情緒的強大動力。一旦我們有情緒衝動的時候,各種理性的知識往往都沒法拉住自己。

恐懼,是情緒裏面最根本最強大的一種。

而我們的視頻號,如果能找到人們的痛點,也就是他們有情緒這個強大驅動力想要去解決的問題,那麼未來的發展肯定會事半功倍的。

03

說完「痛點」,那什麼叫「癢點」呢?

癢點,就是成爲想象中理想自我的狀態。這個自我狀態就像一顆發出引力的星球,讓我們嚮往,讓我們心裏癢癢的,朝着這個方向不斷前進。

這背後同樣蘊含着情緒,最主要的是「期望」的情緒。

就像前面提到的職場媽媽,可能期望自己是一個能夠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優雅淡定地處理好各種瑣事的人;也可能是期望自己成爲獨當一面,自如地面對各種危機和困難的人……

這種「期望」,同樣會產生巨大的驅動力,讓他們動起來,投入時間和金錢做出改變。

所以,如果我們的視頻號可以幫用戶更好地滿足「癢點」,同樣會產生巨大的價值。

如果把「痛點」和「癢點」結合起來,那就是我們要了解用戶——在“成爲自己期望的樣子”這個過程中,遇到的那些讓自己恐懼的事情。

04

那接下來的關鍵就是——怎麼了解?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用戶訪談了。也就是多跟你的目標用戶聊天,而且最好是比較深入地瞭解他們的情緒,感受。

特別是他們在抱怨什麼,或者是特別羨慕什麼人,都可以很好地瞭解他們。

在訪談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運用同理心,不要像機器人一樣,冷冰冰地拋出幾個問題,然後就跑了。

而是要像跟朋友聊天一樣,多挖掘對方的感受,想法,從而洞察他們精準的痛點和癢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