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書摘

每一項比賽都由兩部分構成,外在比賽和內在比賽。所謂的外在比賽,就是要戰勝對手,克服障礙,達成外在的目標。內在比賽,是一場在選手內心中進行的比賽,注意力不集中、過度緊張、缺乏自信、無端自責,這些都會成爲比賽中的障礙。簡單來說,內在比賽要克服的目標,就是妨礙我們全力發揮的負面心理習慣。

視覺圖像比語言效果更好,示範比講解效果更好,指導得太多還不如完全不作指導,刻意努力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效果。

放鬆的專注

“我”和“我自己”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否則它們無法彼此對話,可以說,每位選手內心都有兩個“自我”,一個是下達指令的“我”,另一個是執行動作的“我自己”,動作結束後再由“我”做出評價。爲了便於分辨,讓我們把“下達指令者”稱爲自我1,“執行動作者”稱爲自我2。

自我1應該是下達指令者,而非執行者,但他似乎不相信自我2的能力,覺得自己不得不親自去做所有的事。這就是問題的癥結所在:自我1不信任自我2。實際上,自我2體現了你體內蘊含的全部潛力,比起自我1,自我2能夠更好地控制肌肉系統。

自我1想得太複雜,做得太拼命,於是身體越來越緊繃,肌肉越來越僵硬。失敗其實是自我1的責任,但他卻將問題歸答於自我2,不斷地抱怨着,越來越無法信任自我2。結果,擊球只會變得更糟,同時還帶來深深的挫敗感。

自我一與自我二在心理層面上和諧統一的內在訣竅:(1)學會盡可能清晰地描繪自己想要的結果;2)學會信任自我2的能力,從成功和失敗中都要汲取經驗教訓;3)學會不帶“評判意識”地觀察——也就是說,關注具體發生了什麼,而非只注意到情況有多好或者多糟。

人類是能夠思考的智慧動物,但最偉大的成果,往往是未經深思熟慮時取得的。只有長年累月讓自己習慣於忘我,才能重新尋回“童真”。或許這就是爲什麼人們會說,靜默中孕育着最美妙的詩歌。偉大的音樂和藝術源於深層的無意識狀態,愛的自然流露來自於難以言述的內心深處。在運動中也是一樣,只有內心如水面平靜無波,才能實現最佳表現。(一旦計算,反而失誤)

簡單來說,要實現“和諧統一”的狀態,需要讓大腦的運轉“慢”下來,讓意識平靜下來,也就是說要減少思考、算計、判斷、擔心、害怕、希望、努力、後悔、控制、焦躁、分心。當全神貫注於此時此刻,意識、行動和一個人本身達成完美的統一,這時候,才能說意識真正平靜了下來。

作爲真正評判者的裁判,卻不會就此給出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他只是注意着網球的落點,宣佈是否出界。如果這種情況再多發生幾次,A會變得非常煩躁,B則會繼續感到高興,而裁判坐在高處俯視球場,不偏不倚,客觀地注意着場上發生的一切。

我們說到“評判”時,指的是對某個事件給出正面或負面的評價。

一旦評判意識基於負面評價建立起一個自我形象,就好像一個無法解除的催眠魔咒,掩蓋了自我2的實際潛力。簡而言之,你最終會變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避免評判並不意味着無視失誤,而是指我們只需看到事實本身,不要添加其他想法。

他的意識始終集中於評判的過程,努力糾正這種“差勁”的擊球動作,卻從來都沒有仔細感受過擊球動作本身。

我們的意識不思考、不評判的時候,就會平靜下來,成爲一面完美鏡子。只有這時,我們才能看清事實情況。

內在比賽中,需要學習的第一項內在訣竅,就是屏棄評判意識。如果我們能夠“忘掉”評判的習慣,往往會驚奇地發現,我們並不需要促使自己改正“壞”習慣,只需進一步瞭解事實情況。

對於自我2來說,視覺圖像勝過千言萬語。與自我二溝通時,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你期待的結果以儘可能清晰的方面背出來。

但也許真正的錯誤在於,我們對自我2缺乏足夠的信任,過於依靠自我1的控制,就好像我們寧願認爲自己是個服從命令的機器人,而非活生生的人類。於是我們很容易忽略直接利用肌肉記憶的方法,雖然明明是肌肉更瞭解動作本身。在如今的社會中,人們越來越依賴通過語言來描繪事實,很可能失去了感覺的能力和“記住”擊球動作本身的能力。這是自我2值得信任的基本能力,沒有這種記憶作爲基礎,任何技術優勢都無法發揮出來。

自己的經驗是最好的老師

每個人也都會逐漸發展出最適合他的身體條件、技術水平、個性特點的發球方式——總之就是最適合他自己的方式,而且仍然在不斷地發展進步。

這樣就建立起一種傾向於自我重複的行爲模式,可以稱爲凹槽效應。高爾夫選手們也會用到這一術語。神經系統就好像一張記錄磁盤,每次做出動作時,都會在大腦細胞中留下一點印象,就像一片葉子被風吹落到海灘的細沙上,留下絲絲痕跡。每次重複同一個動作,痕跡都會變深一點點。很多次類似的動作之後,更加清晰可辨的痕跡已成爲凹槽,而我們的行動似乎會自動落入這條凹槽。這就是凹槽式行爲。

由於某些模式能夠實現某個目標,我們會傾向於繼續這樣做,鞏固或鼓勵這種行爲。神經系統中的凹槽越深,就越難克服舊的習慣。

用心靈的眼睛描繪出發球的畫面,儘可能加入各種視覺和觸覺的細節,完善這一畫面,聽到擊球的聲音,看到網球高速飛向發球區。

與意識對抗是沒有用處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學會專注。(看,聽,感覺)

你看着周圍的畫面,聽着周圍的聲音,與此同時,卻不瞭解自己舌頭的感覺,但只要稍加建議,大腦就能引導人們把關注的焦點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注意力集中在某個地方時,就會增強對於這一點的瞭解,因爲注意力就是聚焦起來的意識,而意識的能力就是了解事物。

專注的光線,可以集中到外部需要感知的物體上,也可以集中到內部的思維或感受上。

要了解風向風速、對手的動作、網球的運動軌跡,以及你自己身體的感覺,這需要更廣泛的注意力,但關注的對象都與手頭的任務相關。這仍然是一種專注,因爲排除了所有不相干的事物,突出了一切相關情況。。網球接縫處要比網球本身更利於人將意識集中在確切空間位置上。

如果你學會了把注意力完全集中於當前,你就越來越瞭解眼前發生的事情。

應對焦慮的最好辦法,就是把意識放在自己的呼吸過程上。焦慮是因爲擔心未來會發生什麼,只有當大腦想象未來時,纔會產生焦慮。但如果你只把注意力集中於此時此地,集中於現在需要完成的事情、需要做的動作,成功的可能性最高,未來的可能性也最好。

祕訣是不要去思考。這可不是說讓你變得笨抽遲鈍,而是意味着要讓無窮無盡的繁雜思想平靜下來,這樣你的身體才能本能地做出訓練中學會的動作,而不會被意識妨礙。我們都曾感受過身心合一的瞬間……如果我們完全沉浸於這樣的時刻中,就能與現在正在做的事情融爲一體

於是我們得出了驚人的結論,真正的競爭等同於真正的合作。每個選手都在盡最大努力戰勝對手,但在這種競爭下,我們並不是要擊敗別人,而是要跨越障礙。在真正的競爭中,沒有人被擊敗。競爭雙方跨越了對方所帶來的障礙,都能夠從中獲益,就像兩頭互相抵着角的公牛,雙方都會變得更強,也都參與了對方的成長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