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写书,不妨来看看

《如何写出好文章》,这是一本帮助你提高写作水平,克服写作挑战,攻破写作瓶颈的书。

其实更贴合内容的书名应该是——《如何写出畅销书》,因为切入口不是“一篇文章”,而是“书的文章”。

01读者思维,共情共鸣

写作要和读者心意相通,除了你一厢情愿情感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出对方的回应,而不是自嗨式写作。

不是你想表达什么,而是“对方能有什么收获?”。

02丰富描写,幽默文风

读者看不到写者,只能通过文字来和你对话。你要用文字和对方展开对话。

不要写的这么严肃,过于书面化,太有距离感。

03简练语言,凸显重点

句子能不能短点?或者把一句拆成两句?能不能删除一些多余的词语,但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你可以用丰富有力的词语,但不必一次过多,特别是要深刻表达的地方,是否够凸显。

04逻辑流畅,易于阅读

拟一张逻辑清单,罗列主要内容,判断信息流是否存在逻辑错乱。

对每个事项拟标题,根据逻辑调整顺序。

粗调后再做微调,增加衔接语段,帮助信息片段的过度。

05标题反问,激发兴趣

目录就是读者心里的问题清单,所以问题形式的章节标题,更能激发读者兴趣。

06润滑衔接,建立关联

用“衔接性内容”,合理地将各个不同部分的内容互相连接,提醒读者下一步该思考什么,哪些需要仔细阅读,以及和之前是如何联系的。

也就是所谓的起承转合。

07参考架构,以人为师

翻阅几本同体裁书籍,选出最喜欢/最受益的,和最沮丧的(不管内容有多好),比较差异点,吸收进你的架构。

08拆解目标,集腋成裘

如果你觉得写书工程量太大,可以把眼光就放在一篇篇的文章上。

每隔几天输出一篇与此相关的文章,当积攒到一定程度,适当调整,形成逻辑架构,就是一本书了。

09切成小块,分而食之

大家的注意力其实很短,而且又是短平快的时代。

如果要表达的话题太大,可以切成若干个“适合入口的小块”,凑到50页,其实就是一本书。

虽然薄了点,但说不定卖得更好。

10少就是多,舒适为上

章节分明、脉络清晰、排版合理、留白充足、“分包”合适的设计,会让读者觉得舒适,千万别整成“教科书”!

而且同样的字数,页数却能增加,还能分上下册。

怎么样,用好读者语言、逻辑架构和分包设计,“写文章”或者说是“写书”是不是并没有那么难了呢?

如果选个典型,猫叔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新书《一年顶十年》也浓缩了他最近几年“学习+践行+教学”的精华。关于写作更多的答案,在《如何成为一名很圈粉的写作者?》 篇中或许你有想要的答案。

感受来源:《如何写出好文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