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 草稿

清風微微,似乎太陽的越出紅彤彤的纔是正常的顏色。我起身五點半,給自己一個小目標,要減肥。纔對得起有夢想的身體,不堪重負,遲早要撂挑子,所以身體一定要好好的,鐵線蕨依舊孤獨的生長,這個十年前從雙橋移栽的綠植,已經枝繁葉茂,甚至在孫家樓的門口也有兩盆。

門球場三個人在打門球,練太極的老秦練着太極。院子裏還算安靜,夾道里空空蕩蕩。走到七一路纔看見太陽從梅溪河雙橋上,月季花開不多,路上的灑水車唱着學習雷鋒好榜樣,很多環衛工都已經上班,這分明是迎接檢查的節湊。城市的甦醒往往是從道路和白河兩邊多起來的行人開始的。

早晨游泳鍛鍊的習慣維持一年,後來陸陸續續的擱置了。給自己不鍛鍊找理由,身體自然有數,堆積的脂肪威脅着健康,也壓迫着心臟。那些年早晨騎着電車,揹着心經和陰騭文,時間過得也充實。從濱河路走,臺地上鍛鍊的行人多了起來,解放廣場橫平豎直的幾隊穿着紅色運動服的人們在排練着節目,去年修葺一新的紀念碑下,打陀螺,練太極,拍手功,一片一片。門口寫着永遠跟黨走的紅色標語。

早晨游泳的人往往在三川對面,獨山大道橋往東居多,其他地方也有。而第二個下臺地的樓梯,則是我經常去的地方。西邊是女人,中間是男人,再往東是男女都有,反正游泳都穿戴整齊,所以游泳成爲南陽人夏天的美好記憶。水面還是澄黃,水溫嘟嘟的,人到白河才覺渺小,不管是潛水還是漂白,自由自在,也許大多如此。

游泳的老炮,三年前天天去,現在見面還打着招呼。下水的臺階上,放着布兜,布兜裏大多裝着脫掉的衣服,還有洗刷用品和手記之類 。話題多元,這裏游泳的人年齡段從二三十歲到七八十歲不等,從文明城市創建孔明路與張衡路口12個交警,而有的擁堵路段路口一個交警也沒有,到某某某快退休了到創建文明城市指揮部如何牛掰,從昨天早上天熱水涼今天早上水溫高到某某某從這邊逛到那邊從這頭走到那頭看美女,插科打諢,也算是開了眼界,足見語言之豐富。

慌慌張張的回去,給孩子早餐安排好,等着機構的夥伴一起去南陽新區管委會,都說這些天來來回回在南陽與新區之間,車技提高不少,更穩更順了。沿着濱河路一直到新區管委會。一樓事業局,大家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

低保戶特困戶生活狀況覈查進入關鍵期,需要逐個鄉辦研判才能把對象精準到點,裏面十七項,從貧困救助原因到兩不愁三保障戶容戶貌飲用水方方面面都需要關注到。而當初的表格由於過於概括,需要再甄別梳理。大家一起說方法策略,看問題的角度,表格的設計彙總,一切與評估有關的事似乎都成爲聚焦點。

新區的體制得到優化。又重新設立了很多事業單位,重新設計了財政評審、退役軍人服務等單位,這讓本身處於創新的之地的新區更有底氣,跟新區領導彙報進展,李雅崢最早把材料給打總結統計出來,算是一個好的開始。到新店已經十二點半,毛鄉長打了電話,等喫上飯已經十二點四十。雨下的風風火火,把院子裏的李家大院妝扮的更加古樸,一座院落,多少故事。說着督導項目進展的事,林林總總的事落在鄉鎮身上。

說下就下,說停就停。等喫完飯,瓢潑大雨瞬間又陽光燦爛,雨後的李家大院更顯得古樸典雅。院子裏的凌霄花攀爬在假山上,金魚游泳。陳主任去市裏開社區治理會議和退伍軍人服務會議去了。跟毛鄉長商量先趁着中午下去新店東北片幾個村看看,毛鄉長四十四五,已經去過幾個鄉鎮,負責民政退役軍人事物,協助扶貧,原來還管過安全環保。每天都是應付不過來的事。

開着長城麪包車的王景師傅,是個退伍兵,在鄉鎮環保站上班,包李家荒村,自己老家也是劉家荒。說鄉鎮環保和城建有幾個執法車,取締沒有環境評價的項目,現在環保是一票否決。路上問起劉家荒。王景師傅說劉家荒有故事,挨着阡陌營,阡陌營緊挨着隱山,地勢較高,已經幾百年。明末李自成過南陽,人煙稀少。移民過來,那時候,劉家在崗上。張家,王家,李家,幾大姓,都移民開荒到這裏。老劉家稱阡陌營爲崗上,阡陌營人稱荒上,叫劉家荒。劉家荒原來也有人起名字叫鳳落村。

穿過雨後的大片苞谷地,宛若穿越萬畝青紗帳,長勢喜人,包穀穗越來越充實。在村部,李書記何村會計過來,把覈查的表格和圖片再一次覈對統計,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交辦研判。完成後又去羅堂,羅堂是個大村,有着新店十分之一等地何人口,未來這裏又周南高速出口,也有南陽大學城在這裏規劃,秋期就開始徵地拆遷建設。

穿過高速涵洞,羅堂就在眼前。村子裏班子成員都在村部等着,翻看資料,覈對問題,歸納整理。一直忙到三點。村支部書記王傳凱說,這裏是超哥老家,健身器材和辦公設施都是吉超爭取過來的,對老家還是很有感情的。這個地方魏來還是很又前途的。

蘇貞一主席和邢學斌書記在新店政府二口會議室召開專題會議菸酒店,一個村一個村聽取彙報,就普查工作發現的問題,把脈問診,對邊緣戶進一步確認甄別。因爲嚴進窄出的政策與同時期的寬進嚴出的政策尺度有偏差,可能存在着極爲個別的漏評戶要運動變化發展的看到這些問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要求全覆蓋,始終是一個動態平衡。

蘇主席不放心這幾戶情況,想一看一看,院子裏停滿了車,電話不停的響起。想推到明天再去看,我說還是去一趟,下午四五點最容易見到人。開上車才知道蘇主席,原來在區委組織人事局上班,到新店幾年了。剛開始來的時候要還有人給他介紹對象。這些年的工作錘鍊,似乎各種各樣的事都能如魚得水,說一天上午開了兩個會,基層貫徹落實的迷三倒四,好多都分不清了,因爲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都需要落實好才能交差。

走一路打一路電話,直到越過南水北調和白桐乾渠,看到竹園寺的路標,每次談到竹園寺才知道這些鄉村潛藏的故事有多少。據老人們講香火最爲繁盛的時候,僧人有一二百人,作爲丹霞寺的下院,有着豐沛的文化源流,再加上李白竹園禪林。雨後的豐山隱山,迷漫清麗,村子裏大家在填着各種表格,覈對數據算賬,真正把那些需要幫助的救好。

走過千遍也不一樣。這次來是下午研判會上不放心的七戶再次複覈。第一戶重度癌症去世,留下三個孩子,家裏骨幹勞力去世,重擔落在小孩母親身上。第二戶是家裏的房屋搖搖欲墜,門前荒草叢生,在一個院落贓亂的平房裏,一個上初二的小孩說了真話,已經在南陽買車買房生活。第三戶老黨員雙女戶,一個女兒遠嫁湖南一個女兒夾道夏餉鋪,都很孝順,在侄子家房子居住,老人八十九身體英朗,1960年入黨,院子裏種着魔芋小菜園。門口的兩間老土坯房居然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土坯不淋雨的壽命居然比那些磚瓦結構的還堅韌。第四戶半月前在南水北調附近的河裏逮魚突然漲水淹死了,留下三個孩子。第五戶,丈夫去世,疫情剛過在廣東打工五天操作中一隻手被攪碎截肢,還有一個上高中的女兒。第六戶是丈夫四十多歲兩個女兒突發腦溢血去世。第七戶是一個精啞巴在高層幹活跌落去世留下三個孩子。還有一個年輕時曾經幹了很多出力活,最後落下一身毛病,林林總總,看到的人似乎就是每個家庭的經書。

竹園寺村黨羣服務中心的燈還在亮着,開着車穿行在村子的狹窄道路上,偶爾開車還要碰到石頭。鄉村閃耀着逮知了的手電筒,一羣羣年輕人穿過田間小路去南水北調大橋上乘涼,文化廣場上是跳廣場舞的人羣,嬉戲的小孩和老人,居然還有拍抖音快手的,鄉村原風景都和整個社會是同步的,交通着整個社會的邊緣。

討論着弱勢羣體的救助,臨走已經八點,在城鄉之間徘徊。文峯打來電話才知道一家人在南陽玩,想一起見見面,結果在鄉里也未能謀面。大哥打來電話,王洋體檢的事因爲一點小問題沒有通過,我說可以再申請複檢,但是還需要做工作,不然還不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