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5)—— 黑白張飛

說起羽飛這個名字倒還有段故事。故事本身雖談不上多麼曲折離奇,可其中的諸多遭遇卻令羽飛印象深刻。

羽飛是張家獨兒,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張父那會兒酷愛看小人書,特別是三國、水滸題材的。他雖認不全字,可輔以精美的插圖倒也看得津津有味。

羽飛出生那會兒,張父正迷《三國演義》,尤其崇拜桃園結義的“劉關張”。張母問他給娃兒取啥名兒,他想都沒想就說:“叫張飛吧,一準兒出息。”

你看看,就是這麼草率,怎一個任性了得。

登記戶口那天,戶籍管理員聽到名字時,調侃了張父兩句:“老張啊老張,你慫了一輩子,今兒總算硬氣一回。這娃娃名字夠猛的。”

“‘猛張飛’,能不猛嗎?”張父笑呵呵回道。

就這樣,羽飛頂着“張飛”這個生猛的名頭平靜的度過了幼年時期。

羽飛的平靜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他上小學了。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也遠算不上“打破了平靜的生活”。然而,卻有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它每天反覆上演着,令羽飛又羞又惱。

那時每天早上老師都會在上課之前點名,每每念過羽飛名字後,全班同學都會起鬨喧鬧一番。即便是老師,當第一次念他名字時也會忍俊不禁。

久而久之,更有好事者編了順口溜,每到課間休息時,便三五成羣地圍着羽飛,一邊打圈圈一邊唱和着:“黑臉張飛萬人敵,白臉張飛人人欺。”

因爲這事他可沒少和同學起衝突,他受不了別人拿自己的名字開玩笑。

有一次,父親開完家長會回來,不由分說就要打他,母親攔住一問才知道,還是因爲和同學打架的事。那晚,父親用拖鞋抽他的屁股,抽得狠了,他就哭吼着:“都怪你取的名兒……我不要叫張飛……不要!”

自那以後,面對同學的嘲弄,羽飛變得麻木了。他要麼躲得遠遠的,要麼裝作沒聽見。有時實在忍不住,剛想上去理論,父親怒目圓睜、手舉鞋板的樣子就會立刻浮現在他眼前,甚至有幾次,他的手還會不自覺地挪到屁股後面,等反應過來時,自己都覺得羞愧不已。

“要改名兒,除非我不是你老子。”父親那晚撂下的這句話,時不時把羽飛從夢中驚醒。他不理解父親爲何這樣說,更不明白那盛怒從何而來。難道名字不就是個代號嗎?代號不好聽就不能改改嗎?至於生那麼大氣嘛。他覺得父親才真像那個一點就着的“環眼賊”。

就這樣一直到初三,羽飛再也沒提過改名的事兒。然而,世間偏就有這“無心插柳”之事,它改變了很多人,包括羽飛。

那一年,正是初升高的關鍵時刻。爲了能考個好點兒的高中,羽飛也和其他同學一樣報了暑假班。

兩個月的補習倒無甚新奇,只是這裏的語文老師卻有些不同尋常。

他五十多歲,戴個黑色小圓框眼鏡,穿灰色長袍,活脫脫一副近代私塾先生的模樣。除了教授學生正常的學習內容,他還特別喜歡講故事,尤其是傳統文化方面的。由於語言風趣、幽默且淺顯易懂,他講的故事學生們都很愛聽。

每天下課後,家長便絡繹不絕地來接孩子回家。這時正是有趣的“故事時光”,家長們便和孩子一道聽,碰到那些鮮有聽聞的段子,連大人們都直呼過癮呢。

羽飛的父親本就好這一口,聽這老先生講過去的歷史,比自己看小人書還精彩些,於是索性每天都提早過來,自己帶上小板凳,端坐後排,儼然半個學生,惹得羽飛好不尷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