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葉永烈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預言家葉永烈”,主要講的是葉永烈作家寫的《小靈通漫遊未來》預言的人造食物、無線通信設備,衛星手錶自動駕駛汽車和人工智能傢俱等未來國科技的描述都在今天一一應驗,變成了現實。

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們對葉永烈這個名字的印象,主要停留在他科幻作家的身份,在《十萬個爲什麼》、《小靈通漫遊未來》、那套曾經擠在我童年記憶中小書架上的《十萬個爲什麼》。我媽媽說她第一次討厭我的時候,就是我有個階段成天纏着她問各種爲什麼。而她要麼忙於生計無暇顧我,要麼她小學文化的知識結構回答不了那些千奇百怪的“爲什麼”。後來我爸爸給我買了一套《十萬個爲什麼》,才讓她解脫出來。每當我再問媽媽“爲什麼”的時候,她總說:給你買的那套《十萬個爲什麼》讀完了嗎?讀完了再來問。

我沒有讀完過,但是我記住了這套書的主要作者,因爲據說他編寫的時候才20歲。後來他又創作了大量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科普作品,是我非常崇拜的厲害人物之一。可是,我不知道他居然還寫了愛情小說,尤其是在2016年出版,當時已經75歲高齡(今年5月15日去世,享年79歲)。

今天我來到圖書館避暑,隨機從書架上取下的第一本書叫《東方華爾街》。一看作者葉永烈,我還以爲是同名同姓呢,然後看到作者簡介,確定了是《小靈通漫遊未來》的這個作家。一開始我是讀不下去的,因爲還帶着“科普作家怎麼寫魔都愛情小說呢”的先入爲主思維。後來,那些樸實而生動的文字,以及對上海滄桑變遷與時代風貌的真實刻畫,很快就把我帶回了年輕時候混跡上海灘外企的滬漂經歷的記憶中。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間,我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

《東方華爾街》既是愛情小說,同時也是一本偵探小說。開篇以墜機事件爲印子,暗示了故事的“巨大黑幕”陰謀。的迷人風采,從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墨西哥以及加勒比海島國,到東方華爾街上海的外灘、南京路、新天地、陸家嘴和石庫門小院,從“冒家族”的恩怨情仇到上海女性的愛情心理,從化工廠的隱祕勾當到販毒大佬的狡兔三窟,作者打破時間順序,把答案放在最後,讓讀者在頭緒紛繁,場面浩大的背景下,通過跌宕起伏的情節中,展現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折射出不同時代和的城市變遷。那些陰謀與愛情、善良與邪惡、違法與正義,欺騙與真誠,一個個矛盾衝突讓故事引人入勝,一卷在手、欲罷不能。

雖然這部小說和葉老先生的其他科普著作比起來,沒有那麼偉大;和其他經典同類作品比起來,也沒有那麼偉大,而且在我這個普通讀者眼裏,有些情節和經歷的描述也不免過於理想和不足,但是一想到作者是多麼的高產,我就不禁敬佩起來。

葉永烈曾對自己的創作做過一次數字總結:“前段時間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葉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萬字;我的紀實文學作品是1500萬字;還有行走文學,《葉永烈看世界》21本,現在已經全部出版,500萬字。”

葉老先生的創作包括:紀實文學、傳記、科普、紅色經典、相聲、預言、詩歌、小說,還有影視劇本。有人給他定下科普作家、紀實作家、傳記作家和記者四個身份,而他說,自己就是一個作家,“作家”之前沒有任何的定語。

他不斷的追求創新和嘗試轉型,作品數量繁多,不勝枚舉。他是一名非常高產的作家,同時他對寫作主題的選擇,對文化的批判與反思,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這個讓我印象更加深刻。

作者簡介:
葉永烈,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一級作家,教授。1940 年生於浙江溫州,2020年逝於上海。1963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1 歲起發表詩作,19 歲寫出一本書,20 歲時成爲《十萬個爲什麼》主要作者,21 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 後來從事長篇紀實文學創作,主要著作爲150 萬字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還有《“四人幫”興亡》增訂版,《陳伯達傳》,《鄧小平改變中國》、《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陳雲之路》、《葉永烈採訪手記》、《星條旗下的中國人》、《胡喬木傳》、《馬思聰傳》、《傅雷與傅聰》、《梁實秋的黃昏戀》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