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批評

人人皆知,批評如一把利箭,直抵心間,傷痕累累。卻偏偏有人鍾愛它,以批評爲武器橫掃一片。

批評家人是一種粗魯的做法,聽者會心碎,那些羅曼蒂克式的幻想會在批評中毀滅。所以,無論男女,都不要批評家人,更不能嘮叨不休。

和諧生活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家人之間的相互寬容與忍耐,批評是解決問題的一個方法,但它不是必要的。比批評更好的方法就是用心去理解對方,用愛去感化對方。

很多時候,側面引導很有效,遠勝於正面批評。

格萊斯頓是英國首相,在國家大事上他常與政客吵得不可開交,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從來不挑剔家人,好像家人從不會犯錯一樣。每當他下樓喫早飯時,要是發現有家人還在睡覺,他就會用一種非常柔和的方式喚醒他們。

大家聽到他的呼喚,就會迅速穿好衣服,整理好一切,和他共享一個美好的早晨。

這就是他的辦法,讓一家人享受快樂的早晨,然後讓這份愉悅的情緒伴隨自己繁忙的一天。他用外交家的風度、體諒人的心控制着自己的情緒,不對家人有任何的批評。家人很珍惜這種平和與溫馨,因而每一天都過得豐富多彩而不知疲倦。

格萊斯頓自控情緒,自造佳境,因而幸福美滿。可是,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她有一個喋喋不休的嘮叨的妻子,她的嘮叨無異於毒藥,甚至是災難,以至讓才華橫溢的托爾斯泰鬱悶辭世。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受人愛戴,他的崇拜者遍及世界各個角落,每句話都被奉爲經典。然而,他妻子的各種嘮叨和無理取鬧讓他無心再繼續創作,後來憂鬱中改變了文風,他對自己寫過的鉅著感到羞恥,開始寫些宣傳和平、解除貧窮的小冊子。一顆文壇巨星就這樣被一小肚雞腸、嘮叨不休的女子蒙上陰影。托爾斯泰是極有涵養的一個人,他怎會同這麼粗俗的女人一般見識呢?他越是不理會她,她越是歇斯底里。當托爾斯泰82歲時,他已無法忍受家裏壓抑的氛圍,他獨自悄悄離開了家,消失在皚皚大雪中。

這就是托爾斯泰夫人嘮叨的後果,除了悲劇,她收穫了什麼呢?

若要愛情永恆,切忌嘮叨與抱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