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周总结】34/52 周

  8月  第  2  周  :2020年  8  月  10日 ——2020年 8  月  16 日

健康

1. 瑜伽,累计练习9543分钟,距离10000分钟又进了一步,本年度总计练习264天,目前好友排名第一。因为疫情封闭在家,也不能外出,所以每天固定练习瑜伽半小时雷打不动,坚持练习,最近练习的项目是“完美体质打造计划”,已经进行第二轮练习了,状态很好,很好的缓解了产后的腰酸背痛的情况,感恩遇见瑜伽!

有时候练习也会被宝宝打扰,刚没练习两个动作就跑来找妈妈,或者就是正在努力做好一个瑜伽体式的时候宝宝就把门推开爬着进来了,有时候我会暂停陪她玩一会她就又出去了,有时候我干脆让她在旁边玩,我在一边做瑜伽,有时候她也会模仿我的动作在一旁做,特别可爱。




2. 屏幕使用时间

本周平均 5  小时    19分钟,比上周降低 17  %。

3. 冥想+2

4. 素士,上周平均  92  分

5.面膜

6.泡脚

7.早起




8.8月14日第三次核算检测,截止到8月16日,今日新增确诊病例4人,无症状感染者5人,希望早日清零。

娱乐

《乘风破浪的姐姐》

《日出之食》第二季

《川味》


朋友与重要他人

帮助娟娟三餐打分

更新人脉联络记录表

和老虎视频,沟通近期状态

家庭

1.学习辅食菜谱

2. 家庭断舍离

3. 抚触按摩

4.绘本故事《小鸡球球》

5.新菜品:酸奶芒果奥利奥







6.香浓玉米汁




7. 早教启蒙:孙瑞玲宝宝启蒙英语


个人成长

1.听书: 《永恒少年》《亚洲与一战》《歃血兄弟》《永恒少年》《对抗教练》并做学习笔记、《让孩子远离焦虑》《美味欺诈》

2. 007作业提交




3.撰写新疆旅游攻略文章

4.线上会议——车辆管理

6.在线课程《环球大佬》

7.人脉联络

8.加入羊咩咩视觉训练营



自我实现

1.  读书: 《深度陪伴》《一年顶十年》第三次阅读,每天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宝宝睡着之后的半小时阅读时间,这是真正属于我的不被打扰的时间,看着身边熟睡的宝宝,阅读着那些有力量的文字,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2. 滴答清单使用情况统计,目前已经达到9级,最高级别是10级,快要达到量变引起质变的状态了。




3. 得到学分807  分,自从上了800分基本上是每周一分一分的往上加,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4. 周总结

5.月总结

6.妈妈群每日分享

7.参加漫步人生无压会议




8.完成《深度陪伴》读书笔记



【反思】

今天将命友和密友加了标签,从标签进入浏览朋友圈,保持互动,并做了跟进记录,这种状态是对的!

最近时间充裕,有时候会看一看乘风破浪的姐姐,但是看一看又觉得没意思了,今天宝宝睡下看了40多分钟的书,安安静静看书的感觉真好!一下觉得自己充实了许多。希望今晚好梦!

人脉梳理完成,一下思路清晰了很多,主动联络了通讯录上的那些温暖的名字,感觉真美好。

今天是封闭第28天,早上做了第三次核酸检测,因为菜店老板没有核酸检测报告,不能去市场拉菜,导致我们小区6天没有买菜了,家里真的是没有余粮了,本来今天该我们单元买菜,结果去菜店的时候已经被一抢而光,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买到菜,冰箱里的新鲜蔬菜只能坚持到明天中午了,实在不行只有方便面和木耳香菇这样的干货了,生活真是艰辛,看来今年要多做好粮食储备,疫情结束解封之后,再去买一些吃的做好储备,谁也不知道明天和疫情封闭哪个先来。

活在当下,说起简单,做起难,懂得感恩,珍惜当下!


【小确幸】

今天参加漫步人生的无压会议,才知道君英姐一直在关注我,了解我的每一步进步和改变,特别开心!

晚上实在没菜了,自己用花生,黄豆。木耳做了一个凉拌菜,配了白粥,也很好吃,满足!




今天外出倒垃圾,突然发现路边的花都开了,真漂亮啊,一下觉得生活美好了很多!








【学习笔记】

【读书笔记】《学会决断》

在批评场景下如何坚守自我。

如果你受到了批评:

1.要求对方提出具体的事实。如果对方情绪激动、表达不清,要求对方再重复一遍批评意见。

2.评估对方的批评有没有道理,你是不是接受。

3.如果接受批评,那么,承认错误,自己提出整改方案,或者请对方帮你提出整改意见。

4.感谢对方的批评指正,并在事后另找时间做一个覆盘反馈。

5.如果不同意对方的批评,有理有据地给出事实。

6.警惕你是否遭遇了职场霸凌。如果是,通过正式渠道投诉。

如果你要批评别人:

1.先自我检查一遍,这是一个建设性批评,还是一个伤害性批评。建设性批评要针对具体行为,不要针对个人品质。

2.对你要批评的事实,掌握尽可能多的证据,让自己的批评显得有理有据。

3.选择一个好的时间和地点,一对一沟通。

4.建设性批评三段论:陈述事实;我对这个事实的感受;我希望你如何改进。

5.给对方回应、解释的机会,认真倾听对方,消除可能的误解。

6.如果对方采取“侵略”反应,无理拒绝,指出可能的后果。



损友比“耗能”型朋友更糟糕,他们做出了一些对不起你的事情,比如诽谤你、取乐你。面对这样的损友,你该怎么办呢?

我给出三个步骤的建议:

第一步, 你问问自己,是不是已经对他们表达了你的友善,如果你之前一直忽略了他们,那么,在他们的世界里,你就不是朋友,他们做些不道德的事情,也更容易被宽恕。

第二步, 如果你之前确实从未对他们表达过友善,我建议你补上这个动作,因为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他人。

你后补上的这个友善,给了双方一个机会不去树敌,而是交朋友。

人生不易,能少一个敌人就尽量少一个。

那话说回来,如果你之前已经对他们表达过友善了,他们却没领情,对你不友善,那么,直接忽略他,如果他们实实在在伤害到了你的利益,你就反击。

第三步, 如果一段时间之后,他转变了态度,想过来和你交朋友,那就尽释前嫌。所谓不打不相识,面对未来永远比纠结于过去更有格局。

这就是遇到损友的三个步骤。



两个标准甄选新朋友

最后一个原则,是用两个标准甄选新朋友,我们要敢于开启人脉拓展的新篇章。

我们需要定期接触新朋友,在和不同的人聊过之后,怎样甄选新朋友放进人脉归档表里来呢?

我有两个标准:第一,有温度;第二,有见识。

先来看第一点,有温度。 有温度的人,能让周围的人很自在,很开心。我的第一标准之所以是这样,因为这能帮我厘清交朋友时某种功利的想法。

我经常提醒自己,不能和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如果仅仅追逐那些所谓的地位、权力和金钱,我就已经被生活愚弄了,我将错过真正的人生财富,例如内心的和睦,与朋友互动的幸福。

再说了,按照心理学的 相悦定律: 想让你喜欢我,我得先喜欢上你。 那些值得一生一起走的朋友,一定是我喜欢的人。

甄选出新朋友的第二个条件:有见识。

我的经验是, 有“跨越”经历的人,往往有见识。 比如跨学科做过研究,跨地域生活过,跨行业工作过,或者跨越不同时代的人。

有见识的人,他的认知在不断更新。这种更新,你能从和他的聊天中感知。 尤其是咱们得到上的用户,你的成长速度会快过周围的朋友。随着你的认知更新,你自然会更新朋友圈。

如果一个人既有温度,又有见识,我会立刻把他纳入我的人脉归档表里,并且紧紧抓住他不放,不求回报地帮助他。

还记得人脉归档表的最后那两栏吗?“你和他的亲密度”以及“他在自己领域内的影响力”。

你会发现,有温度的人就像磁铁,你想靠近他,那么,你们亲密度会逐渐成为“密”。并且,有见识的人通常在自己领域里的影响力,也会逐渐变“强”。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一旦纳入你的人脉归档表里,他们很容易在日后成为你的155人黄金人脉圈。

你看,人际关系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它需要的是系统规划和重心切换。

我们当前的时代正在进行重要的社会变革和企业变革,其中的一个大趋势是,责任从组织层面向个人层面转移。这个趋势在告诉你,你必须为自己的职场生涯、人生规划负起责任。

不断更新你的黄金人脉圈,就是在有效地管理自己职业和生活。



【学习笔记】

第一章 深度陪伴,不只是陪伴

二、要做到深度陪伴,谈何容易

父母要做到深度陪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做:

首先,陪伴孩子需要抽出时间。

你的注意力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如果你的注意力在陪伴孩子的事情上,那你就要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使两者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其次,陪伴孩子需要用心。

你用不用心,孩子都看在眼里,我们要去倾听孩子言语背后的需求,而不是仅仅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

再次,陪伴孩子需要方法。

职场妈妈需要学习时间管理技能,而全职妈妈则更多的需要精力和耐心。

最后,陪伴孩子要有“结果”。

深度陪伴的最后,是要跟结果挂钩。

三、深入陪伴:能自我安抚的孩子

在我们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安抚孩子,孩子就会学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安抚自己。这告诉我们,想要让孩子变得优秀,首先要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五、孩子是我们的镜子

我意识到孩子就像一面镜子,父母可以通过他们看清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从而及时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修正。

父母深度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在情绪管理这门课上面多下功夫。孩子恰恰是反映我们情绪变化的最好的一面镜子,在我们还没有就查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时,敏感的孩子就能感觉到我们的情绪变化。他们有时会模仿我们的语气和肢体动作,有时会被我们吓 得露出惊恐的表情,我们通过观察他们就能得知自己的行为是否带着不良情绪,从而快速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并赶紧修复亲子关系。



【学习笔记】

第二章:培养有幸福感的孩子

一、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联结

我们这一代父母都是在“优秀”的期盼中长大的,当我们自己成了父母,我们才明白,优秀不等于幸福,所以我们真正要培养的是有幸福感的孩子。

美国“平和式教养”的创始人劳拉博士说:“育儿的工作80%都是在和孩子建立联结”

育儿本身就不是一件短平快的事情。

孩子0-1岁,甚至0-3岁都是建立安全感的非常重要的时期,尤其是0-1岁这个阶段,不论孩子要吃、要抱抱、要睡,我们的都应满足婴儿的需求,因为这不仅会带给婴儿极大的安全感,而且也会带给婴儿一种"我无所不能”的感觉,同时又能满足这个阶段孩子的全能自恋需求。当然,这样说孩子形成自信心的最重要的阶段。

作为父母,不能企图通过暴力手段来让孩子听话,因为这种做法除了让孩子畏惧自己,暂时听话外,对孩子的成长都没有任何好处。要知道,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父母的这份威慑力就会慢慢减少,我们就会看到孩子越来越叛逆。

二、懂孩子,才能进入他们的世界

当孩子说自己不害怕、不疼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可能仍然还存在恐惧。如果孩子内心足够有力量,他们就会尝试用游戏的方式去释放这种情绪,这是他们自己的方式。

三、错位的大小事儿

孩子一般在两岁前后就会有强烈的想要自己动手吃饭的欲望,如果父母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吃饭,可能就不会出现孩子长大了还吃得很慢,甚至到五六岁了还要喂饭的事情了。

孩子因为某个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哭泣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予他情感上的理解和支持。当我们与孩子在一件事情上的认知达成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和孩子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因此,我们与孩子认知达成一致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我们亲子关系的质量。

四、不要和孩子较劲儿

孩子挑食怎么办?

这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我们每一顿饭都要从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白色五种颜色的蔬菜里面挑出三种颜色进行食用,你想吃哪几种颜色的蔬菜呢?等孩子选出颜色之后,可以让孩子继续选择与那三种颜色相对应的蔬菜。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认识各种蔬菜,记住蔬菜的味道,也会让孩子对吃饭产生期待,并慢慢爱上吃饭。

相信孩子,即使他们年龄很小,但也有能力去主导一些事情。当孩子从自己主导的一件事情里获得成就感,那他就会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力,就算自己主导的事情失败了,孩子也会从中吸取经验。

我们给予孩子的主导权越多,孩子从家长这里感受到的信任就越大;孩子感受到的信任越大,他们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意愿就越大。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愿意给予孩子选择和主动权的父母。大人眼中的不听话,仅仅是孩子想要成为自己而已。



第三章:深度陪伴没有诀窍,唯有用心

三、晚饭后的钻石两小时

我认为想要做好深度陪伴,关键要掌握以下几点:

1、 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期陪伴的目标。

2、妈妈的情绪管理能力。

3、妈妈对陪伴孩子的态度和期待。

四、碎片的珍珠时间

设置一些阶段性的亲子陪伴目标。比如,乐乐上幼儿园的第一个学习,我的亲子陪伴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乐乐尽快适应幼儿园。

第二个学期,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乐乐改善健康,摆脱每个月一次生病的节奏。

第三个学期,我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乐乐的社交能力。

第四个学期,我的主要目标则是给乐乐做英语启蒙。

五、深度陪伴的三步骤

计划

1、制定短期目标

首先,明确自己深度陪伴的短期目标。

2、确定陪伴的节奏和时间

3、确定陪伴的内容

选择

1、孩子的兴趣和喜好

2、和妈妈的情绪状态匹配

3、不用担心自己的能力

拒绝

1、拒绝干扰

2、临时的邀约

3、懒癌症发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