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API:Mike Amundsen谈关于速度和可观测性的设计

本文要点

  • “IDC MaturityScape:数字转型平台1.0”报告指出,有71%的组织预计在未来两年内API的调用量会增加。 有59%的组织期望一个典型API请求的延迟小于20毫秒,而93%的组织期望延迟小于50毫秒。
  • 根据同一份报告,正在构建的新应用程序有90%将采用微服务架构,35%的生产应用程序将是“云原生”的
  • 为了满足对基于API系统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需要考虑三个方面:性能架构、性能监控和性能管理。
  • 良好的架构实践包括避免简单地“平移”到云上,采用异步处理,以及重新设计数据和网络。
  • 了解一个系统及由此产生的性能,并能够识别瓶颈,对实现性能目标至关重要。此外,还必须从运维角度(SLIs)和业务角度(KPIs)对服务进行监控。

在最近的 apidays网络研讨会上, Mike Amundsen,培训师兼O’Reilly新书 《API流量管理101》的作者,提出了“ 高性能API:基于规模的速度架构设计”。根据IDC最近的研究,他认为,企业必须推动系统性变革,以满足未来日益增长地对通过API消费业务服务的需求。需求的这种变化既与运维规模的增加有关,也与响应时间的缩短有关。

客户期望本质的不断变化,再加上新的数据驱动产品和前沿(移动、物联网等)消费的增加,意味着这种对低延迟“实时API”的需求正迅速成为一种常态。

原文链接:【https://www.infoq.cn/article/Jd3MveOzh1g2mKNCaFpW】。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