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貝寶金融楊舟:DeFi、牛市與加密金融的趨勢 |鏈捕手

當前加密金融市場中,DeFi類熱點項目層出,技術上的創新與各種經濟模型陸續進入投資者視角,甚至可以說是引爆牛市的關鍵因素,不過項目越是熱門,認知門檻就越高,最明顯的體現在於投資者還尚未捋清思路,部分項目代幣就已完成數十倍乃至上百倍的漲跌波動。

在此情景下,我們應當如何認識牛市?又該如何讀懂熱點,看清加密金融本質?鏈捕手就此與貝寶金融創始人兼CEO楊舟進行了深度交流,貝寶金融是少數有着數十年傳統金融基因的頭部加密貨幣借貸機構,不僅具備國際視野,還對加密市場有着獨到的理解與思考,其分享相信會對你有所啓發。

作者|王大樹

01

關於牛市的屬性

鏈捕手:每個行業都有周期,你認爲加密數字貨幣當下正處於什麼週期?

楊舟:談不上行業週期,畢竟行業也就才10年多一點,而且與傳統金融市場體量比,加密市場佔比還是很小,整個盤子也就三千億,使用羣體偏小衆,只能算是稍具規模的金融品類,是對傳統金融的有益補充,所以依舊很早期。

但這場反思傳統金融的實驗由早期的極客圈傳播到小衆的用戶圈,再到如今更大範圍的一般用戶都可以參與,的確做了很多傳統金融沒法進行的業務,或者沒有那麼容易完成的業務,發展空間很大,期間也催生了一些小週期,比如4年一次的牛熊。

鏈捕手:關於牛熊週期,最近市場上正在對DeFi、Fielcoin等熱點能否點爆牛市有所討論,你如何看待該討論?

楊舟:能否點爆牛市取決於宏觀環境、中觀行業趨勢、以及微觀熱點或事件。這些熱點本質上是行業創新性的產物,應歸爲微觀層面,但是微觀熱點並不足夠,還需要宏觀大環境和中觀行業趨勢的推動,其中宏觀角度需要將國際經濟、政治與加密市場做關聯對比,而中觀角度需要看有多少人蔘與到加密市場中來,用戶流動性是否足夠。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每一次牛市的屬性都不同。

所以,討論這一議題前,市場上或許應該先定義清楚熱點的本質以及它背後的東西。比如DeFi流動性挖礦帶來的財富效應,需要明確的是重點在於挖礦,而這樣的挖礦天生具有不可持續性,短期瘋狂之後很可能又會一地雞毛。

鏈捕手:當下的加密貨幣市場更偏向於哪種屬性的牛市?

楊舟:傳統金融中有技術性牛市和結構性牛市之分。技術性牛市更多看行業熱度多高,也就是中觀因素,如果從這個角度判斷,目前應該是牛市初期,接下來會有很多人進來。

不過傳統金融判斷牛熊可參考時間年線的維度,根據不同市場的交易日期來判斷,有52週週線,220-365日線。如果從365日線看,加密貨幣市場去年就已經初入牛市,只不過今年312有點尷尬,市場被槓桿主導,不過好在市場用不到一個月就迅速回血了,所以2019年還是算基礎性牛市。

鏈捕手:宏觀上,各國都在實行各種貨幣寬鬆政策,這會對加密市場接下來的走勢產生哪些影響?

楊舟:這種情況下,全球的金融市場都會上漲,比如說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增加了4萬億,但結果卻是整個全球的貨幣供應量增加20-30萬億,原因在於資產增長有一個自動機制。

首先是債,國債上漲後,再次被充當質押品,借出更多的貨幣,而這些新產生的貨幣會進入到股市、房地產等市場,之後股市房地產再作爲質押品去到銀行,再次又產生信用,所以寬鬆政策本質是一個輪轉,相當於蓄水池概念。

關於比特幣,它的價格和美元指數相關,雖然相關係數不高,但在中長期來說是全球金融市場中對貨幣政策非常敏感的產品。

鏈捕手:目前嚴峻的國際關係對加密貨幣市場是否會有衝擊?

楊舟:不能說衝擊,比特幣本身是獨立於國家之外的存在,不管對中國還是美國,中美衝突目前來看都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是會在合理的框架裏面解決的利益問題。

不過對於傳統高淨值用戶和機構來講,小風險依舊有殺傷力,所以於他們而言比特幣能對沖國家衝突風險以及國家信用風險,是一個長期小配置、短期突破情況做大配置的資產類別。

02

中心化借貸行業現狀

鏈捕手:前不久OCC(美國貨幣監理署)宣佈其管轄範圍內的銀行可以提供加密貨幣託管服務,你作爲局內人如何理解這一政策?

楊舟:聽上去是個好事情,實施起來也非常有利於整個行業,但落地下來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時間,而且在對加密金融的理解以及產品設計上我們可能比銀行更懂、更熟悉,創新與服務上基本不會落後於大機構,所以即使真正實施起來,像貝寶這樣的借貸商很可能會成爲銀行的合作伙伴。

鏈捕手:有報告提出國外的借貸產品利率一般低於國內,這樣的利差可能會催生跨國同行拆解業務間接促進全球CeFi市場的利率體系建設,我們該如何解讀其背後的邏輯?

楊舟:我贊同這個理念,但對於借貸的理解有些片面,借貸不僅僅是人民幣、美元的借貸,還包括比特幣,是進行全球價值溝通交流的主要窗口,而且很多機構不只是做拆借,還做創新性的傳統機構業務,比如我們資金池中有幾十億美金時,我們會開放一些窗口,做穩定幣和比特幣間的互通。

鏈捕手:面對DeFi市值的接連大幅突破,CeFi機構會不會感到壓力?

楊舟:不會,二者客羣不同,DeFi上不管是大客戶還是小客戶參與進來的初衷都是投機,目標是收到超額利益或者帶有升值空間的項目治理代幣,CeFi產品更多是服務有投資需求的客戶,出發點不同。

假設你是投資者,前提肯定是理解投資標的的玩法、盈虧、潛在風險,但對於當下的DeFi熱點項目來講基本可以忽略這幾點,核心是誰進場更早退出更快,本質上就是零和遊戲,像幾天前爆掉的YAM那樣,最後進場的人買了單,但不能否認的是DeFi的熱度確實推動了市場的進步。

鏈捕手:如何看待二者的競合關係?

楊舟: CeFi是讓傳統金融在加密貨幣行業裏面成長起來,產品設計多爲傳統金融的仿盤,DeFi是基於加密貨幣行業進行場景創新,目前的環境來看,CeFi主要給人用,DeFi主要給機器用,未來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做支撐,空間很大,所以我認爲二者當下是互相有益補充的關係。

鏈捕手:仿盤傳統金融,是否意味着CeFi存在創新力不足的可能性?

楊舟:從供需關係上看,創新是基於需求的,如果不創新也能很好地爲客戶提供價值,那創新的意義又是什麼?在我的理解中金融本質很簡單,金融創新也只分爲兩種,分別是技術層面和交易模型層面,我特別支持DeFi在技術上創新,但我不太支持交易模型創新,比如用傳銷盤的方式去創新,這對市場將是災難,所以我們應該想想加密金融產品是否真的需要被創新。

鏈捕手:從傳統金融的視角,你如何判斷DeFi項目的真實價值?

楊舟:價值判斷的前提是需求,也就是說我們該想想當下的DeFi項目真的有用嗎?所以目前談不上判斷真實價值,只能是否看好DeFi的前景。

03

貝寶金融的危機與進化

鏈捕手:貝寶在312後的「療傷」週期是多久?此後在風控機制上做了哪些升級?

楊舟:312的時候我們做了風險對沖,並沒有產生太多損失,所以修復時間非常短。一直以來我們在風控上有很多機制,比如內部機制方面,我們建了前中後臺,還招攬了一些相關部門的人才,比如專業的CFO、專業律師以及風控官等。外部機制上,我們每天都會向客戶投遞市場狀態的晨報,希望客戶也能及時關注到市場的變動。

鏈捕手:根據哪些指標做風險對沖的佈局?

楊舟:我們指標都放在晨報上,比如老牌交易所突然大量出幣等,再加上客戶羣體涵蓋國內外,完全可以從兩邊報價、兩邊需求觀察市場走向的一些可能性。

比如很多客戶瘋狂來抵押借出比特幣,我們自然需要搞清楚借出操作背後的意圖是做套保還是套利,如果套利偏多,市場會繼續上漲,反向則說明市場正處在頂峯,出貨動作偏多,就會存在潛在風險。其實就是很簡單的原理,買入多,市場漲,賣出多,市場跌。

鏈捕手:面對具有先天性流量入口和信息聚合優勢的交易所推出的借貸業務與年化利率偏高的後起借貸商,貝寶會不會有危機感?

楊舟:並沒有,我們更多是服務大客戶,服務散戶不是一個容易做的事情,所以我們很少去觸及,不過在我們擅長的領域,貝寶有自己的產品體系,過去也在這一個版塊做出不少引領友商借鑑的創新,比如去年推出的TripleQ產品,後來被髮展爲3倍ETF產品,再到現在全市場上都是ETF主打的期權結構化產品,這種現象也符合貝寶一直想要賦能行業,賦能高淨值用戶的理念。

鏈捕手:高淨值用戶好像更在乎安全,比如5月BlockFi遭到攻擊導致用戶數據泄露一事就引發了行業對中心化借貸產品在數據與資產安全上的質疑。

楊舟:這次安全事件需要辯證地看,需要明確比較的對象是誰。我認爲相比DeFi的信息公開透明,CeFi用戶根本無處可藏的特性相對來講更安全,而且過去DeFi領域發生的安全漏洞要更多。

還是前面所講的,目前的CeFi服務的是人,DeFi服務的是機器,出現任何問題,CeFi可以找到人來負責,但是DeFi只能找智能合約或者社區。我的認知裏在很多基礎設施都不完善的情況下人比機器要靠譜些,當然不同的人認知不同,選擇也不同。

鏈捕手:可否透露下貝寶接下來的發展規劃?

楊舟:接下來將在香港申請金融牌照,主要是爲了滿足境內高淨值用戶購買比特幣的需求,而且在國安法出現之後,香港主權確立更清晰了,使得客戶更放心把錢放在香港,這種情況下貝寶相較其他服務商會更安全一點。

鏈捕手:從業至今遇到最大挑戰是什麼?

楊舟:最大挑戰就是今年312的時候,那時候我們遇到幾個風險,第一個風險就是交易所會不會跑路,第二個風險就是市場會不會歸零,第三個風險是客戶流失。最後我們還是選擇給客戶多爭取操作空間,儘量保護他們的資產,也是這樣的選擇讓我們避免了客戶流失帶來的損失。其實當時還有一點考量是如果市場歸零,借貸行業可能就不存在了,最壞也就如此,就做了破釜沉舟的選擇。

鏈捕手:那你最深刻的感悟是什麼?

楊舟:現實的本質永遠不變,遵循本質,堅持本心,一切以客戶價值爲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