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爲啥打死也不願意和拼多多有染?

作爲一家魔幻的公司,拼多多的理念是“萬物皆可團”。

7月份,拼多多開始組織團購“特斯拉”電動汽車。

雖然名額只有5個,但還是引起不小的轟動。

27萬多的特斯拉“Model 3”,在拼多多上直接貼補2萬,25萬就能讓你提走,瞬間攜手埃隆馬斯克成爲極客一族,就問你動不動心?

按說,拼多多貼錢,幫特斯拉賣車,對於後者這可是好事兒啊。

誰知道特斯拉立即出具了一份公告,和拼多多撇清關係。

但是,這根本無法阻擋拼多多的步伐,5個名額很快被搶空。

當5位用戶去提車時,還是鬧出了幺蛾子:其中的一位被告知違反了“禁止轉賣”條款,特斯拉拒絕交車。

在加上這位被拒者是位快遞小哥,一來二去,這事兒在網上就鬧的挺大。

拼多多說:我們是補貼了2萬塊,但購車流程是在你特斯拉官網上進行的,咋就變成“轉賣”了?我看你這是店大欺客。

特斯拉說:我們一直是直營,我們歡迎客戶直接來買,但是不希望你拼多多來參和。如果你那幾個團購客戶直接找我們下單,我們願意給他們一定的補償......

這劇情有點狗血,我出錢給你介紹客戶,你不但不領情,還呸了我一臉吐沫星......臥槽無情啊。

誰對誰錯,咱們別急着站隊,從營銷學的角度看,特斯拉的這種做法很容易理解。

無論是埃隆·馬斯克硬核風,還是特斯拉的造型和性能,都是奔着高端極客的路線,而以拼多多的調性,顯然不夠匹配。

說白了,特拉斯這麼做是爲了防止“品牌降級”,所以,這錢也不是誰想貼就能貼的。

你也別怪特拉斯矯情,在營銷界,這太正常不過了。

要知道,用戶買一件商品,並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是因爲合適的價格,很多時候是爲了體現自己在羣體中的定位。

是的,人是一種奇怪的動物,我們的消費常常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別人。

李叫獸曾總結過羣體對個人消費的影響,共分爲4種情況:

迴避羣體:你不屬於,同時也極力想遠離的羣體。

渴望羣體:你不屬於,但渴望加入的羣體。

喜愛羣體:你屬於,同時也爲之自豪的羣體。

抗拒羣體:你屬於,但內心卻很排斥的羣體。

這四種羣體意識,對我們的消費心理都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1、迴避羣體

喬納·伯傑在《傳染》中講過一個有意思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許能讓你更容易理解爲什麼特拉斯要遠離拼多多。

《澤西部海岸》是美國有一檔真人秀節目,記錄了一些底層年輕人的真實生活。

節目大火,裏面的人物也都出了名,成爲了網紅。

其中一名女主角叫妮可。

一天早上,她收到一個包裹,打開一看,是一個“古馳”高檔手包。

妮可幸福到眩暈,卻不知道是誰送給她的。

難不成是“古馳”想請她做代言,或者是粉絲送的?

都不是,讓你想不到的是,這個“古馳”包是“古馳”的競爭對手送的。

也就是說,古馳的競爭對手,希望妮可背古馳的包!

這是什麼邏輯呢?

原來澤西海岸中的這些年輕人,都是底層有色人種。他們沒文化沒素質,大家當作笑話一樣看這個真人秀。

而劇中的妮可有點芙蓉姐姐的感覺。

“古馳”的競爭對手覺得,只要妮可揹着“古馳”包出現在衆人面前,原有的“古馳”用戶一定會嫌棄,轉而投入自己的懷抱。

據說,“古馳”品牌負責人得知此事後,嚇得菊花一緊,趕緊出高價從妮可手裏把這個包買了回來......

你看,這是不是和特斯拉不願意和拼多多牽手一個道理?

倘若特斯拉的極客擁躉們,得知自己的愛物,正在拼多多上和“藍月殼洗衣液”、“飛利脯剃鬚刀”一起被搶購,他們會是什麼心情?他們還會對特斯拉那麼熱衷嗎?

商家們都懂得,“調性”是最貴的玩意,要花幾年幾十年來建立,多賣幾件貨算個啥?可調性被毀了那就完犢子了。

不過,調性這東西不是你說是啥樣就是啥樣,而是羣體共識的結果,而其中的一個常識就是:

人們不願意讓自己所在羣體被玷污,更不希望被歸爲自己不喜歡的羣體。

你可以注意一下,很多廣告,都是這個套路。

比如這一款男士沐浴液,就是憑空製造“假想敵”,它標榜的是,你用別人家的沐浴液,會被當成“娘炮”,用我家的沐浴液,你就是純正的爺們......

要知道,世面上80%的沐浴液都是中性的,所以,這種對立是被活生生製造出來的,但是顯然怕被當成“娘炮”卻會主導人的感性,也讓這款沐浴液很成功。

現實中,“排斥羣體”的心理被商家廣泛利用,只是你察覺不到而已。

美國一位博主Mar,揹着一個仿冒的古馳包。

去古馳專賣店逛,差點被店員趕出來。

爲了維護尊嚴,她便買了一個古馳包。

她說,自己不想被對方看成是低層次的人。

如果你去一些奢侈店,應該也會發現,店員都不太熱情。

這可能就是他們慣用的套路。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發現:

在高檔用品商店中,店員適當的傲慢,可以提高銷量。

因爲“顧客此時會更容易通過購買行爲,來證明自己能承擔的起這個商品。”

按中國的話說,被冷漠後,顧客更想證明對方是“狗眼看人低”。

自己不是店員認爲的“窮逼”。

你看,要面子,是全世界人民的共性。

是的,有時我們花錢就是想去掉某個標籤。

我曾經的一位學員,前段時間參加某知名平臺的線下大學。

那個平臺打出的口號是“拒絕屌絲”。

號稱來參加的同學都是經過篩選的精英,因此價格不菲。

那哥們去後很喪氣,說小組的同學不是賣理財產品的,就是賣保險的,這不是屌絲又是什麼?

我沒好意思說透,因爲這哥們是個工業品銷售,他在別人眼裏可能也是個屌絲......

你看,多魔幻啊,誰都不覺得自己是屌絲,可是又覺得對方是屌絲。

商家對此卻很通透。

只要你給錢,你就不是屌絲,你若再加點錢,他管你叫精英爺爺都行。


2、渴望羣體

渴望羣體就是,你不屬於,但渴望加入的羣體。

有時候我們消費一件商品,僅僅是爲了獲得加入那個羣體的通行證。

《迷戀》一書的作者是莎莉·霍格斯黑德,她是美國廣告營銷界神一樣的人物。

在《迷戀》中,她提到“野格酒”的營銷手法。

“野格酒”被譽爲最難喝的酒,簡直就是止咳糖漿加機油的味道。

然而,如此難喝的酒,在美國卻非常風靡。

“野格酒”原產於德國,主要是狩獵驅寒所用。

1985年,德尼·弗蘭克把這款酒引進到美國。

但是,由於這酒太難喝,所以銷量很差。

不僅如此,一份報紙刊登了一篇短文,抨擊這款酒。

說不但味道恐怖,可能還含有一些違禁藥物。

按說,德尼·弗蘭克應該去告對方誹謗纔對。

但是他思考了一會兒,決定讓手下去把這個報紙複印上千份,分別貼在各個大學附近的酒吧。

結果奇蹟發生了,“野格酒”開始在大學生之間瘋傳起來。

是因爲大家突然愛上這款酒的口味了嗎?

當然不是,恰恰相反。

正是因爲這種“恐怖”的味道、再加上神祕的配方、機油一樣的顏色、商標上鹿頭和十字架,賦予這款酒一種“反叛感”。

試想一下,在酒吧,幾個男生,大家都端着一杯“野格酒”,而你卻拿着一杯香檳,你一定會被衆人取笑。

因爲你不夠爺們,你只是個乖乖仔,你不是一個挑戰世俗的年輕人。

你當然不希望被打上這種標籤,你更不希望被孤立。

於是你也拿起“野格酒”,一飲而盡。

此時,你通過行動證明自己想加入的這個羣體,你也就得到了身份認同。

你看,這就是身份感的魔法,你花錢,就能得到相對應的身份標籤。

在《三十而已》中,顧佳爲了打入富太太圈,即使經濟困難,還是不惜重金買高檔包,就是這個作用使然。

利用這個原理,玩得最魔幻的就是汽車行業,尤其是那些高檔車,別出心裁的推出“高端品牌的低檔款”,什麼C級、3系,也就是二三十萬的價格,賣得賊好。

因爲在多數喫瓜羣衆的眼中,不會說你開了一輛“高端低檔”車,而會說:“那哥們開了一臺寶馬......”

只是,這個價位的名牌車,在性能上真比同級別的車好嗎?

最起碼,從車險公司的數據上來看,這類“高端低檔”車的賠付率相當不好,遠遠高於“高端高檔”和“中端中檔”。

原因很多:配件價格高、駕駛人羣的習慣和用途、車輛本身......

從這個方面來看,選擇“高端低檔”並非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當然如果你是爲了獲得一張名牌通行證,那就另當別論了。


3、喜愛羣體

喜愛羣體是指,你屬於,同時也爲之自豪的羣體。

比如,我們都爲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格立空調的宣傳語是: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通過這種語境的加持,格力成爲中國製造的代表,董明珠也成爲中國民族企業的先鋒。

如果你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格力無論是宣傳海報,還是董明珠演講的背景色,都是以中國紅爲主,這就是一種“視覺錘”,無形中也強化了“中國製造”的概念

格力的東西確實不錯,但是人家的營銷更不懶。

當年格力和成龍解約,不再讓他代言,董明珠說這樣可以每年省下幾千萬,然而,現在通過這個角度來看,也許不僅僅省錢那麼簡單。

和香港明星相比,根正苗紅的董明珠親自代言,也許更能保持調性的統一。

激發羣體的自豪感,在營銷中是一個屢試不爽的策略。

比如以後浪爲主的B站,你想註冊?沒那麼容易,要先做100道選擇題,如果你連啥叫“飯圈二次元破壁”都不懂的話,你很難及格。

這是什麼道理?現在用戶多珍貴啊,怎麼還設門檻?

其實這是一種潛臺詞的傳遞:“不是誰都能來我小破站的......”

無形當中,B站的後浪們會充滿某種自豪感,因爲他們和市面上油膩中年人劃清了界限。

於是他們會更愛B站,費了老鼻子勁註冊成功的人,也會因爲加入這個羣體感到興奮。

當時,我幾個80後的同事,因爲答題過關,幾乎喜極而泣,長噓短嘆下曬了一張B站的海報......

你看,營銷的世界就是這麼魔幻。

公衆號上,經常會有“不傳不是中國人”、“抗疫,我大浙江最牛”之類的文章,很容易獲得幾十萬的轉發,就是這個道理。

同樣的,如果經常刷抖音,你應該會看到幾個專門講廣東白話的號,講着你聽不懂的語言,留言也都是“吔屎啦梁非凡”之類的梗,如果你問這是什麼意思,只會招來一堆嘲笑。

雖然這是種刻意排外,但這類“地域”號不僅粉絲多,而且粘性好。

所以,凸顯對方所在圈子的優越感,一直是門不錯的生意。

上週,我和太太去逛街,她在一家專賣店,適了一條裙子,本沒打算賣。

服務員很惋惜的看着她說:

“前面有幾個人試,很難看,都撐不起來,可能只有你們這種高挑的女孩才能駕馭這樣的裙子......”

太太聽罷,毫無抵抗力的拿起了我的手機,向櫃檯出示了二維碼......

不得不說,羣體心理對人的影響,就是這麼的無情哈拉少......


4、抗拒羣體

抗拒羣體指,你屬於,但是內心卻很想擺脫的羣體。

《甜蜜蜜》中有個橋段,黎明在香港街頭擺地攤,賣唱片,結果一張都沒賣出去。

他向張曼玉抱怨:“這些可都是鄧麗君的唱片,大家難道不喜歡嗎?”

張曼玉說:“只有大陸人才聽鄧麗君,誰買,就證明自己是大陸過來的,會被別人看不起。”

是的,“被人看不起”可以封印我們很多行爲。

上世界80年代,美國大學生酗酒情況非常嚴重,無論學校怎麼警告,說什麼有害健康之類的都沒有作用。

後來,喬納伯傑做了一個試驗,設計了兩款海報,一款說每年有1700名大學生死於酗酒,請不要過量飲酒;

另一款畫了一個邋里邋遢的酒鬼,拎着個酒瓶,又紅又腫的酒糟鼻子,走起路來踉踉蹌蹌......

兩款海報貼在不同的區域,最後發現貼了酒鬼那張的區域,能讓飲酒量減少了50%。

你看,多奇葩,酒鬼們減少飲酒量,並不是在乎性命,而在乎的是自己看起來像不像個酒鬼。

這種“抗拒羣體”的心理,不僅能讓你不做什麼,更能讓你消費些什麼。

你覺得有錢人,總怕別人怎麼評價?

是的,那就是“沒文化的爆發戶”,因此在《三十而已》中,那些富太太要買莫奈的畫,用買高檔的茶几喝英式下午茶,就是爲了脫離“暴發戶”這個羣體。

我認識一個賊有錢的生意人,小學畢業,不近視,也配了一個眼鏡,我問他這是爲啥?

他說自己面相太兇,戴幅眼鏡好些。

他的辦公室很氣派,老闆椅後面的書櫃擺滿了24史,和各種哲學名著,他很誠實的對我講,這些嶄新的書,就是爲了裝裝樣子,自己根本沒時間,也沒精力看。

怪不得,有位書商曾對我說,很多大部頭的書,根本就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充門面的,看來還真挺有道理。

沿着這條脈絡,可以想到很多類似的生意,比如,一些EMBA、總裁班之類的,並不是用來學習的,而是用來“脫俗”的。

比如,星巴克製造的第三空間感,就是讓你有種一拿起杯子,就覺得自己是枚“小資”的感覺。

你喝不是咖啡,而一種小資的感覺。

這一招很絕,也很難破,因爲感覺這東西,就是羣體的共識。所以,當肯德基推出便宜的K咖啡時,就面臨這種窘境。

當你手拿星巴克的咖啡,走在街頭,怎麼看都洋氣,但是如果你拿杯KFC的咖啡在街頭晃盪,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畢竟,快餐是和廉價、快捷聯繫在一起的,怎麼都和品味勾搭不上,所以K咖啡一度並不怎麼受歡迎。

後來,肯德基用了一句廣告語:咖啡爲了覺醒,不爲凹造型。

這等於是把“抗拒羣體”轉變成了“喜愛羣體”,言下之意是:喝我咖啡的人,都很務實,不是爲了擺造型。

你看,營銷界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需要鬥智鬥勇,還要明明白白消費者的內心。


5、說在最後

說回特斯拉和拼多多,現在網友們已經分成兩隊,吵成一片。

要我說,倘若時政和意識形太還需要站一站隊的話,商業事件真的沒必要站隊。

對於商人,都是以自我利益爲最大化爲根本原則的,這裏面根本不存在什麼情懷和理想。

作爲我們這些喫瓜羣衆,當成熱鬧看就好。

當然,如果能探討一下其中蘊藏的邏輯,那這頓瓜就沒有白吃了。

好了,對於營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既然高端品牌汽車,可以推出低檔款,那麼爲什麼愛馬仕、LV這些奢飾品從不推出自己的廉價系列?

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

-END-

喬納·伯傑:《傳染》

《迷戀》莎莉·霍格斯黑德

李叫獸:《說服力不夠,羣體來湊》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