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235分僞造清華錄取通知背後:年輕不是不計後果的理由

還有大概半個多月,第一批大學新生就將步入自己理想的校園了,開啓人生嶄新的一個篇章。

而就在近日,一條關於大學錄取的新聞卻令人驚訝咋舌,一石激起千層浪,看客們不知道該笑還是該嚴肅。

1 鬧大了的“玩笑”

原來,廣東一位曹同學,竟然僞造了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而且由於其所在的村子很少有大學生,加上又是清華大學,這個同學的謊言,導致全村人都動了大陣仗。

專門給他搞了慶祝儀式,而且那場面絕對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而他的父母也被矇在鼓裏,網上一度傳出該生父親在知道真相後直接氣到了住院(後來證實是謠言)。

但是據其父母說,他們確實是非常傷心難過。

而目前這位曹同學,也已經離家出走,不知去向,希望他一切平安,也希望他能在此次經歷之後,重新認識自己,重新站起來。

這個“玩笑”,絕對已經超出了曹同學的意料,這是肯定的。

抱着一種非常簡單的想法,其實也沒有準備拿這個錄取通知做什麼“壞事”,倒也還算“天真”、“純粹”。

2 不計後果,是不少年輕人的通病

記得前段時間,關於B站“後浪”視頻的餘波還在發酵中,90後、00後乃至10後,似乎“腰桿子”挺起來了,終於覺得受到了主流的認可。

但是在一一看來,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就是,今天的年輕人,暫且不論其對於學業、事業的那份上進、拼搏,在某些關鍵的問題上,依舊面臨着一些通病。

比如說,曹同學就是一個較爲極端的例子,雖然極端,但是也能夠側面反映年輕羣體的狀態。

整個行爲中,他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計後果。

說的具體些,就是他根本沒有經過大腦思考,這件事情,稍微動動腦筋就會明白,只能有非常非常短暫的“舒適期”,然後只要臨近了開學,必然被揭穿。

就算你撐到了開學,家長一旦說想要去你學校參觀參觀,你難道真的像有部青春電影裏描述的那樣,找一羣“羣演”幫你忙嗎?

不深思熟慮就做決定,確實,有時候是一種“魄力”,但更多時候,依然是不值得提倡的,更像是一種“傻氣”。

3 未來,是做出來的,更是“想出來”的

所以我倒是覺得,現在我們老提倡要“敢想敢幹”,很多人總是忽略掉了前兩個字,光記得後兩個字了。

我最近去到一些大學,參觀他們的創新創業基地。

但是很遺憾,我看到的更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很多事情,包括最基本的:需求、市場、壁壘都沒有想明白,就開始幹了。

勁頭很足,看着也很用功,成效卻很少見真正成功的。

我們現在已經是“勇氣”爆棚,但是思考欠佳。

就像我昨天寫的文章,總有一些時光,要用來“靜靜”,別藉着年輕的熱情,熱情過頭了,就是“聒噪”。

年輕人,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下……

徒步看天下

歲月拾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