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李煜 一、前期作品:自古才子多風流,何況帝王? 二、後期作品: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 三、結束語。

李煜,字重光,是李璟的第六個兒子。他在虛歲二十五的時候繼承了王位。在三十九歲的時候被迫降宋,南唐滅亡。他一共做了十四年的皇帝。降宋之後,處境惡劣,但他那麼打動人心的詞都是降宋以後寫出的。

李煜的作品,大致可以降宋爲界,分爲前後兩期。

一、前期作品:自古才子多風流,何況帝王?

都說才子多風流,何況李煜這個帝王才子呢?最爲人稱道的就是他和大小周後的愛情故事。愛情是造就詩人的良藥,李煜前期不少作品都和愛情有關。

大周后:周娥皇。

周娥皇是南唐開國功臣周宗的長女,十九歲時,入宮爲妃,得到後主李煜恩寵。

大周后是個藝術實力派兼樣貌明星派的女子,《南唐書》載:

後主昭惠周後,通書史,善歌舞,尤工鳳蕭琵琶。唐朝盛時,《霓裳羽衣曲》爲宮廷的最大歌舞樂章,亂離之後,絕不復傳,後(大周后)得殘譜,以琵琶奏之,於是開元天寶之餘音復傳於世。

大周后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和李後主合作復原了失傳《霓裳羽衣曲》。這首曲子在唐代還見證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李煜作詞,周後彈曲,真是一對琴瑟和鳴的夫妻。美好的愛情也成了李煜不斷創作的原動力。

在二人感情極濃時,李煜寫了一首《一斛珠·曉妝初過》,記錄嬌妻的情態。詞雲: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

沉檀,是一種淺絳色的顏料。唐、宋時婦女多用它點於眉端之間,或口脣之上。輕注:輕輕點畫。些兒個:當時方言,意謂少許,一點點。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早晨起來剛剛梳洗完畢,畫了個淡妝。

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這句話不容易理解,因爲用了很多典故,而且寫得比較香豔。這也就是爲什麼李煜前期作品成就不高的原因。

丁香,又名雞舌香,葉子不大,可以含於口中,所以古人又用丁香代指女人的舌頭。丁香顆指的就是女人的牙齒。

櫻桃就是嘴巴,白居易不是寫過“櫻桃樊素口”嘛?破就是張開嘴巴的樣子。

這整句話寫得就是女子唱歌時的樣子。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裛,音yì,意香氣;醪,音láo,意酒;涴,音wò,意污染。

下闕開始寫酒會。女子羅袖上的香氣還有些殘留,透出朦朦朧朧的殷紅色。小口啜酒似乎不過癮,於是換了大杯喝酒,只爲盡興,哪裏還在乎衣服被酒沾溼了呢?

繡牀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無那的意思是無限,非常。紅絨,刺繡用的紅色絲線。檀郎是個典故,西晉文學人潘岳是個出名的美男子,小名檀奴,後世文人因以“檀郎”爲婦女對夫婿或所愛的男子的美稱。

這句話的意思是:那女子倚靠在繡牀上,嬌美無比,口中嚼着紅茸,滿面微笑着向心愛的人唾個不停。

可惜,紅顏薄命,大周后29歲的時候因病逝世。大周后去世之後,李煜作《衣昭惠周後誄》,在文中他自稱“鰥夫煜”。可見二人情感之深厚。

小周後:周女英。

小周後世大司徒周宗之次女。她們姐妹兩的名字取自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與女英。他們兩對姐妹的命運也是相似的。

在姐姐大周后生病時,小周前去探病,藉機與姐夫李煜偷情。李煜那首著名的《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寫的就是二人偷情的經過。詞雲: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奴爲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

今夜花明月黯,輕霧籠罩,說好到你那邊去的。

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剗,音chǎn。很多人把它和“劃”混淆了。剗的意思是僅、只,在這裏是光着的意思。

趁着夜深人靜,我趕緊溜了出來與你相會。又怕奔跑的聲音被人聽見,只好脫下鞋,只穿着襪子快快跨越一層層臺階。

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

一向,即一晌,在這裏的意思是剎那間。

終於在畫堂南畔見到你啊,我趕緊依偎到你的懷裏,因爲害怕與喜悅,我的心還在怦怦亂跳。

奴爲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我出來一趟是多麼不容易啊,你要好好憐惜我。

這首詞把整個偷情過程都寫出來了,極爲驚心動魄,用語也比較香豔。龍榆生《南唐二主詞敘論》中評論說:“其爲小周後而作《菩薩蠻》,尤極風流狎呢之至,不愧‘鴛鴦寺主’之名。”

二、後期作品: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爲士大夫之詞。”又說:“尼采謂一切文字,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這些評論都指向李後主降宋以後的作品。降宋之後,李後主被宋太祖軟禁起來。他在那個小樓裏感受到的屈辱、無奈、悔恨、寂寞與痛苦,全部通過他最擅長的詞表現出來了。比如《烏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這首詞道出了一個道理:人生美好的東西總是很容易消逝,所謂“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最後一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最爲無奈。人生的痛苦啊,就像水往東流一樣,永遠不可能改變,而且沒有盡頭。

我想,王國維之所以喜歡李煜的詞,甚至認爲他如基督一樣擔起了人類的罪責,大概就是因爲這種深入骨髓的悲傷和痛苦。

再如《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我認爲,這首詞中最感人的是“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在夢中回到了熟悉的南唐,重溫以前的歲月,可惜這是夢啊。夢中有多快樂,夢醒之後就有多痛苦。

李煜後期詞作中,最爲後人喜愛的當屬《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這首詞開篇就來了一句無厘頭的發問。就像李白的“把酒問青天,明月幾時有?”不同的是,李煜問的是春花秋月這些美好的歲月。對一個囚徒來說,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是一種強烈的刺激。所以,他希望這些能夠快點結束。在痛苦中,李煜又說“那些往事也模糊了。”就像那首歌中唱的“往事不要再提”。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東風即春風。

昨夜又吹起了春風。春天的夜晚的暖氣總是宜人的。風一吹,我的記憶就像井水一樣往外冒。在這皓月當空的夜晚,我怎能忍心回憶起故國的往事?

我個人認爲,詞寫到這,李後主的痛苦之情就已經相當強烈了。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他還是經不起回憶的誘惑,又夢迴南唐。皇宮裏那些雕刻着精美紋路的闌干,用玉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吧,只是我後宮那些妃子都老去了。這句話就是在說物是人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以上兩句詞中悲苦之情已經相當濃郁了,如果結果再寫痛苦就不免逼仄。李後主畢竟是詞家能手,他以“一江春水”作結,頓時感覺開闊。水又是綿長的,這句話和《烏夜啼》中“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是一個意思。但用語更曉暢,所以流傳更廣。

李後主還因爲這首詞送命。據說,在七夕之時,也就是李後主的生日,他曾命人演奏這首詞,宋太宗聽到“小樓昨夜又東風”時,非常憤怒,認爲他還留戀着過去。於是命人把他毒死了。

三、結束語。

李煜後期的詞之所以這麼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就是因爲他在詞中融入了真實的生命體驗。而他生命中所體驗的痛苦、寂寞又是那麼深刻。於是,在李後主手中,詞脫離了“低級趣味”,不再只是青樓歌女們粉脣白齒裏吟哦的纏綿曲調,它開始書寫人生中不可承受之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