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题】第四十二章 那去过的过去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                                          新疆民谣


有了丝丝寒意的杭州,随时等候着一夜成冬的奇景。现在诗君需要带上盖过面孔的帽子,围上领巾,披上厚风衣,穿上手套,才能在冷风中驰乘自行车。但却佩服那些在苦难中挣扎成长的同胞们。自己的幸福总觉得有些愧意。

从香港回来杭州后,这几天的天空都晴蓝得醉人,加上工作顺利,心情也很不错。

周日今早醒来,便又看到碧澄净洁的蓝空,他又怎好辜负呢!在房间怆悴地吃点早餐,便执拾行装,对自己说今天要到远处去。冲出大闸,朝南山路往南面骑去,沿途鸟语花香,半小时后便抵达了钱塘江,耸立在小山坡上的六和塔千年来都镇摄着滔滔洪水。自从来杭州工作后,他却没有再到六和塔了,因为听说正在修筑,或许主要因为他和文彬曾经在六和塔上游玩的日子仍然那么鲜明。

塔的外形果然比以前稳固了的模样,但他并没有再踏上塔顶,因为该留下的痕迹已经无法抹去,就如同该忘掉的情愫却久久不能释怀。

海子说:“生命中有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一个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隐藏得太久,时间太久了,人就会变得沉默,那时候,有些往日的情怀,就找不回来了。或许,当一段不知疲倦的旅途结束,只有站在终点的人,才会感觉到累。其实我一直都明白,能一直和一人做伴,实属不易。”

他选择到江边看水面闪出银色的波光。静静地观赏这一队运动员在练习划龙舟,和两个可爱的小男孩在拾地上的石子抛入水中。

记得初次来这里的时候,雾色迷离,而今天却过滤得那么清爽。大自然的变幻是那般的不解而令人欣慕。

一个人生活不总是孤独寂寞的,懂得发现大自然的美好,心就能平静,就能跟真实的自己对话。

愉快的一天在计划之中预期收获了。回到房间窗前已经是褪了色的天空,弯月高挂,一天又过去了。美好的岁月就在这刹那间恍过去了。

下一个周日,他心中有两个打算,但只有一个可实现,无论哪个实现,他知道他都会很开心的。生命里总是充满着希望,他想。当预期未来会遇上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可是预料不及的事情还是经常会发生的。

几天后他内心欢喜着希望能够满足两个同样会让他喜悦的打算,最后竟然都没能在周日实现。

本来他的父亲早在电话中跟他预约好,他工作的轮船会停泊在上海卸货,虽然时间很短,但他打算抽上周日休息的时间到黄浦江与爸爸相聚,那将会很有意思的,他心想。

刚好,酒店筹建处有同事要去上海玩,便委托他一起购车票订旅馆。但他却在周三取消了行程,害得他要自己临时抢票,十分狼狈。待他找到票后,这里有一位朋友又邀请他到她家里,同是周日。当然,这位朋友反正早晚在杭州,迟早再安排没多大问题。但他又很希望和她详谈,加上她很有诚意,所以令他一时难以取舍。最后仍是婉拒了她,决定到上海见父亲。他也认为这是合情合理的。

就在周四晚上,他的父亲从上海打来电话,告诉他因为上海港口繁忙,船要在周五就离开上海了,叫他不用去了。他原定在周六晚上提早下班,乘火车去上海,突然间一切都改变了,辛苦朴来的票,渴望见父亲的心情,拒绝了朋友的约会,还有在半天内要完成积聚在办公室的工作...。他顿时不知所措,十分徬徨。

在烦乱的思绪下,整夜失眠,看来自己有点过分紧张了。现实的生活有时候总比精心编造的情节小说,要来的不及防。

既然车票也买好来,也只能打算一个人去上海游荡。周五醒来却收到弟弟的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说明天来杭州看望他,并且一起去上海看望父亲。这实在峰回路转,他告诉弟弟,父亲的轮船已经离开了上海,弟弟的机票也已经买好了,就兄弟俩一起去旅行吧。他想着这次不用单独一人去上海闲逛,他马上给弟弟也买上一张周六去上海的车票。

周六他请了假,总经理要司机小赵送他去笕桥机场给弟弟接机。他们一起回到柳莺宾馆,总经理也给他的弟弟安排了一个独立的房间,两兄弟首次在杭州一起见面。他让弟弟安顿行李以后,给弟弟借了一辆自行车以后,领他出去西湖骑行。弟弟感受着他以前跟他说过的各路美景和途人的行为举止都是一道风景。

晚上他们便一起乘车到上海。这几天时态变化确实疲惫。一个人在路上,他总是要提高警惕,从来在外都是思前想后。弟弟在身边他就一下子在火车上幸福地睡着了。抵达上海已经是晚上九点,他领着弟弟按地图走到预定好的南京路上华侨饭店。上海的雾色很迷人,在街上走,很有舒畅感。抵达华侨饭店后服务员却跟他开了一个玩笑,说只有贵宾套房了,给他同业打七折优惠。他马上提起行李,领着弟弟调头推开宾馆大门,凉飕飕的寒风迎面扑来。前台的服务员一定会以为他们会回去求他不可,因为那么晚没有住宿,那会是一个应该令人慌张恐惧的晚上,尤其是对两个普通话也讲不好的香港同胞来说。可是弟弟在学校里一直是优秀的童子军领袖,所以也非常镇定,协助哥哥一起打开地图,寻找另外的住宿地方。

按当时的规定,他们只能住进涉外宾馆,所以选择也不会太多。他们沿着南京西路上走,到了曾经在上个世纪30年代有“远东第一高楼”称号的国际饭店。这座大厦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师设计,完全采用当时流行的美国装饰主义摩天大楼的风格,与对面的跑马总会保持一致。据说当时站在饭店的顶层,可以遍览上海市的全景。国际饭店建成之后,整个上海市的中心也随之确定,城市的布局规划从这里开始。

夜幕中的国际饭店,经历了近代的风风雨雨,豪华已经没那么明显。但是,当他们推门走进去以后,他们就体会到这栋建筑独特的魅力。底楼的咖啡厅很有小资情调,二层的宴会厅发生过很多故事,就上海的各界名流官商都喜欢在这里摆宴席。

他们在饭店里转了一圈,还是没有合适的房间。两个年轻人打算在饭店大堂里的沙发上坐到天亮,无奈被保安员请出饭店。诗君突发奇想,领着弟弟跑到对面的人民公园。早已经关闭的公园,漆黑一片。诗君放下行李,轻盈地跳上了围墙,吩咐弟弟把行李给他抛进去。他打算跟弟弟在公园里露宿。说是迟,那是快。只听到公园四面八方响起凶猛的狗吠声,吓得他捡起行李马上翻越围墙回到街上。

之后他们在偌大的人民广场踱步。人民广场所处的地域,原来是上海西北部的一片水网地带,上海开埠后,与其北侧的人民公园一起成为远东第一的跑马厅。解放后跑马厅南半部建成人民广场,北半部辟为人民公园。远处整齐排列的街灯照亮了雾色,路上车辆行人稀少,毕竟已经是夜深了。他们沿着外滩走进去一个安静的弄堂,楼下有一道老旧的木门可以轻轻推开。原来是用来存放自行车和杂物,有木楼梯可以走到楼上的房子,居民都熟睡中。他们就在楼底下坐着到天亮。

黎明初至,他们怕惊动楼里的居民便匆匆离开。先买好回杭州的火车票,便奇迹般的活力充沛逛尽地图上的每一个路标。然后在挤满了人烟的硬座车厢里忍受了三个多小时才回到杭州,又是深夜了。弟弟对于哥哥给他安排的上海流浪街头的游历也算是终身难忘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