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成長學習(43)


今天老師分享了《論語》的1.13,15.8,1.14,20.3,主要闡述了君子應該具備的品行:“信近於義”“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君子食無求飽”“知命”“知禮”“知言。”

(1)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說:“如果你的承諾合乎道義,你的承諾可以兌現;如果你的恭敬合乎禮節,就會遠離恥辱;你所依靠的都是關係親密的人,這樣才能做事可靠。”

此章節孔子指出,“信”以“義”爲踐行的標準,“恭”以“禮”爲實踐的原則。承諾必合乎道義,才恪守兌現,恭敬合乎禮,就會贏得別人的尊敬,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

(2)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說:“應當與某人講的話,卻沒有對他講,這樣就錯過了人才,不應該對某人講的話,卻選錯對象對他講了,這樣就浪費了言辭。明智的人既不錯過人才,也不浪費言辭。”

這章很明確的指出瞭如何講話,對誰講話,沒有關照能力的人,就會說錯話,辦錯事,所以要修養自己,不失人,不失言,良知清澈的人才能做到。

(3)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孔子說:“君子喫飯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反應敏捷,說話謹慎小心,到有道德的人那裏去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孔子認爲,一個真正好學的人,不追求物質享受,勤勞敏捷,謹言慎行,結交有道德的人並向他看齊。孔子的教誨,在過度追求物質享受的今天有着重要的警醒意義!

(4)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君子說:“你不懂得天命,就沒有可能成爲君子;不懂得禮,就沒有辦法立身處世,你不能識別一個人的言語好壞,就不能真正瞭解他人。”

孔子在這章中重申了“知命”“知禮”“知言”是成君子,立身和知人的必要條件,對於今天的我們,成就君子的美好品格,依然有着重要的借鑑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