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要罵一本書

#Leo的日記# D222

我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會在得到上聽本書,今天聽到一本《永遠幸福的科學》,我震驚了!

居然2016年出版的書,還有這麼多落後的內容,這根本是讓人朝着幸福的反方向越走越遠啊……

01

一般我聽書的時候,如果書裏的觀點跟我不相同,那我會挺開心的,又發現一個不同的角度了。

如果是裏面引用的一些實驗,已經被一些後續的實驗顛覆,那我也挺開心的,會覺得自己比作者掌握的信息還更全面。

只要書裏的內容,可以帶着讀者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進的,我覺得都是好書。

哪怕提到的方法可能並沒有書裏說的那麼有效,也是值得一看的書。

但是今天這本書,用着科學實驗的結論,講着讓人很可能變得更加不幸福的理論和方法,這我就不能忍了。

02

書裏第一個核心觀點——找另一半,要看準了對方的特質,因爲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一上來就是一個固定型思維的結論,把人在不同場景下,不同關係中變化的可能性給直接否定了。

瞭解「關係自我」這個概念的人應該就知道,人並沒有一個絕對穩定的狀態,跟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景下,會呈現出不同的自己。

如果忽略了關係,直接把一個人的特質定性了,那隻要關係出現問題,就會直接歸因到對方身上,是對方的“特質”不好。

這種思維方式,本身就很容易讓人覺得不幸。

03

書裏第二個核心觀點——要找一個對你而言,有合適特質的人。

潛臺詞是說,要「找到對的人」,而不是跟一個人持續地經營關係。

可這恰恰就是讓人難以幸福的一個思維方式,就像前面說的,關係出現問題,就會覺得對方是“錯”的人。接下來順理成章的選擇就是——換人。

而且書裏還給了方法,說最好只列3個條件,拿着這些條件去找人。

同時還給了一個負面清單,說不要找神經敏感的人,不要找獵奇心重的人……

就像是拿着標籤往人身上貼。

04

書裏的第三個核心觀點——找另一半最好要找安全依戀型的。

這是一個非常經典(老舊)的理論,把人的依賴模式分爲三種: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型。

簡單來說,安全型的人比較容易和人親近,不會經常擔心自己被拋棄。

迴避型的人正好相反,不適應與他人過於親近,不大相信別人,如果有人太過親近,會感到緊張。

而焦慮型的人,覺得別人不願意親近自己,經常擔心伴侶不愛自己,但是又特別黏人。

其實我一直不太喜歡把人分類的時候,是用這種明顯有一個特別好,其他不好的方式。

這有一點把人分等級的感覺,好像只有安全型的人,才更值得被愛。

但我研究這個理論很多年了,發現大多數人,都不會是完全的某一種類型,每個人的迴避和焦慮,都像是光譜一樣,對於不同的情境,可能有不同的反應。

沒有好與壞,每一種情況,都是值得被愛的。

如果一味追求安全型的,又會陷入把問題都歸結到外界的悲哀。

05

好吧,突然就想起,之前有人說過,引來罵聲的內容,往往更容易傳播,因爲罵它的時候,人們總要引用裏面的內容。

其實解讀書的最後,也提到書裏的內容,只是提供了一個視角,僅供參考,可能就是在隱晦地提醒大家——“雖然我解讀了這本書,但不要把裏面的內容全部當回事哦”。

很想說,如果把“權威”的話全部不做分辨地接收,那可能會在頭腦裏留下很多,讓自己南轅北轍的信息,直到發現它們的時候,可能已經朝着反方向走很遠了。

但是要怎麼提升辨別能力,除了訓練自己的批判性思維之外,似乎最好的方法,也就是大量閱讀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