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入局者」到「造局者」,TME live打造“超現場”

以下文章來源於深響 ,作者劉語珊


清晨6:00,晨曦中的維多利亞港不只有匆匆的路人,也可以有盡情歌唱的天王巨星。在行人寥寥的維多利亞港,放聲歌唱的陳奕迅與粉絲共同等待朝陽驅散濃霧,“太陽照常升起”。

傍晚5:00,四座無人的紅磡,伴隨晚霞落下,聚光燈打亮,一曲《夕陽無限好》響起,給無數人以希望與憧憬。

這一早一晚兩場特殊的演唱會,來自於7月11日TME live舉辦的陳奕迅慈善音樂會。在線下演出無法按照常規舉辦的空白期,已經醞釀了近一年的TME live乘勢加速上線,受到了行業與用戶兩方的極大認可。


從3月啓動第一場演出到今天,每一場TME live都通過結合藝人個人風格,在主辦方的精心策劃設計下,呈現出獨樹一幟的風格。疫情加速了live演出的線上化進程,當演出從線下走到線上,在技術的加持下,TME live想要打造的“超現場”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新物種”?



01

超現場:不僅僅是直播一場演唱會


TME live誕生在一個特殊的時間窗口,這其中確實有疫情帶來的推動力:由於疫情,線下演出不得已進入真空期,藝人、觀衆和品牌都需要另一個形態的內容來填補線下演出的空白。

但TME live不是線下演出的替代品,也並非是因爲疫情的特殊市場環境才誕生的。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副總裁、內容合作部負責人潘才俊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道:“早在2018年,TME(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就已經開始嘗試大音樂+、樂人+等小型線下演出形式。直到2019年,在5G崛起的契機下,我們開始找尋更專業的線下演出公司,結合TME原本的線上優勢,共同佈局線上live。所以,TME live這種將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演出形式,是在我們計劃之內的。”

依照TME規劃,TME live的最終目標是給用戶兩種不同體驗,打造一種更符合年輕用戶移動端消費需求的新演出模式,也就是TME所提到的“超現場”。

可以說,TME live試圖做的,正是讓演唱會走出線下時空的限制,通過技術和產品手段,傳遞更高品質的內容,以此來滿足年輕用戶求新求變、碎片化生活的需求。


相較於過去的演唱會直播,這一新生物種對內容策劃以及製播層面的重視與投入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此也實現了內容質量的差異化和精品化。

首先在內容策劃上,TME live所秉承的原則是迴歸音樂內容本身,與藝人共建,與音樂共情。TME live在內容展現上的核心目標是要讓藝人“把自己的音樂經歷和風格說給所有網友聽”。只有當藝人充分地表達了自我,才能形成與用戶之間的共情與互動。

有了用戶共情投入的基礎之後,再進而滿足年輕用戶羣體“求變、求新、求社交”的需求,則是保證TME live搶佔消費心智的關隘。因此,在舞臺的主題策劃與呈現上,TME live打造的也是表達藝人內心的場景,抑或是藝人本身想要傳遞給粉絲的音樂場景。

譬如,張韶涵專場的主題是「未定義」,直接由張韶涵本人擔當線上音樂會總製作及創意總監,以“沉浸音樂劇式音樂會”的方式,將張韶涵近20年演藝生涯的感悟通過歌曲串聯在了一起。


這場線上演唱會還集結了華語演出和影像拍攝領域的兩大知名導演,由此打造出一場超高水準的音樂劇,將張韶涵無法被完整定義的音樂生涯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此透着滿滿“誠意”的製作方式也徹底震撼了多年以來長期關注張韶涵的粉絲,是一場圓滿的饋贈。

除了在主題策劃和設置上的匠心以外,想要在線上實現身臨其境般沉浸式音樂演出的效果,技術上的打磨和投入也必不可少。

爲了呈現出最強線上live,TME live的製作團隊在每一場演出中都投入了不少財力物力心力,以匠人精神打磨現場呈現。

一方面,TME live團隊引入先進技術與前沿設備,在視頻超高清傳輸的同時,還穿插了衆多互動類的技術,其中無論是XR的虛擬技術,還是音樂與動作捕捉技術,都是以往較少在線上演出直播中大規模應用的。


另一方面,在內容製作的規格上,TME live的投入也遠超尋常。

據瞭解,以往巡迴演出的畫面捕捉,只會用到五臺機器,而在劉若英專場,TME live使用了七臺電影畫質的機器,連拍攝製作方都直言“很花錢”。同時,戲院內的設備應有盡有,幾乎跟臺北小巨蛋裏無差別。這樣的投入最終也贏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劉若英演唱會太好哭了#等熱門話題總計20次登上微博熱搜榜,掀起了一波熱議。

再者,在技術實現上,TME在自研同時也積極尋找了不少外部合作伙伴來共同解決問題。潘才俊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透露,劉憲華的虛擬超現場演唱會就是與一家韓國技術公司OCTIV合作實現的。在疫情期間,合作方還專門選擇了兩個美國韓裔的老師專程從美國飛到了韓國,隔離了兩週,就是爲了完成這場演出最高品質的呈現。


另外,在產品技術上,TME live也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差異化優勢,打造出互動性超強的線上玩法,譬如隔空點歌、全民K歌大合唱等,在徐佳瑩「放聲去熱愛」的Live演出中,通過全民K歌呈現出一場跨越空間的“全場大合唱”,全直播平臺觀看量突破1000萬人次。



02

以音樂共情的方式傳遞商業價值


產品價值證明源於對用戶痛點的解決,商業產品也同樣如此。在定位與解決商業價值痛點的過程中,TME live實際上採取的是一個自上而下的問題解決過程:找到廣告主痛點,倒推解決問題所需要觸達的目標人羣,再依據這類人羣的喜好設計相應的內容及互動方式,實現精準觸達。

那麼TME live這樣的一款產品可以解決品牌的哪些核心痛點?

TME live目前主要面向三類人羣:一類是藝人的忠粉人羣,其次是熱愛特定類型音樂的人羣,再者是在破圈的過程中會觸達到的一二線城市泛人羣。而這些用戶正是當下的主流消費人羣,亦是品牌廣告主進行品牌提升調整的核心目標對象。通過低門檻甚至是零門檻的音樂內容,TME live得以將這些用戶聚集在“超現場”的演出中。

此外,在向目標人羣傳達品牌信息的同時,TME live也在內容融合上做了精心的設計。

以張韶涵的「未定義」線上演唱會爲例,「未定義」本身就代表着年輕人“沒有設限、不斷突破”的精神。TME live的商業化團隊提取出這一關鍵要素後,再結合廣告主想要表達的品牌語言,在舞臺及歌單設計上尋找契合品牌信息的要素並做內容上的融合,以此體現出雪碧想要傳達的“渴”,以實現藝人價值與品牌價值之間的共鳴。

TME商業廣告部營銷中心副總監劉鄭與「深響」分享道:“對一個品牌而言,曝光的方式有很多,大綜藝、大劇都能有高流量的曝光。品牌之所以選擇TME live,就是希望通過音樂共情的方式去做營銷的結合點。對於雪碧來說,他們需要的並不是讓藝人口播廣告語,而是在這場音樂會中,藝人可以表達出自己在這麼多年的音樂生涯心中的“渴”是什麼,用他們自身的體驗闡釋品牌理念。”


此外,從形式上看,TME live在助力品牌實現年輕化的商業嘗試上也有不少的模式創新,比如在傳達品牌理念的同時,直接連接電商平臺助力品牌帶貨。在徐佳瑩「放聲去熱愛」的演出中,TME live與Bose進行了專場合作,雙方共同打造了明星同款耳機,在Bose品牌時刻,通過主持人口播密令導流到電商,進行聯合售賣。


面向未來,TME live也正在三個方面進行着佈局。

其一是進行生態聯動,增加互動和社交屬性,比如與全民K歌打通,實現“邊看、邊唱、邊打賞”。

其二是開發內容衍生,與影視綜內容、音樂節等進行聯動,拓寬TME live的合作對象與合作形式。

其三則是場景擴容,豐富線下線上的聯動與融合方式。

如近期在雪碧 x TME live的合作中,TME live策劃了花式應援、合唱活動,增加線上的互動體驗;同時在線下也設置了酷玩空間,進一步將趣味體驗延續至線下,並通過聯動校園歌手大賽,直接觸達年輕用戶族羣,持續圈粉,從而擴大在目標客羣中的影響力。

在過去幾年中,TME已經通過不少數字化手段改造音樂行業:在商業模式上,通過數字唱片和會員分成重塑了曾經因爲免費MP3橫行而被嚴重破壞了的產業鏈;在分發上,利用日推、猜你喜歡等新的分發模式,讓長尾音樂人獲得了更多機會;在運營上,則通過平臺的選秀機制、推新機制、用戶互動運營方式,讓汪蘇瀧等新生代藝人憑藉作品脫穎而出。

而TME live則正在以數字化的手段,改造演出行業。作爲一個新內容產品形態,TME live是面向未來的線上線下演出模式融合——可以想象,在5G時代,當TME live與AR、VR等新技術融合,必將激發更大的想象力。在TME“在線音樂+社交娛樂”雙擎驅動下,更多類似於TME live的“新物種”也將會繼續拓寬音樂行業的數字化邊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