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刀鋒,熱騰的鮮血

小管營施恩央求武松施以援手,奪回快活林,武松出於仗義,醉打蔣門神。蔣門神懷恨在心,又央求張團練夥和張都監,設下連環計陷害武松,不甚懂套路的武松自然落入陷阱,虧得施恩等人散金救助,才得以刺配恩州。

爲了永絕後患,蔣門神是鐵了心要弄死武松,故而買通押送的兩個公人,並安排自己的徒弟,計劃在飛雲浦動手,而這些動作在路上已被武松察覺。

飛雲浦一戰,這四人反倒被武松所殺。結果了這幾個嘍囉後,武松挑選把朴刀,頓生一個念頭:復仇。

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生。

趁着月黑風高,武松後槽誅馬伕,廚房殺丫鬟,直上鴛鴦樓,戳死張都監、張團練和蔣門神,撤離時,連張都監的老婆、兒女、女使及養娘都一併戳死,整整十五口,並在牆上留下八個字:殺人者,打虎武松也。

冰冷的刀鋒,熱騰的鮮血。

有的時候,人,或許真的連牲口都不如。

水滸意在塑造一羣英雄,一批大俠,仗劍飲酒,快意恩仇,義字當先,水裏水裏來,火裏火裏去,這是一種境界,使無數男子嚮往,也是一種情懷,引不盡美女憧憬。

殺死張都監、張團練和蔣門神,應該額手稱快,但這和馬伕、婦孺何干?就因爲他們都是張都監府上的?江湖上不是有言“冤有頭債有主”嗎?這或許就是水滸世界的一個特點,殺戮和血腥。

重傷後的武松被菜園子張青救起,談起這段,張青和母夜叉孫二孃拍手叫好,怕是遺憾沒有參與,或是目睹,絲毫沒有對無辜慘死的馬伕、婦孺產生同情與憐憫。更有甚者,母夜叉孫二孃乾脆開起了人肉包子鋪,視人爲螻蟻,任意碾殺。想想就不寒而慄。

這,或許是出於故事的需要,因爲這樣的故事才足夠吸引人的眼球。

水滸的英雄好漢,是有義而無情。

義之所指,哪怕是陌生人,也願意上刀山,下火海;義之所背,不管是朋友兄弟,妻子親人,也是刀劍說話。就連水滸好漢之間所謂的兄弟情,也是基於義字,與其說是兄弟情,倒不如說是義氣相投。

這樣的英雄好漢,可以震懾姦淫惡霸,也會累計羸弱無辜。

這樣的英雄好漢,是可敬的,也是可怕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