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子的一畝向日葵社羣分享204

#D205 栗子晨間閱讀#

村民們早上好!七夕快樂!總是想起空氣小姐姐分享的:閒時與你立黃昏,竈前笑問粥可溫。這是我能想象最美好的伴侶狀態,願大家有錢人終成眷屬。

今早閱讀魏斯曼的《答的藝術》,關於傾聽。錯誤的傾聽、“你沒有在聽”會讓你大減分,沒有接到球,不管你跑多遠都是0。

我們大部分人心裏總是存有一套回答問題的算法,尤其是我們想聊的想說的話題總是提前設定好答案,當別人問了問題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搜索掛鉤,急於展示我們想展示的,卻忘了對方的“球”是什麼,“羅馬柱”是什麼。

有時候提問者也未必很清晰地表達他的意思,可能因爲右腦思維,可能因爲即興發言,可能因爲緊張。要抽出對方話題的核心,需要仔細傾聽。當我們當衆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面對的其實不只是提問者,還有現場所有人,尊重提問者是第一步態度。有時候我們會讓對方重複問題,或者最後問“不知道我是否回答了你的問題”,用作者的話來說,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這樣說話:

讓我看看這麼理解對不對…

能再重複一下問題嗎?

這樣回答解決了你的問題嗎?

你問的是……

在不清楚對方問題的時候儘量不要臆斷,試圖打斷別人的提問並不禮貌,讓別人意識道自己表達不清也並不禮貌,回答偏離問題的錯誤的答案也一樣。作者的建議是你可以說:

對不起,我沒弄明白,你能把問題再講講嗎?主動攬下“沒弄明白”的責任,而不是告訴他你的問題莫名其妙(我相信很多人可能是這樣想的)。

除此以外在傾聽別人提問的時候儘可能不做其他事,比如看手機看錶,儘可能保持穩定的身體姿態和不動手指。

聽,每個人每天都在做,但是傾聽並沒有。我常常在主持圓桌的時候發現嘉賓們答非所問,真正能把話聽清楚,並且恰當回答的人並不佔多數,其實觀衆也能感知到。願大家都能做個傾聽的人。

今天七夕節,我猜傾聽對方,找到對方的關心問題、內在情緒,應該也很重要吧。願大家一起來點儀式感,保持今天一天對情人/伴侶的用心傾聽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