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一部讲述落寞欧洲贵族与暴发户美国间爱恨纠葛的小说

亨利·詹姆斯1843年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上流社会家庭,兄长威廉·詹姆斯是心理学家和美国国家哲学“实用主义”的创始人(相当于儒学在封建时代中国的地位)。从小亨利·詹姆斯就跟家人往返美国和欧洲两地生活,熟悉多门欧洲语言和欧洲贵族礼仪,与福楼拜、左拉等法国文豪交往。

这段生活经历深刻地影响到他的小说创作,从哈佛大学法学院辍学后,亨利·詹姆斯长居英国四十余年(临终前一年加入英籍,并且曾经三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一直为大西洋两地的报刊供稿,探讨欧美两地上流社会的文化碰撞。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小说出版于1878年,当时的美国刚刚经历完南北战争,随后迎来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发展,工业总产值位居英法德之后,为世界第四位,在1890年前后,GDP更是超越英国本土,上升至世界第一。像洛克菲勒家族、钢铁大王卡耐基、金融巨头摩根以及范德比尔特家族都是在这一时期崛起的。但是经济上的繁荣昌盛远远不能给自己带来政治和文化上的自信,从宏观上讲,19世纪下半叶的欧洲如日中天,美国尚且不能撼动其霸权地位,另一方面,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欧洲贵族文明正在散发着辉煌的魅力,美国人钱袋子鼓了,但是在欧洲贵族面前总是一副乡巴佬的样子,擡不起头。

此时的欧洲虽然处于极盛时期,但是贵族制度正在走下坡路,很多贵族濒临破产,也有着打起新大陆的主意。那个时期经常出现美国暴发户与欧洲落魄贵族之间通婚的故事,美国人赢得了头衔,欧洲人赢得了财产,一举两得。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丘吉尔的母亲詹妮·杰罗姆,原先是《纽约时报》股东之一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嫁给了老丘吉尔后,为他带来了大把大把的钞票,让后者一跃成为英国政坛新星(也为儿子成为英国首相打下基础),而《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贵族单身汉案》也提到加州富豪女继承人与英国贵族联姻的故事。

如今的中国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腾飞,对外交往水平不断加深,在同欧美人交流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个多世纪以前美国人面临的政治自信和文化自信问题,相信这部小说能够给大家看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别样答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