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借酒訪君言”第二期:訪著名京味民俗畫家楊信

2021年2月1日,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借酒訪君言”主持人韋朋君邀請到了著名畫家、京城民俗專家楊信接受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借酒訪君言”欄目的訪談。

問:楊老師好,我是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借酒訪君言”主持人韋朋君,以酒會友,借酒傳情,很高興楊老師百忙之中能接受我的網絡訪談。

答:客氣了!以酒爲媒做訪談,這個創意不錯!

正月四合院裏的雪

問:首先請問什麼是民俗文化?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什麼樣的地位?

答:民俗文化屬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源。事實上,民俗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的智慧結晶,其內容包羅萬象,主要分民間風俗習慣、民間信仰和民間文藝三大類。這些內容一代代傳承下來,又不斷隨着生活的延續和社會的發展而變遷、豐富。

問:您是京味民俗畫家,畫家也有北京味道嗎?有哪些說法?

答:首先來說,藝術也是有味道的,我是畫北京民俗的畫家,我的創作題材很多取自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京味”是苦澀生活所釀出的佳釀,不是王公貴族奢華享樂的貴氣,我畫王府、花園,畫這些所謂美的東西,可我沒在王府長大,這豈不是爲難自己。富貴公子和格格們一喫飯就八碟八碗的,我倒是想過,可我小時候沒有啊!我喫碗炸醬麪就行了!有錢人家的孩子過年時舉的是什麼燈籠,沒錢人家的孩子舉的是什麼燈籠,平民孩子在寒冬臘月買串糖葫蘆就甜蜜無比,買個泥塑兔兒爺頂在頭頂上就歡呼雀躍,這些場景你在我的作品裏都可以看見,你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我筆下的京華勝地不是故宮,不是十三陵,也不是頤和園,而是什剎海。北京民俗並不侷限於皇宮,也不侷限於衚衕,更不侷限於獅子文化,它涵蓋於方方面面。畫北京,我們要善於捕捉它的細節,細節會告訴我們,所有的文化都是有“根”的,這個根就是一種京味裏的“地道”。

問:您的藝術主要服務哪類羣體?能給我們舉例一個普遍被認可的作品嗎?

答:我學習繪畫,就是有個爲大衆服務的心願,我的創作選擇面對廣大羣衆的題材,因爲我熟悉的生活就是我自己作爲普通羣衆的生活。故鄉北京的什剎海以及附近的鐘鼓樓、衚衕、四合院、三輪車、遊人、花壇、綠柳、白雲、碧波……,一幕幕景色如在眼前,鐫刻在心底。不必渲染,都早已激情盪漾,墨色淋漓。我畫的四米長卷《京華勝地什剎海》被首都博物館收藏,也被選定爲文旅部、外交部、外國專家局、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對外宣傳的禮品,對此我是非常幸運的,我的作品只要能被中外廣大羣衆欣賞,就令我欣慰了。

問:這種赤誠情懷,在衚衕中長大的您可能體會和理解得更爲深刻。“衚衕文化”確實是北京特色,尤其是您作爲地道的老北京人,對衚衕中的生活會有很深的感情。您這些年都還有哪些繪畫創作呢?

答:這些年來,我一直以油畫、水彩、彩色鉛筆的形式繪製中國畫風的京味作品,並致力於國家級、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的整理傳承,編纂繪畫出“吳裕泰、張一元、內聯升、瑞蚨祥、同仁堂、老舍茶館、烤肉宛、稻香村、王致和、天府豆花莊、慈禧西行(陽坊)、故宮養心千叟宴……”等幾十家傳承譜系的繪畫。

問:我們瞭解到這近二十餘家的老字號傳承繪畫作品都陸續成爲“老字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些都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那麼您是從什麼時間開始專門研究北京胡同文化的?

答:大概在1996年吧,我開始關注北京胡同文化,從事京味藝術的創作的。

臘月二十九 蒸饅頭

問:您爲北京胡同文化的挖掘、整理、弘揚做了很大貢獻。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有像您這樣的專家來傳承和發揚。馬上就要過農曆新年了,可能與今年疫情也有一點關係,不過總的來說,我們年味是越來越淡了。那您是如何看待年味變淡的這個現象呢?

答: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許多舊有習俗已經越來越被淡忘,珍貴的老北京文化也在不斷消減,就連以往老北京人心中絲毫馬虎不得的“過大年”,也變得不再那麼火熱。中國人過年從進入農曆臘月到正月十五一系列的習俗,也是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的傳承,我希望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創作一幅幅作品,讓大家記住傳統春節的“年味兒”,記住我們文化的根。

三十晚上 拜大年

問:這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又是一件既有趣又有文化的事。這過大年的“年味兒”具體是哪些味道?

答:這“年味兒”,其實就是過年裏的文化味道。喝臘八粥、祭竈神、貼春聯、放鞭炮、給老人拜年等都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傳承,它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且這些具有同樣風俗的文化味道讓我們不知不覺中認可了我們同是炎黃子孫,心繫同一條根。

問:您在法國巴黎舉辦過個人畫展?

答:那是早在2004年春天的事情了。中法文化年期間,我受法國主辦方單獨出資邀請,在巴黎凡爾賽展覽中心舉辦了個人畫展“衚衕·記憶”。當時,法國總統希拉剋也出現在了我個人畫展大廳裏。二十幅老北京民俗風情的畫作一亮相,就引來如潮水般的觀衆,其中不乏當地記者、藝術家、畫商、出版商……一位名叫莫艾爾的議員仔細看過《結婚辦紅事》、《槓房吹鼓手》、《天橋把式》、《戲園子》等畫作後,當即邀請我到法國的學校去,給學生們講講老北京與新北京的故事。當時法國國家電視臺、德國國家電視臺、《歐洲時報》等媒體對來自中國北京的我還做了專題報道,稱“一位北京胡同里長大的民俗畫家,把東方文明古國的文化帶到了歐洲”。就這樣,我的京味畫在法國巴黎、里昂等五個城市進行了巡展,一不留神我成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這是我小時候沒想過的,我就是一門心思琢磨着怎麼把老北京的民俗文化通過繪畫創作服務給咱們的廣大羣衆。只有民族的,纔是世界的,這原來外國也有這麼多喜歡我們北京民俗文化的羣衆。

問:聆聽楊老師一席談,您潛心研究京味民俗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執着精神,着實令我們欽佩。今天的“借酒訪君言”訪談就到這裏,再一次感謝楊信老師對本欄目的支持!衷心地祝願楊老師藝術生命長青。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楊信老師以生動細膩的筆觸,記錄着北京胡同的春夏秋冬,成爲一名北京胡同文化的傳播者,被譽爲京城實力派的“京味畫家”。

一位著名畫家這樣評價楊信的作品:“他的畫風並沒有效仿哪一家之法,當屬‘無法之法’”。

另一位大師級人物感喟道:“他的作品,使我彷彿聽到京韻大鼓,藝術家邊唱邊撥動琴絃,像泉水似的流動,敘說着人生。”

老畫家劉迅曾說:“楊信是老舍式的畫家,他只畫貧寒的底層人物和市井生活,不畫王府與貴胄。”

楊信手記:嚴謹是我的基礎,較勁是我的本能,我堅信自己做事兒的原則。有人說我木訥,也有人說我名氣不夠,其實對於我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不管名氣夠與不夠,我用心去做一件事情,在一個個不眠之夜,我恍惚徜徉在什剎海,登上鐘鼓樓,穿越大柵欄,置身琉璃廠……目睹了“同仁堂”“內聯升”“瑞蚨祥””吳裕泰“的興衰起伏……聽到了天橋的評戲、相聲,也看到了雜耍藝人和販夫走卒……我在他們中間,感慨着,可是更多的是體味其困窘中的自得其樂、掙扎向上的那股勁頭兒。我被他們激動着、引導着手中的畫筆不由自主地傾訴 。

楊信,1962年出生,9歲習素描,少年時期師從我國著名畫家王式廓女兒王娣娣,畢業於河北師範學院美術系。青年時期專攻油畫,後師從國畫大師吳傳麟先生學習中國畫。現爲北京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宣傳部部長,北京市東城區書畫協會副主席,北京著名京味民俗畫家、專家。多年來對北京胡同人文歷史進行了長期深入的研究,潛心致力於舊京民俗文化藝術的挖掘和整理,創作了大量京味民俗題材的繪畫作品,先後出版數十部作品集。

2004年中法文化年期間,在巴黎凡爾賽展覽中心舉辦楊信京味畫系列之“衚衕·記憶”個人畫展。2007年13幅老北京作品入選北京奧運組委會官方用圖。

2010年5月,上海世博會上“流動的北京”再次榮得大型文化交流與展示活動嘉獎,引起海內外研究北京歷史的專家學者的關注。被業界譽爲京城實力派民俗畫家。

藝術履歷:

2000年出版《捧讀衚衕》

2001年出版《京城老行當》

2003年出版《大前門外》

2004年赴法國舉辦“衚衕·記憶”個人畫展。

2005年出版《懷舊圖景———什剎海》

同年赴臺灣環島舉辦“衚衕·記憶”個人畫展。

2006年出版《九門深處》手繪地圖。

同年赴新西蘭舉辦畫展。

2007年13幅作品入選奧組委官方指定用圖,外宣品發往29個國家及地區。

同年赴韓國首爾舉辦個人畫展。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作品《流動的北京》在北京館中展出。

2011年出版《北京流行風》

2014年出版《駱駝祥子》

2015年出版《什剎海傳說》。

2017年1月21日,老舍誕辰118週年紀念日暨“楊信老舍文學作品插圖展”在北京友誼賓館美術館舉辦。

2017年7月赴莫斯科參加“地壇廟會全球行”扇畫作品被俄羅斯列寧博物館收藏,當天莫斯科晚報在頭版頭條上大篇幅報道了收藏。

2019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年味兒》一書,得到王兆國等相關領導高度重視,以及原文化部部長王蒙、著名民俗專家趙書……等高度評價。

2019年,出版繪畫版《駱駝祥子》。

2019年,獲得北京傳統繪畫顏料配製記憶第五代傳承人稱號。同年,獲得市政府“北京榜樣”稱號。

除繪畫領域外,多年來一直在北京五中教育集團、府學小學、黑芝麻小學、培新小學、東城教師培訓中心、前門小學、崇文小學等十幾所學校,進行教師培訓與學生“畫說北京”的授課。

致力於國家級、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老字號”的整理傳承,編纂繪畫出“吳裕泰、張一元、內聯升、瑞蚨祥、同仁堂、老舍茶館、烤肉宛、稻香村、王致和、天府豆花莊、慈禧西行(陽坊)、故宮養心千叟宴……”等幾十家傳承譜系的繪畫。被譽爲實力派的“京味畫家”。

韋朋君,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畢業,具有十二年進口葡萄酒貿易與全渠道營銷管理經驗,北京優制諦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優制諦酒商行總經理,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創始人、執行會長,優制諦酒文化沙龍“借酒訪君言”欄目主持人,一個行走在酒文化世界的追求藝術與酒生活的雅集組織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