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曾国藩就能华丽逆袭?

                        


曾国藩,晚清重臣之一,历时清廷三帝(道光、咸丰、同治),在风雨飘摇的清朝里,他力图挽救王朝,可清朝式微,大厦将倾,封建社会的肤毛之改,也仅续命了几十年。此人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这几方面:  选材用人、精神修养、家庭教育、治军谋略、治学等。


曾国藩一时成为中国部分有识之士的崇拜对象,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陈独秀、陈寅恪等都深受其影响。他同时又完成了自己一生立功、立德、立言之志,堪称完人,证明了传统中国文化的生命张力,一时成为精神偶像。后来曾家人才辈出,打破“富不过三代”的认知,成为家风教育的典范,其影响延绵至今。



曾家读书往事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普通耕织之家,祖辈务农为主,他的爷爷曾玉屏年轻时放浪不羁,乐于歌舞酒肆之地,被人侮辱后幡然醒悟,于是记下决心要送子读书,但是儿子曾麟书愚笨,四十多岁才得秀才,长孙曾子城(曾国藩)成为了家庭希望,可他六次落榜,甚至被考官以“文义欠通”张榜告诫(文义欠通,为当时科举写作大忌),一顿挫败,次年却中秀才,后年中举人,再后来中进士和进翰林院却异常顺畅,从此这个被人讥笑为“愚笨之人”的他却迎来了高声赞扬。

初入仕途,少不更事多误事

一连几次顺利通过科考,心理自然是万分欣喜,再加之年少轻狂情绪浮躁。由于清朝制度下各地方存在问题,曾国藩自然是看到了。恰逢军机大臣穆柯阿极力推荐,道光皇帝也颇为欣赏。后来他能与咸丰谈聊一番,曾国藩上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惹得咸丰要治罪于他,后来他又陈数民间疾苦。惹得皇帝与大臣们异常尴尬。之后曾国藩遭到大臣们疏远奚落,尔后的种种际遇让他开始沉定下来,力图改变自己,这便是他的精进之路。

他的精进之路

正值30多岁,他开始放下执拗专研程朱理学,立定自己的目标——做圣人,与朋友老师们求助反省。他立定自己的学习(每天读史书典籍10页,练字,写日记、定下12条规定等)来抑制浮躁增益学士。长期的坚持使他做事沉稳,思维更缜密,更有远见,另外广交朋友,良师益友相互通信也为后来择良才埋下伏笔。  



由于曾国藩创湘军之初为人倨傲,常常与湘省官员不和,受尽排挤,况且大多官员不看好他的团练兵勇。遇到逃兵清德便参书一封,但遭到其背后长官鲍起豹(湘省高级军官)的教训,险些丧命,由于官官相护是参不尽还惹麻烦,况且军机大臣与自己有过节,于是他要用湘军在战争中的胜利来证明自己。

创立湘军

清朝晚期内忧外患,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势不可挡,国外英美俄等列强入侵,割地赔款。针对于太平天国的威胁,清朝正规军屡战屡败。曾国藩由文官走向毫无经验的武将之路,他常反思战事失败之因源于军中制度:

1.绿营军奢靡之风严重,毫无军人气势与责任。

2.军人低饷制,军人为了养家糊口还要设法兼营副业,无心战斗,军队战斗力弱。

3.军人出身混杂,素质普遍不高,政治教育缺乏

4.朝廷强干弱枝;兵将没有垂直稳定关系,战时各省抽调,军不识将,将不识军;各部上层纷争不断,胜则妒,败无援。

针对这些问题,曾国藩的措施便成为招揽贤才的关键。

1.拒绝退伍士兵,拒绝奢靡之风,注重从山民农人中选用人才。

2.士兵高薪诚聘,他们的薪水是正规军的3~4倍,应聘者络绎不绝。

3.自己亲自招聘可信赖的高级人才,再层层严格招募,并且注重政治教育,普及儒家忠义理学

4.以培养团勇为幌子暗里组建隶属于自己的湘军,层层隶属,加强领导关系。

但是,长远一点看,这样的军队组织直接成为军阀力量,酝酿军阀混战的格局。

咸丰皇帝急于求成,瞎指挥

咸丰皇帝急于求成,想要用曾国藩的湘军辅助南北大营直捣南京(太平天国)便多次降旨,曾国藩一再借口推脱。终于经过湘潭大捷,他和湘军盛名鹊起,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又陷入险境。

湘潭大捷震惊朝野,咸丰欣喜若狂。曾国藩计在夺武汉——攻九江、安庆——再捣金陵,起先有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等大将带领夺回武汉城,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现任军机处首揆祁寯藻对皇帝一句:汉满之分,汉臣大权,恐非之福。皇帝随即因宠臣之言而功高薄赏,渐离兵将。后来军机大臣彭蕴章又打压曾国藩,调兵湖北但又没有实权,军费筹措左右为难,几经周遭才得巡抚之职。

咸丰平庸,急于求成,想直捣金陵,深入根本。于是多次调南北大营的兵,但正好落入太平军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圈套里。另外他极力让曾国藩乘胜追击,终于在九江,湘军被太平军打败,曾国藩在部下的劝解下仓皇出逃,加之大风袭击,水军损失严重。不久,湖口战役失败,爱将齐塔布死亡,湘军水军元气大伤,此时曾国藩想死的心都有了。



曾国藩与胡林翼联手

胡林翼早年受曾国藩推荐为官,感受知遇之恩,又受曾国藩拨湘精兵六千,成为胡团勇的重要力量。曾胡联手多次建立战功。恰逢湖北被太平军攻破,湖北巡抚陶恩培自杀,胡林翼受命稳坐湖北巡抚之职,胡深知曾窘境,需要掌握实权(江西巡抚陈启迈、文俊实权打压)多次向皇帝说明。直到和春、何桂清之流覆灭后,朝廷实在缺人,曾国藩被委任巡抚之职。

曾胡又联手攻安庆。

以动制静,反客为主

曾国藩从先前的败仗中领悟到要“结硬寨,打呆仗”,先从敌方的动中,伺机找到缺点,再稳稳地打击。然而这个战法被人喷为“笨办法”,可是谁也没想到,正是这样的办法却成了拿掉金陵的制胜法宝。曾国荃设法挖地道扎扎实实地围困太平军攻下安庆,此法又被戏称为“铁桶战法”。

曾国藩的朋友们

曾国藩曾任主考官,学生颇多,他又招纳幕僚贤才,时时不忘提携他们。所以,后来曾国藩人脉关系极广,朝中心腹身居要职,其中极力推荐李鸿章、胡林翼、赵烈文、左宗棠、郭嵩焘、刘坤一、沈葆桢等贤才,但是其中左、沈与曾意见不和乃至断交。

遇到贵人

首先有穆柯阿的赏识,然后又得到道光皇帝的好感,深陷危难之时,弟弟曾国荃率兵解围。深陷湖南挫折,幕僚劝解,他改变自己积极反思,兵陷湖北江西,胡林翼解围,上面曾经又有慈禧、肃顺、奕䜣支持,因此自己官越做越大,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都是从一品官,汉臣在清朝统治下如此位高权重,这又令皇帝有所忌惮。

遇到小人

起初在中央,祁寯藻、彭蕴章两位军机首揆对曾国藩打压,引起咸丰对他嫌隙。在地方上何桂清、鲍起豹等祁、彭朋党阻碍、另有沈葆桢、左宗棠等人恩将仇报。以至于后来皇帝拿掉曾国藩军权,他撤湘留淮,为爱徒李鸿章留下把握军权的机会。

曾国藩的谋略

面对咸丰帝“剿捻”从速,他想尽办法拖时间,等待转机。当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咸丰让曾从速援救,曾看清英法联军目的,拖延数日,咸丰逃到承德,援救危机化解,但是还是清朝签了《北京条约》,割地赔款,通商驻军等,面对外国强敌,他主张在外交上要讲求诚信,把外国人当人看,这在当时反夷浪潮中显得格外异常。

军事上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购买并仿制西方枪炮,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与安庆军械所,注重西夷长技以制夷。客观上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步伐。

教育上采用容闳建议,先后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组织翻译外国书籍,了解外国人文地理,意图借西方之长振兴晚清。虽然没能拯救晚清,但是客观上促进了教育近代化。

识人用人上,他培养与推荐了大批晚清能臣,上至军机处,下至知县。任人需才识胆识,能果断执行任务,更重要的是能信任。曾国藩的识人选材之能被编进《冰鉴》。现在乱七八糟的成功学和胡编乱造的管理学把他的慧眼识才吹捧上了天,营销范围颇广。如果曾国藩有幸看到一定会被气炸。



曾国藩身陷逆境,却越挫越勇。

考取秀才7次,落榜6次,人多言其愚笨

朝廷重臣打压,军费自筹,煞费苦心,父母去世回家守孝,改掉陋习,反省自励。

咸丰猜忌,深陷湖北,江西之危,况且自己体弱多病,却毅然坚持“结硬寨,打呆仗”的办法,将太平军的枝干砍去,再打击根本。

兵败湖口,武汉得而复失,他险些自杀,还好将领及时阻拦。

两度回家修养,郁闷不得志,只好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皇帝追问天京财富,他深知皇帝意在削夺他大权。

皇帝削军权,他做到急流勇退,明哲保身,也让皇帝安心。

晚年,“天津教案”的处理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曾国藩身体本弱,疾病缠身,还能有忍受痛苦大有作为,实在让人震惊。

愚见: 曾文正公深受儒家文化薰陶,信仰儒家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他的一生都围绕在这一条线上,并且做出巨大成就。

他亲身经历,强烈主张经世致用之学,反对朝中腐败风气,以身作则治靡从俭,但实力弱小屡受排挤,后能启悟心智,改变自己,变得稳重成熟,说明他真有坚忍不拔之志和强大的执行力,在仕途精进上,靠山就是升贬通道之宝,他平时喜欢交结朋友,招贤纳士,推荐人才入仕,(光书信往来和日记就多达百万字),这是他在危难之中有贵人相助之因,而本身踏实稳健、诚心待人又树立了良好的外表形象,朝廷后来也曾放心。



想一想朝中自己亲信众多,担任要职,况且自身实力较强,内忧外患也并没有解决,曾文正公掌握大权既可制约内部起义,带头汉臣效忠朝廷,凸显象征性。另外洋务外交上曾国藩较为有远见卓识,遇上难题,正好替慈禧等当权者背上一锅,于是“天津教案”的锅让他晚节不保。

曾文正公在修养与学习的作为上值得借鉴,首先在写日记、读书上坚持尽量不断更,他的日记一直写到死的前一天。面对不足,他立志坚决,执行果断,革除陋习。另外人脉圈子里几乎都是有识之士,相当有了一个智囊团出谋划策,做起事来更顺畅了。凡是认准的事要坚持完成,他从侍读到从武,再建立自己武装打响自金田起义来的一场胜仗到端掉天京,长达13年多的战事都深受他起初坚持的理想推动。在学习上他善于反思,积极汲取教训,这点难能可贵。

在他的做官历程中,他看到了官场的坎坷,看到了朝廷制衡和党派斗争中晚清的末路,但到死也,正如赵烈文所言:  清朝难以支撑50年。

天道不可违,清朝危在旦夕,改良变法也救不了中国双半性质,救不了根本矛盾,清朝在风雨飘摇里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时至今日,曾文正公的宝贵财富依然在带给我们新思考新启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