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感悟三期周1、2/總14、15

諮詢感悟三期周1、2/總14、15

劉雙鶴,中原焦點團隊,心理諮詢師,成長分享第1319天,(2020.8.30週日)

周1,總14

整理逐字稿,就是自我督導的過程。

我們需要做的是——在和來訪者交談的過程中,搞得懂的就分享給ta確認,搞不懂的就問,問到雙方都明明白白的。

“症狀”是情緒過載後的溢出形式,是不同方向的內在動力相互糾纏,妥協形成的。

來訪者不管說什麼,其實都是在說他自己,我們要了解ta是在通過什麼方式說自己,在說自己的什麼?

觀察來訪者是用什麼式會用什麼方式來說自己的,嘗試瞭解ta事情背後的體驗和欲求。

如果真的暫時沒有辦法改變自己“好爲人師”的現狀,那就先學習着做一個“好老師”。

如果真的不能擺脫自身的角色,那就做好這個角色,發揮這個角色的積極部分。

脫離來訪者的內心世界,脫離來訪者的客觀現實,這樣情況下的任何建議都是毫無用處的。

中年危機之下,青黃不接的時候,各種周遭的要求達到頂峯,而支持變得最少,就像是鋼樑承重最強的時候,如果原來的結構裏有所損傷,重力之下會造成不可逆的形變或斷裂。

周2,總15

世界上好心人到處都是,建議滿天飛,如果建議有效的話,世界上所有的問題恐怕都可以不復存在了。

一定要提建議的話,要在來訪者的最近發展區,也就是既適合他,又是他能操作的出來的。

不切實際的作業和期待,會讓來訪者羞於前來,加速來訪者脫落的過程。

當來訪者的能力被症狀嚴重削弱時,首先是幫他是識別和調節情緒。

在情緒上也要貼着來訪者,要看到別人沒有看到過的ta的情緒和感受。

想要幫助別人的願望,不一定最後導向雙方有利的結果。

抗抑鬱的五朵金花,都是5—HT再攝取抑制劑分別是氟西丁(百憂解),帕羅西丁(塞爾特),舍曲林(左洛復),西酞普蘭(蘭釋),氟伏沙明(喜普妙)

諮詢師的反移情是否在合理區間是要時刻留意:自己的反應情還是自己的拯救心理?對對方有某種期待?還是自己的專業勝任力問題?

梳理症狀時出現前後的時間窗,要了解它們之間的聯繫,看看發生了什麼,重複了什麼?

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在有些情況下,攜帶症狀生存也是一種“正常”。

慎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原理”、“有一個理論”這類表述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一層補一層瀉,一層甜一層鹹。

“孩子用近乎絕望的無助,讓每一個人關注到他,而你也耗盡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卻始終無法讓孩子走上正軌,這讓你很無助,同時你也這樣體會到了孩子的無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