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模式的現代思維與創新路徑

導語

商業模式是企業實現盈利、價值成長與基業長青的基礎,構建商業模式是爲了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文章通過對商業模式本質的分析,提煉出商業模式的現代思維,以及商業模式的構建維度、創新條件及實現路徑。

唐德淼,陳勁 / 文

商業模式的本質

商業模式是以實現商業盈利爲目標的一系列價值活動系統,價值主張、價值創造、價值實現是商業模式的核心要素 ;核心能力和資源整合是商業模式價值實現的關鍵影響因素。商業模式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四個維度(見下表)。

商業模式是由多個相互依存、互爲補充的資源要素組成的整體結構,各要素之間有嚴謹的內在邏輯,它們互相支持、共同作用,形成了從商業戰略到執行的價值增值過程的運營循環。

商業模式的現代思維

基於互聯網的平臺模式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平臺商業模式具有普遍性,如淘寶網、京東商城、大衆點評、亞馬遜等。多邊平臺作爲中介,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卻又相互依賴的羣體集合在一起,通過客戶羣體的互動爲參與各方創造價值,參與的用戶越多,平臺價值越大。

平臺商業模式的邏輯模型如圖所示。

戰略定位是面對諸多機會時企業選擇爲哪些客戶服務,提供哪些產品;價值定位和需求創新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滿足客戶的需求 ;盈利模式是平臺自身增值、銷售收益、廣告商付費和平臺生態的收益。開放生態平臺是業務平臺運營系統的核心,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系統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 互聯網”和“互聯網 +”助推了這種商業模式的發展。

(1)“+ 互聯網”商業模式。“+ 互聯網”模式是針對傳統行業融合、產業變革所產生的,是傳統行業藉助互聯網手段把線下經營轉移到線上,並將互聯網技術融入產品的生產、管理、銷售、服務等環節。“+ 互聯網”是傳統行業觸網所產生的商業模式,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生產製造和實體經營企業藉助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以生產優質產品爲核心,實現生產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和基礎數據有效支撐智能化轉型。

(2)“互聯網 +”商業模式。“互聯網 +”模式是由互聯網演進發展催生的,主導者是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主導融合進程的“+ 互聯網”模式相反。“互聯網 +”商業模式的特徵是跨界融合、創新驅動、結構重塑、注重客戶體驗、開放生態、資源鏈接等。“互聯網 +”已全面應用到第三產業,形成了諸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交通、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教育等新興業態,而且已經向第一和第二產業滲透。

基於互聯網的平臺模式

隨着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物流和供應鏈水平大幅提升,可爲利基市場(長尾市場)提供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與服務,也能夠獲得與規模化銷售同樣甚至更高的盈利能力。長尾市場的出現代表着一個小衆、個性化的消費時代的來臨。長尾市場的個性化定製基於強大的平臺和低成本的物流與供應鏈,提供多品種、小批量的產品和服務。隨着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於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可以實現“精準定製”,甚至提供“私人化”的解決方案。“精”就是對客戶需求的精準把握和引領、資源的精準匹配、服務的精準駕馭並及時解決客戶的問題 ;“準”就是依靠數字化和網絡協同對準客戶、找準痛點、抓準需求。精準定製已在旅遊、服飾、醫療等領域成功應用。

商業模式構建

商業模式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方式。企業的價值創造是通過一系列活動形成價值鏈,價值鏈是企業創造價值的動態過程,對價值鏈的分析有助於管理者識別機會,進行商業模式的開發。構建富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價值定位

企業的價值定位要圍繞應該做什麼、如何做、提供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來實現客戶價值。定位要選擇最有潛力提供長期利潤增長的消費羣,且持續提供“獨特價值”;當消費羣體發生變化時,帶動價值定位向新的區域轉移,企業要同步跟進。

業務系統

高效的業務系統需要根據價值定位識別相關活動並將其整合爲一個生態系統,根據資源能力匹配利益相關者的功能及角色,確定與企業價值鏈的關係,從而形成相互合作的業務系統價值網絡,這是商業模式的核心。

資源整合能力

商業模式構建的重點是提升業務系統對關鍵資源的整合能力,要合理統籌、科學分配這些資源,使業務系統高效運轉。

盈利模式

盈利模式是企業從爲客戶提供的價值中分配成本、獲取利潤的方式,是在既定業務系統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鍵在於企業在分配中如何獲得獨特的價值增值。

現金流結構

現金流結構反映企業在價值定位、業務系統、資源整合能力及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差異,影響着企業的成長速度、投資價值、資本市場的關注度以及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

投資價值

投資價值即企業未來可以產生自由現金流的變現值。如果價值定位是商業模式的起點,那麼企業的投資價值就是商業模式的歸宿,是評判商業模式優劣的標準。投資價值由成長空間、成長能力、成長效率和成長速度決定。

商業模式創新

商業模式創新是指企業價值創造的基本邏輯的新變化,即企業以新的有效方式實現超值盈利。近年來,創新的商業模式以前所未有的角力、規模和速度改變着產業和行業格局。

1. 商業模式的創新條件

第一,開拓新的領域。企業提供新的產品或服務、開創新的產業領域。如共享理念提出後,產生了共享單車、共享員工等新的商業模式。

第二,核心要素稟賦不同。商業模式是綜合要素的協同生態,其創新是對多個核心要素進行重構與變革,賦予其新的價值內涵,提升整個體系的價值創造能力。

第三,核心業務優勢明顯。企業的核心業務應該具有獨特性,主要體現在成本優勢、贏利能力、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如大疆公司無人機的產品優勢國際領先,該企業在創新商業模式時可以圍繞強勢的核心業務進行。

2. 商業模式的創新特徵

企業開發新產品、升級新生產方式、開闢新市場、獲得新資源、採用新組織模式等都是傳統的要素創新。相較於傳統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具有以下特點 :

第一,注重客戶價值增值。商業模式創新的核心邏輯是如何爲客戶創造增加的價值。

第二,系統化協同變革。商業模式創新不是單一要素的變化,它涉及生產、產品、工藝和組織架構等多要素協同,需要企業重構戰略。

第三,競爭優勢聚合。企業如果通過提供全新的產品或服務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就可能開創一個全新的產業領域,也可能給企業帶來持久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商業模式創新難以被模仿,可以聚合戰略競爭優勢。

3. 商業模式的創新路徑

商業模式創新對企業的戰略構建非常重要,創新路徑主要有 :

第一,收入模式變革。收入方式是多維的,其模式創新要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產品或服務的獨特價值以及企業的價值定位進行綜合評估,確定收入的方式、類型、渠道等,從而構建新的收入模式(或某個發展階段特定的收入模式)。如互聯網平臺企業的收入模式就是不斷與市場匹配的過程,其推出新業務時往往經歷免費、部分付費、第三方付費等階段。

第二,運營模式變革。即改變企業在產業鏈中的位置來實現價值增值,通過垂直整合或水平重組實現運營模式變革。企業盈利是通過價值鏈創新實現的,圍繞價值鏈的創新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通過成本降低和價值增值來改進企業的價值創造,這是商業模式創新的重要路徑。

第三,技術模式變革。產品創新是商業模式創新最主要的驅動力,技術變革是核心推動力。企業可以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來主導自身的商業模式創新,當今衆多企業都是利用雲計算、大數據、3D 打印、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商業模式創新的,這些都是互聯網時代的“風口”。

第四,產業模式變革。這類變革需要企業進入或創造一個新的產業領域。如亞馬遜爲用戶提供物流和信息技術管理的商務運營支持服務,並向他們開放全球貨物配發中心,同時,進入雲計算產業領域,成爲提供相關平臺、軟件和服務的專業供應商。

來源:《企業管理》雜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