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有編制真的更幸福嗎?

【反思】有編制真的更幸福嗎?

編制,對於社會的穩定,有重要的意義。

人,生來應該具有不拼命努力但過得幸福的自由,但是這自由,很稀有。

殘酷的社會現實實例無情地告訴你,不拼命努力,就得忍受貧苦的生活,物質的匱乏,忍受他人的嘲諷,沒有地位。

編制是什麼呢?

是你可以不那麼拼命,只需要適當的,平均的努力,就可以過得有地位,有喫穿住用行,有單位或者聯誼單位幼兒園、小學、中學,有其他編制的“同志”,團結有愛,互助進步。

就算是退休了,也有三分之二的退休金,領到死爲止,有老幹局或者老幹科持續關注、關心你;死了,有工會,開追悼會。

另外,編制對生性淡薄、不喜爭的人,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是,對於特優人才,又是一種束縛。

畢業之後,我一直在體制裏工作,如同父母的期待那樣。

如果說有人爲了嫁入豪門而學禮儀交際,那麼我這些年的努力學習應該是爲了成爲一個合格體制人而戰。只是,我最近開始反思,有朝一日回望我的一生,我曾做過什麼,是不是一事無成?

我理解的編制,就是有編隊的人,受到制約。這羈絆來源於自己。長輩說大機關就是研究人的。所以即使工作全部完成,領導不下班,同事們就不走,所以要從領導改動的材料裏知道他喜歡的文風,所以話要聽一半。

我有個同學,他是體制的模板,待人接物極少出錯,他說除了這些,就什麼都不會做了,只能做這些事,有多少人這一生,寫過無數材料,卻依然無法署上姓名。誠然,無論什麼工作,有上司的地方就有示好,但其他的人有選項,我們沒有。

體制內既穩定又體面,打車到單位,司機的話都格外多。可環望一圈,清潔工讓城市整潔,一生救死扶傷,老師教書育人,我們做的,是研究領導偏愛藍底白字的PPT。

上班做最卑微的下屬,下班做最傲慢的大爺,最窮的人教育着社會名流企業家,兩極的人生。

也許有的人樂在其中,滿腔鬥志往上爬,爲人民也爲自己。只是走着走着,自我感覺良好至極,就會忘了來時的路,體制裏能做很多事,但能做到多完整、多美好,沒有精力亦不在個人把控。

體制裏發朋友圈要慎之又慎,是否點贊順序幾何,穿戴樸素之至,賺錢的動力幾乎爲零。

要考公務員嗎?如果你只當它是工作,就考。考上了,就努力做到謙遜但不卑微,服從但不迎合,做分內事但不諂媚,忙完下班,休假關機。別人看來不上進,但很稱職。沒有優越感、沒有抱怨,一份工作而已。

你問我快樂嗎?也許體制裏最大的成長,是教人要會察言觀色,揣摩人心,進步是爲了讓別人揣摩自己。但越透徹越孤獨,常來常往的沒有真心朋友,人走茶涼每天都在上演。

有編制會讓父母更幸福。

有編制會讓對象更幸福,因爲紀律嚴明,個人作風不必自己操心動手。

有編制讓樂在其中的人更幸福,厚黑學沒白讀,去鬥爭。

我們不會,因爲被束縛住了年輕的血液。

我一直覺得體制內是少部分人的舞臺,編制是平庸人的避風港,能讓包括我在內的平庸人簡簡單單地過好這一生。

平庸不是罪,平凡也未必不幸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