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把財富留給孩子,不如把孩子變成財富

​1

在財商教育方面,“身教”比“言傳”重要得多,因爲孩子會學習、會模仿。父母要起到榜樣作用,增強“身教”力度。

語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時,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會跟着行動起來;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麼,縱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是不會服從的。”這裏說的就是“言傳”和“身教”之間的關係,而且強調“身教”重於“言傳”。

《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妻要上街,小兒子哭鬧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兒子說:“你回去等着我回來,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喫。”曾妻說完就獨自走了。沒多久,她從街上回來,看到曾子真的把豬殺了。她說:“我只不過是騙孩子說着玩的。”曾子回答:“和小孩子是不能開這種玩笑的。我子年幼無知,處處都會模仿大人,聽從大人的教導。今天你欺騙,就是教他學你的樣子出去哄騙他人。做母親的欺騙自己的孩子,那孩子就不會相信自己的母親了。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

這個故事是否真實,我們無法考證,但這個故事卻告訴了我們“身教”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身教”重於“言傳”。

因此,父母在孩子面前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爲,不能一味地只講道理,還必須做出表率,起到榜樣作用。父母要通過自身良好的行爲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不講粗話、熱愛學習、知書懂禮的父母更能教出擁有正能量的孩子

2

在當代,就“身教”方面,“童話大王”鄭淵潔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他經過自身的實踐之後,總結出了自身對“身教”的獨特的看法。

他說:很多父母有了孩子後,總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而我有了孩子後,則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自己身上。1983年,當我的孩子出生時,我只是一個連小學都沒畢業的草根,既沒有名氣,又沒有任何的成就。但是,當我看到自己的孩子出生後,我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自己身上。

我認爲,合格的父母的標誌是:把爲家庭創造榮耀的重擔讓自己來挑,給孩子構建一個輕鬆、愜意的環境。不合格的父母的標誌是:把爲家庭創造榮耀的重擔讓孩子來挑,自己則不思進取。我當然想要做合格的父母,所以,從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我就開始玩命地寫作,希望通過自己的奮鬥來改變人生,影響孩子。

在孩子兩歲的時候,我創辦了第一本雜誌—《童話大王》,每一期月刊的內容全部都由我自己來寫,這是古今中外從來沒有過的。我當着孩子的面,把這個月刊寫了二三十年。而我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爲了給孩子做好榜樣,讓他看到父親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一個一貧如洗的家變得富有的。

所以,你有了孩子之後,一定要讓孩子目睹你白手起家,創造輝煌的全過程,這纔是真正的教育。到頭來,你會發現這是一箭雙鵰的事情——你成功了,孩子也成功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的一番話,道出了“身教”大於“言傳”的真諦。其實,父母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也是如此。但是,在實現生活中,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重“言傳”而輕“身教”。

3

當然,這些現象之所以屢見不鮮,也不難理解,畢竟“言傳”只是嘴上的功夫,只要動一動嘴皮子就可以,而“身教”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只好在“言傳”上下功夫了。這樣的教育方法,往往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父母想要讓自己的教育方法在孩子的身上產生良好的效果,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這可以說是一切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原則。

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更需要這樣。例如:父母想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自己首先要端正態度,要對金錢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父母要想讓孩子學會節儉,自己首先要杜絕奢修之風;父母要讓孩子把錢存起來,那麼自己每個月領薪水時,就要把應該存起來的那部分錢存到銀行裏。

孩子是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來學習的,如果父母只在嘴上告訴孩子“錢並不是一切”,卻在平常的生活中“用金錢去衡量一切”,那麼孩子肯定會大感不解;或者父母告訴孩子,人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自己面對一貧如洗的家時,卻整天不思進取,那麼孩子同樣不明白父母到底要他做些什麼。

所謂的“身教”,其實還包括很多。父母只要用心,就會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爲“身教”的例子。

比如,家裏的某個電器壞了,有心的父母不會把這個電器扔掉,然後買一個新的,而是嘗試着去維修。如果修好了,就繼續用;實在修不好,再考慮買新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如果父母讓孩子看在眼裏,那麼孩子心裏會想:“爸爸媽媽真會過日子!他們勤儉節約,從來不亂花錢,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纔行。”

又比如,看過的廢報紙或者舊雜誌,父母不要一看完就隨手扔掉,而要攢起來,等攢到一定的數量之後,再對孩子說:“給小區服務站的叔叔打個電話,把這些廢品賣了吧,還能換到一些錢呢!”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什麼叫“廢物利用”,甚至可以“變廢爲寶”。時間一長,孩子就會發現,生活中賺錢的機會其實還有很多。

4

以上事例無非是要告訴父母,自己要起到榜樣作用。那麼,在孩子財商教育方面,父母應該如何起到榜樣的作用呢?以下三點建議希望對廣大父母有所幫助。

首先,父母自己要養成有計劃、理性消費和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在家中營造良好的生活氛圍。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很多人做事講究排場,這在無形中會影響到孩子。

父母要知道,孩子很容易受到他人影響的。父母的消費習慣、理財方式和對金錢的態度,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要養成有計劃、理性消費等習慣。家中的一切物品,尤其是孩子的衣物、玩具和學習用品等,都要有計劃、按需要來添置,而不是一時衝動,根據自己或孩子的想法去購買。

在生活中,父母要愛護所購的物品,勤收拾,常整理,不輕易丟棄東西。父母這樣做,孩子也會有意識地模仿。父母如果長期堅持,就會在孩子的心裏種下勤儉節約的種子。

父母的行爲對孩子的影響是長期的、間接的,因此,父母還需要直接給孩子灌輸勤儉節約的理念。當孩子不理解時,父母不要着急告訴孩子,而要讓他自己慢慢去領悟。父母可以結合身邊一些真實的案例,讓孩子對節約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次,父母需要爲孩子提供一個“創造價值”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學習到金錢從何而來,明白想要更多的金錢需要爲他人提供更多的自我價值。

比如父母可以在家中根據孩子的年齡,設置好工作與家務的定義,把工作轉化成一個招聘廣告,當孩子賺到這筆錢的時候,父母鼓勵他並告訴他:感謝他,因爲他爲家庭創造了價值,所以他應該得到這筆錢。從生活實踐過程中,讓孩子明白,金錢代表感謝,也通過工作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會更加珍惜每一筆自己工作得來的金錢。

第三,父母要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理財技能。父母除了要培養孩子基本的理財觀念和正確的消費觀念,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一些基本的理財技能。比如,父母要教會孩子記賬、制訂合理的支出計劃、學會儲蓄等。

父母要教孩子把節省下來的錢積攢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儲蓄是教育孩子理財的一個好方法,把平時的硬幣投入到儲蓄罐裏,積少成多,孩子不但會有成就感,而且會養成儲蓄的好習慣。

父母還要教會孩子制定合理的支出預算與支出計劃。父母要給孩子有固定金錢收入,做到超支了不另外給予補貼;反之,如果孩子節約了,會有適當的慶祝環節。這樣,就容易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

一個人擁有再多的財富都可能失去,可是他所擁有的行爲習慣、知識經驗等,卻將伴隨他的終身。母留給孩子的財富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不好好把握,它將會給孩子帶來傷害。不要只給孩子留下財富,關鍵的是,要讓孩子成爲財富。

推 薦 閱 讀⬇⬇⬇
你是否選擇了富有?
未來比“文盲”更可怕的是“財商盲”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教育的目標是:自立
爲何要幫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孩子理解金錢的內在涵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