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故人之三——我的外公

庚子中元节,

二胡声声泣。

默然忆外公,

琴棋书画艺。

痛哉意外离,

此情可追忆。

但问伤心人,

何时归故里。

前天晚上路过定西路,忽闻一阵悠扬的二胡声,见一老一少在一栋楼前,相对而坐,拉着二胡,琴声婉转,如诉如泣。忽然想起我的外公,据说当年他的二胡拉得极好,远近闻名,晚上他经常在家门口拉二胡,大人孩子都喜欢围着他听,那时没有电视电脑,没有手机iPad,没有抖音头条,农闲时的娱乐可能就是拉拉琴,下下棋,聊聊天吧。

我的外公姓俞,名启翔。听舅舅说是俞伯牙的后人,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故事里的那个没了知音就摔琴的俞伯牙。外公家的族谱是如下的一首诗:

大德召先泽,崇文启善良。

诗书为国本,仁厚乃家昌。

宗法明承继,修身守义方。

怡谋传永远,万事礼平康。

那个年代,通常是拿族谱中的一个字作为辈分排行,家族里每个儿子名字里都带族谱中的一个字,比如外公是启字辈,所以名启翔。我的四个舅舅是善字辈,名字里都有一个善字,如大舅伯名善炎,二舅伯名善森,三舅伯名善元,幺舅名善立。

外公是当年村里的才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仅二胡拉得好,而且擅长书法绘画。过年时周围邻居都请他写春联,都说俞老师字写得好,他总是来者不拒,尽量满足。外公还会画画,那时都是画国画,我曾看到幺舅珍藏的外公的画作,一幅泼墨山水图,笔法遒劲,浓淡相宜,意境深远,和博物馆里的古画差不多。

外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生性幽默,爱讲笑话。听母亲说外公曾给她讲过一个笑话:有年夏天,天气特别热,晚上在外乘凉,一个瞎子炒了一盘螺蛳下酒,筷子一个没夹住,突然掉落了一个螺蛳,瞎子看不见,赶紧在地上摸,想把螺蛳捡起来,摸来摸去,摸到一个东西以为是螺蛳,就放在嘴里吃,一吃连忙吐出来,一边说:“好热的天啊,螺蛳掉到地上就臭了!”周围人都笑了,你猜怎么着,他捡起来吃的不是螺蛳,是鸡屎!哈哈,外公还真幽默呢。

外公虽然只上过私塾,在村里却算是个文化人,因为他不仅会读书写字,画画拉琴,据说还懂周易占卜,会算命看风水,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了,放到现在可算是斜杠青年了,名副其实的才子啊。解放后外公成了一名乡村教师,那时农村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还有许多不识字的文盲。全国掀起一股扫盲热潮。村民们白天劳作,晚上到夜校扫盲班学习识字。外公那时被安排教夜校,他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也很辛苦。不幸的是,在1966年2月28日那个寒冷的夜晚,他在家访学生回家途中不慎失足跌落水塘,以身殉职,享年58岁。那时我的幺舅才十五岁,我的母亲十八岁,就痛失亲人,我难以想象当年,那个清晨,当噩耗传来,我的外婆和子女们是怎样的悲痛欲绝……这是一个意外,谁也没有想到那个会拉二胡会写春联会画画会讲笑话的俞老师会那么突然地离开,所以不是有句名言说吗?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来。唯有珍惜,且行且珍惜,惜取眼前人!

虽然,我只见过外公的照片,在我出生前他就去世了,只能从泛黄的照片和幺舅及母亲只言片语的描述中,拼凑出一位慈祥智慧的长者形象。但是,无论如何,我和外公血脉相连,感谢外公遗传给我的艺术天赋。我从小也对绘画、书法、音乐等一切与艺术相关的东西颇有兴趣。连父亲都说“”“我们家族文章诗词好,你母亲家族有艺术天赋,你喜欢艺术可能来自你外公的遗传吧。”谁说不是呢,我的几个舅舅都会拉二胡,拉小提琴,画画,动手能力强……相信这也是深受外公的影响吧。幺舅说他小时候就站在桌子旁看外公画画写字,所以他珍藏了几幅外公的字画,现在看来显得弥足珍贵。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即中元节,也是祭祀祖先和去世亲人的日子。现在是深夜,皓月当空。想起李白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真是深有感触。月华如水,让我更加思念家乡和亲人。喜欢电影《寻梦环游记》关于死亡的诠释: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请记住你爱着和爱过的人。

谨以此文,纪念我亲爱的外公。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