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記(30年前VS如今)

三十年前,我上小學很容易,只需要家長提前幾天去學校報個名就可以了。

如今,孩子上個學太難了,家長需要提前兩個月申請,把家裏情況一一填寫清楚,會被劃分三六九等!一線城市,學位尤其緊張,有房子就會有優勢,成功入學的概率會大大增加。申請完學位,還要等,初審,終審,公佈錄取名單。

三十年前,我上小學就發兩本書,數學跟語文書,我記得我背的第一個書包是媽媽給我縫的布袋子,斜挎着背的那種。每天嘻嘻哈哈的,感覺上學很快樂!

如今,孩子上小學,需要提前一天去學校適應,提前把書領回來,我數了數,一共有十八本書。書包有半個孩子大,像一座小山壓在孩子身上。

三十年前,我第一天上小學時,媽媽把我送到班上就回家了,中午放學老師組織同學們排好隊,靠着路邊自己一路走回家。

如今,孩子上小學,家裏需要一個勞動力來接送孩子。低年級的孩子每天要有家長送到學校,中午也必須有家長接,沒人接的孩子老師會領到保安室,等家長。主要是擔心孩子被偷,還有交通安全等問題。

三十年前,我上小學時,中午回家喫完飯,就回到學校,學校統一組織午睡,趴桌子上午睡。記得那時我是班幹部,負責查看哪個班哪個學生沒午睡,要扣班分的,但總會有幾個調皮的學生會扣班分,免不了挨老師一頓罵。

如今,孩子上小學,家長接回來,好喫好喝,然後躺牀上舒舒服服午睡。相比三十年前,出現了新產業,叫午託班。家長上班中午沒時間接孩子的,就可以選擇把孩子放午託班,喫飯,睡覺。每個學校周邊都有大把午託班供家長選擇。

三十年前,我上小學時,不需要家長多操心,兩本書發回來,我們自己找掛曆紙把書包好。我從小比較愛惜書本,所以書本不會弄的皺巴巴,髒兮兮的。鉛筆有兩支就夠了,都很隨意的。

如今,孩子上小學,老師會提前開家長會,告訴家長要包什麼樣的書皮,準備多少鉛筆,什麼樣的筆袋,還要準備各個學科的文件袋……事無鉅細的,一樣一樣列出來,給家長一天時間準備。孩子上學累,家長也不輕鬆啊!

三十年前,我上小學時,每天的作業很少,放學回到家一會兒就能把作業寫完,寫完作業就出去找小夥伴玩耍,每天六點多還可以看動畫片。大風車,鞠萍姐姐,董浩叔叔都是我童年的回憶。

如今,孩子上小學,每天的作業老師會發家長羣,語數英三科每天都有,做完手寫的,還有線上的,讀啊,背啊,要在手機上完成。所有作業都完成,孩子也餓了,喫完飯洗個澡就睡覺了,第二天還要早起上學。有的孩子作業寫的慢的,寫到九、十點的都有。這樣的孩子確實累,慢慢就惡性循環了,更累的可能是家長,主要是心累啊!

今天是家裏小娃上小學第四天,我感覺自己快累倒了。每天要準備三餐,早中晚接送八趟,晚上還要輔導作業,作業寫不好她還發脾氣,我還要給她做心理建設。我沒有刻意減肥,體重卻輕了兩斤!

小娃的上學路纔剛開始,路漫漫,加油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