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A文友羣英會》芃芃其麥 縱橫四野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這兩句詩來自詩經,出自春秋衛國許穆夫人的《馳載》

女子善懷,亦各有行。
許人尤之,衆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控於大邦,誰因誰極?
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據《左傳·閔公二年(前660)》記載:“冬十二月,狄人戰於滎澤,衛師敗績。”當衛國被狄人佔領以後,許穆夫人心急如焚,星夜兼程趕到曹邑,弔唁祖國的危亡,寫下此詩。

許穆夫人(約公元前690年—前610年)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愛國女詩人,也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位女詩人。其詩作在世界文學史上都享有極高聲譽。

許穆夫人是衛國公族衛昭伯的女兒。長大後嫁給許國許穆公,故稱許穆夫人。她年方及笄,就以美貌多姿,擅長寫詩名聞於列國,齊國、許國皆來求娶,其父將其嫁之於許穆公。

許穆夫人嫁到許國十年左右,衛國被狄人所滅。當聽到衛國滅亡、衛侯逝世的凶訊後。許穆夫人立即快馬加鞭,奔赴漕邑,向兄長的家屬表示慰問。

可是目的地未到,她的丈夫許穆公便派遣大夫跋山涉水,兼程而至,勸她馬上停止前進。處此境地,她內心極爲憂傷。

許穆夫人返程路上一會兒登上高山以舒解愁悶,一會兒又採摘草藥貝母以治療抑鬱而成的心病。


她在詩中寫道:身爲女子,雖多愁善感,但亦有自己的做人準則——這準則就是對生她養她的故國的不離不棄,對故鄉的熱愛。

但是許國人對她毫不理解,特別是自己的夫君,不僅不幫助,還派人來阻撓和責怪,這隻能說明他們的愚昧、膽怯,但是不管遇到多少打擊她認定對故國的情感不可更改。

此時夫人騎馬緩步而行,一路上考慮如何拯救祖國。“我行其野,芃芃其麥”,時值夏未,詩人馳騁在田野間,只見麥苗青青,長勢正旺,沉甸甸的麥穗正在成熟,那是勝利的果實。

連天遍野,麥浪沙沙,彷彿故國千里沃野在聲聲召喚;風吹過來,麥香陣陣,那是故鄉甜甜的氣息;麥穗沉沉,是不屈不撓不敗的信心和勝利的召喚。

此刻詩人的內心一定是從芃芃的麥苗中感覺到了百折不回,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遙想詩人在曠野上策馬奔馳、英姿颯爽的風姿,此時青草依依,滿目翠綠。麥田裏風吹過來,麥穗沉沉低伏細語;風吹而過,麥苗柔柔波濤洶湧。

此時的許穆夫人生爲女兒身,心懷家國天下,在故國危難之際,不顧個人安危,以她的愛國情感和愛國行爲要去救衛國於水火之中。

在懦弱的夫君不僅不予幫助而且百般阻撓時,許穆夫人沒有退卻,她組織起母國姐妹,帶上個人資產,奔赴衛國與衛戴公一起救國家、民衆與傾懸。

衛戴公去世後,她的三哥衛文公即位,許穆夫人繼續協助衛文公重建家園。齊國齊桓公爲其精神感動,派出公子無虧率兵救援衛國,幫助衛國打退了狄兵,收復了失地。

之後衛國在楚丘重建都城,又延續了四百多年之久,衛國從破碎的邊延拉了回來免於滅亡。

歷史的塵煙中,我彷彿看到那個才情直逼寰宇的佳人,從芃芃麥田之中縱馬而來,又轉身策馬帶着滾滾塵煙縱橫而去……


參考資料:
[1] 《列女傳·仁智傳》:“許穆夫人者,衛懿公之女,許穆公之夫人也。”
[2] 世界最早的愛國女詩人——許穆夫人.歷史上的今天資源網.2016-05-05 [引用日期2020-09-02]
[3] “淇河故事”系列之六 許穆夫人:中國最早的女詩人. 鶴壁市《淇河文化研究》網 .2009-03-16 [引用日期2020-09-02]

AAAAA文友羣英會英雄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