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生命狀態叫向陽而生

2010年我第一次加入創業團隊之後就愛上了這種感覺,我覺得創業者和很多人其實挺不一樣的,他們身上有一種與衆不同的氣息。如果拿音樂來舉例,他們非常像搖滾樂,躁動、真實、追求自由、追求活着的意義,質疑很多人習以爲常的東西。但創業者並不是由職業決定的,我一直覺得它更多是一種工作的方式甚至是生活的方式是由思維方式決定的,如果說這種思維都包含了什麼,看今天嘉賓的分享,她的分享內容就非常具有創業精神在:

以下是今天分享的原文:

不喜歡看文字的可以聽音頻,音頻地址(有一種生命狀態叫向陽而生)

主持人老說我謙虛,我說真我不是謙虛,楊豔姐上週找我的時候說讓我分享,我當時的就想:

我業績業績不咋滴,增員增員也一般,我分享什麼呢,技巧層面嘛我覺得我也真的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優勢,後來想了想可能我的心態還算好一點吧!

因爲是第一次講晨會,很多人可能對我的過往不是特別瞭解,我過往是在培訓諮詢行業一干就是八年。

我這個人就是當我選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般一紮進去就是很長時間,我不允許自己在選擇的時候稀裏糊塗,然後幹着幹着覺得不是自己想要再走,所以我一般在選擇之前都會有很多的思考,包括來友邦也是一樣的。

我去上一家的時候剛20多歲,沒有結婚沒有生孩子,在這個階段能學習商業這方面的知識對我來講是重要,當時公司的客戶羣體是企業家,做的事情是幫助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融資上市、股權的激勵、包括產品的研發,客戶需求洞察等等。

第二點就是眼界的打開,因爲我們接觸的是各行各業的企業家,我覺得如果未來我想成功或者更優秀,一定要離成功或優秀人更近的,這樣可能我會走得快一點,他們可以幫助我打開視野。

第三點就是能力的提升,我是從一線的銷售一直做到帶團隊,公司很多新業務在探索的時候我都是舉着雙手衝上前的,一干就是八年在那個過程中有很多不同角色的嘗試。

還有我看中的一點就是企業家的資源,當時我們去的時候說的是,客戶是要我們終身維護的,我們開發一個客戶如果我不走堅持在這個行業這個客戶就是一直是我維護。終身服務給我帶來的我覺得更多的轉介紹,讓我後面再做的時候越來越省勁兒,至今我在上一家公司的轉介紹的業績沒有人能比。

還有一點就是,股權激勵,我去的時候公司是有上市的計劃,我覺得如果單純只是一份有穩定收入的工作當下可能還可以,但是未來的話能得到什麼?當時公司準備上市,這個是我看中的。當然股權並不是進去新員工就能拿到,一定是要到經理級別以上,並且業績要排到公司的前三名纔可以,在那個時候我覺得這至少是有一個可期的未來,平臺是一樣的,能不能拿到全靠能力喫飯,當然這個後期我也實現了。

再有一點就是工作的價值,當時我們是幫助企業去成長的,如果一個企業成長了每一個企業背後可能有500個員工,那這500個員工會不會因爲這個公司的業績增長或上市帶來資本市場的收益或者說收入的提升,這是當時我很認可並鼓勵我的精神所在,或者說是我幹了八年的原因。

那個時候我們現實的工作是什麼樣子的呢?

之前李總也講過,她曾經大概半年時間整個半年的時間沒有一天的休息,沒有一天的休息。那個時候我的狀態是什麼,早晨你起牀的時候孩子還沒醒,等你晚上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睡了,週六週日可能還在各種課上或諮詢項目上,你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陪孩子;給我很深的感觸是有一次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帶她下樓,發現她在人羣中她不敢說話,她站在你的身後。

當時我就在想,你工作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後來我們客戶開發與服務也分離,你的開發成交跟客戶持續的服務分離的時候其實你跟客戶的黏性變得越來越弱,你的轉介紹能力就會越來越弱,還有一點我之前看中的股權,我在13年就獲得了公司的股權,有收益嘛?有,但是很少,15年公司掛牌新三板的確也融了一輪,但是很少,大部分的可能還沒有。公司遲遲上不了市,當然上市其實並不是老闆主觀意願上能決定的,是有很多層面上的問題。

而對於我來講這個階段,我已經不是一個單身的小姑娘,這個時候已經有家庭有孩子了,對於我經濟的收入要求會越來越高,未來也會越來越高,所以這也是我當時的一個痛點。

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經濟趨勢不在了,我們早在13年的時候就提前開始儲備做整個新三板的資本市場的運作和這個服務,14年開始擴容然後15、16年迎來大的發展機會的時候,我們15年的時候,這家公司全年的稅後的淨利潤已經達到了1.3個億,還是非常非常不錯的。但是到了17年的時候就發現這個事情幹得非常非常喫力,這種喫力並不是說我作爲一個團隊的leader,我多努力,我的員工多努力,多打幾個電話,多拜訪幾個客戶就能改變的。

在17年底18年的時候,我就覺得再怎麼用力,其實趨勢不在了,就很難有特別好的收穫。所以這個時候在18年春節的時候回老家,我就跟我婆婆開玩笑說18年我要生孩子生二胎,因爲我不允許這一年我是一點收穫都沒有的,我是這樣一個人。

當時我就在想如果18年我再怎麼努力還達不到我想要的結果,這個時候我覺得我應該有兩條出路,第一條出路就是我重新再找一份工作,但是這個時候很多公司會考慮你要生二胎的事。

因爲我不是獨生子女,享受過有親兄弟姐妹的快樂,我就決定以後生孩子我也不會只生一個,所以那個時候就在想與其如此不如把孩子給生了,這個就是我大概的整個過程。

到2018年時候,如約而至我的兒子來了,其實二胎的到來讓我有很多的思考,這張圖片是我兒子在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當時在監護他的心臟。

當時孩子來了以後月子裏我大閨女感冒發燒把老二給傳染,一開始確認說是肺炎也沒有什麼要緊的,當時去了好幾個醫院人都不收,讓你去兒童醫院。

在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其實給了我很大的觸動,一開始去的時候就肺炎嘛,我也沒覺得怎麼樣,因爲在別的醫院已經確診過了,無非去了就在那兒住院嘛,當醫生把他放到那個診室的那個臺上,孩子的呼吸其實就不是特別的平穩。當時大夫說你趕緊監護上,我們就監護上了。

記得特別清楚當時在我們左邊是一個大概10歲左右的姑娘,因爲抽搐驚厥沒有知覺在那躺着,這邊是個4歲的小姑娘也是這種狀態,一開始我還好但是過了大概有5分鐘,來了一個小孩跟我孩子差不多,我兒子當時是短暫的呼吸暫停,這個時候來了一個呼吸暫停的小孩,當時所有重症監護室裏的護士大夫全部都停下來搶救這一個孩子,那孩子面色蒼白,身上都是白的,沒有血色,大概搶救了那麼幾分鐘的時間。

當時你看的那個狀態,我就一直在哭一直在哭特別害怕,當時那小孩的父母都沒在現場,我覺得作爲父母都看不下去後來大概搶救了幾分鐘,孩子搶救過來了然後護士把孩子爸爸叫進來,因爲他媽媽一直遲遲不敢進來。

這個時候醫生跟爸爸說現在搶救過來,但是你得做好心理準備,因爲孩子呼吸暫停的時間有點過長,他的大腦可能會缺氧,這孩子可能會是植物人,要麼未來可能是一個腦癱。

你們能瞭解嗎?我的孩子是短暫呼吸暫停它是呼吸暫停差了兩個字,所以我當時特別害怕,那個時候我就在想,孩子千萬不要有什麼事。過了一會兒大夫過來巡視,說孩子不行要進重症監護室,我那個心情就更別提了。

當時在重症監護室門口大夫說要做腰穿,我說好,簽字,當時我兒子在裏面玩命的哭,他在裏邊哭我就在外邊哭。

我當時第一感受就是:千萬不要有什麼大病,第二,萬一真的有什麼病的時候,我應該怎麼辦?我有多少錢救他,能不能救的好。

那個時候我特別能理解很多人在家庭出現這種風險的時候,選擇救與不救的無奈,就是這個時候如果你選擇治爲了是裏面的人但是你犧牲了外面的人,因爲外面還有老大我還有父母,對吧?但是如果你不治其實又犧牲了裏面的人,自己內心本身很自責,而且很多人覺得你是不是沒有人性。

所以那個時候我其實特別能理解,在這個階段的無奈,其實任何的選擇都沒有對與錯他都很難。

這個是在我當時在重症監護室裏邊最深的思考,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深刻認識了保險的價值,在那之前老大有保險我和我老公買了重疾因爲當時我懷孕買不醫療,但是那個時候孩子什麼都沒有好在孩子也挺爭氣的也沒什麼大事,住了十幾天的院花了個五六萬塊錢然後出院。

剛纔跟大家講了我選上一個公司的原因,選擇友邦當然依然是有原因的。

我剛纔跟大家講,我們上一家公司15年的利潤在能達到1.3個億其實你說是我們多努力嗎?我覺得努力是有的但一定程度上是趨勢,或者可以說大概率上是趨勢,你在那條路上你不走趨勢都會推着你往前走。

所以我來保險行業時第一點看的就是趨勢。

我跟我的引薦人是好多年的同事,她大概是8、9月份離職來了友邦,那個時候她跟我說我要離職,我心裏其實是有預期因爲公司到了這個階段我覺得再下去也沒有什麼太多的結果,我說我好,沒有任何一點驚訝。可能在別人會覺得,你們一個總監都要離職應該很驚訝吧,但是其實那時候我非常理解,我跟她說的第二句話就是,等我生完孩子跟你一起去。

這個東西是基於信任的,我覺得她看的也是趨勢,所以我們團隊的名字叫順勢而爲,順爲團隊,我覺得你站在趨勢上你可能走得會更輕鬆,你收穫也會更多。

第二點我看重的是保險這個職業帶來的本身的價值:

我們原來的工作是給企業做諮詢培訓的,我認爲那些工作更多是錦上添花,並不是所有的客戶,我都能扶持他的對嗎?這個客戶這個企業一定要有一定的規模基礎,如果它的利潤就二三百萬怎麼上市呢,那不做夢嘛;如果三板至少五六百萬以上,如果IPO至少2000萬以上吧,團隊有一定的基礎。

但保險這個事其實不是,我覺得保險這個東西的價值在於雪中送炭,就是在人們最難的時候,在她的親戚朋友幫不上他,她的朋友都躲着她的時候我能給她送一筆錢。

還有一點,我看中的是友邦的百年老店的價值,在原來那個單位其實我們扶持企業上市也好或者做資本運作也好投資機構去選擇一家優秀公司,我們有一個這樣的金句叫:一米寬百米深,一米寬指的它細分市場足夠窄,足夠窄代表什麼就是他在這個行業足夠的專業,經營的時間足夠長就是那100米深。

當時我來友邦之後,第一感受就是友邦就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它有持續強勁的增長能力,因爲它專注在壽險行業,而且它已經經營了有100年的歷史,這100年代表的是什麼?你看中國的企業我覺得大部分的生命週期兩三年,有個4、5年7、8年甚至10年以上的企業都特別少,中國的百年老店特別少,而且百年老店以上持續盈利還非常好的就更少,所以這是我覺得友邦這家公司它強絕對不是一方面強而是系統性的強。

第三點,就是我非常認同它的價值觀:

我在接觸友邦以前其實接觸過其他保險公司的代理人,我原來在上一家公司帶的第一個員工他去了平安,後來我家閨女的保險就在他那買的。

那個時候因爲我自己有需求,我就是想給孩子買份保障,他來了其實講什麼都不重要,然後我就買了買完了以後呢,他就一直跟我說:姐,你看你們在這,天天苦哈哈,對吧?你來我這可以帶孩子上班,收入比你們那未來更高,天天跟我說一會請我喫個飯讓我給他輔導輔導怎麼帶團隊,就是各種理由和藉口約我見面,但是依然沒有打動我,不是因爲別的我就是覺得內資保險公司的代理人水平都很一般,就這樣的人不太讓我興奮,所以我就不想去,不管你賺多少錢。

我這個人就是這樣,其實我也不知道我是個什麼樣的人,但是我就是不想去,而且我老公也讓不要去因爲他受理過很多的高端客戶車險理賠的時候,他覺得內資保險公司的理賠特別不咋地,然後我就沒去我一定要找一些更牛的人,雖然我自己也沒咋滴,但是你還是想要更好。

再有就是友邦的長期主義,當然這百年也就驗證了,包括理賠的口碑雖然我也沒有什麼重大的理賠,但是我也聽了很多理賠的案例,包括客戶的分享。

還有一點就是人才的選用育留完善的培訓培養體系,這個也是我看中的,爲什麼?

我就覺得作爲一個新人來到這個行業,如果公司有健全的體系,會上手更快,要不然一切東西都需要摸索太慢了。

最後就是付出與收穫成正比的創業平臺,現在大家都在說低成本創業,如果說我去創業比如開個店,至少需要房租的成本裝修的成本產品銷售所有的東西包括人力等都需要我自己去支付,那在友邦我完全不用,公司有百年的品牌,有成熟的產品不用你去研發,公司有健全的培訓體系你只要學就行了需要你做什麼呢?對吧,我就覺得引進點人,引進點比我更優秀的人,讓他們推着我也往前走,當然對自己要求也會更高激勵自己,所以我就覺得這個也是我很看重,包括志同道合的夥伴,剛纔我跟大家講了我跟王妮的關係,我們認識十年了,我們不僅是工作上的partner還是特別好的閨蜜,所以她說她要去友邦,我第二句話就是去吧,等我生完孩子我也去。

我是生完我兒子百天以後就來友邦參加培訓,天天揹着背奶包,很多人都說:你好勵志啊,天天揹着背奶包去見客戶。但其實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相信很多人在職場應該見過另外一個帶着兩個孩子的,那是我的組員,一個人帶着兩個孩子老大現在才三歲沒上幼兒園,老二現在剛出生孩子現在才三個月,兩邊的母親都沒了她的父親有病還住養老院,她是孩子在滿月當天來友邦培訓的,很多人覺得她特別的勵志,但我跟她聊過這個話題她也很享受。

我認爲這就是生命的狀態包括家業的平衡,我之前跟大家講我很少陪伴孩子,其實準確說我在原單位就沒有陪過,我現在翻照片翻不出我閨女兩歲以前的照片因爲沒有全是工作,但是我來了友邦之後我收穫了很多。

去年我基本上帶着她見客戶見了一個月,一方面是夏天的時候好多人都休假了沒幾個孩子,另外一方面呢,我就覺得這孩子也需要鍛鍊我就帶他出去跑一跑你明顯能感受到孩子的變化,所以我就覺得哪家公司是允許你這樣好像都不能。

這是這兩年我陪着她的照片出去玩的照片,我陪她參加了什麼模特大賽其實她也並不是什麼專業選手但是我覺得可以去體驗,在我們小區給她開了一個大的生日party,戶外的,吸引了很多的小朋友,當然我也是爲了拓客然後陪着她草原去海邊等等,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就覺得這個孩子在這兩年的陪伴中他明顯變得自信了,她明顯敢跟別人說話了。

在友邦我現在是一年了我覺得我還是一個新兵,你說我業績做的也不咋滴增員呢也不咋地,當然再不咋地好像也進了5個人,有的時候要學會自我認同,一開始我覺得作爲新人剛來你內心是有恐懼的你害怕拒絕你害怕別人對你這個職業的看法影響你,你會割捨很多的東西客戶的不正確的觀念你也不敢掰它,這都是很正常的。

我覺得在這個階段我們要允許自己這樣,先接受吧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都是慢慢放開,而且我覺得壽險是個馬拉松,不同的階段都會有不同階段的問題,不同階段都有不同階段的困惑,在這個過程裏邊唯一能支持我們的就是內心的這種狀態,就是向陽而生的狀態,這就是我今天講的主題,你不用去懼怕什麼如果當它遇到困難學會接受它,允許自己短時間的狀態不好,但是這條路是不是你堅定的選擇?如果是,其他的問題也都不是問題永遠相信自己所謂的相信自己當然也要相信友邦,相信壽險這個本身的價值,這是我的想法,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內容:向陽而生,永不放棄,這是我們的狀態,讓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相關閱讀:

真誠是最好的策略

相信相信的力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