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是服务业的时代

#Leo的日记# D231

这两天看了罗胖的启发俱乐部,内容围绕着「服务」,看完感觉几周量的启发感都被喂饱了。

挑里面最有启发感的几个点来分享一下。

01

丽思卡尔顿酒店的员工,每个人每天有2000美元的额度可以自主支配,只要是为了提升顾客的体验,就可以用。

比如餐厅里有个孩子突然大哭大闹,打扰到周围的客人,如果你是餐厅服务员,就可以跑到二楼奢侈品店里买个玩具熊,送给这个孩子哄他不哭。只要再2000美元之内,酒店掏钱。

再比如顾客的行李落在酒店里了,服务员可以立刻买个机票,直接把行李送到顾客家里。

这,就是极致的「服务」。

开头的这个故事,就让我震惊了。

02

2019年,服务业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了53.9%。

当我还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已经被震撼到了。

仔细一琢磨,就会发现,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了。

过去那套大家都用得很熟的工业逻辑,到现在已经越来越不管用了。

特别是人和人的关系、企业和人的关系、价值创造的方式,都会有特别多新的变化。

03

具体有什么变化呢?

著名的“雕刻时光咖啡”创始人赵珂僮,有一本书叫《极致服务指导手册》,里面的一段话,把我的启发感推到了巅峰。

“工业的逻辑:价值产生于交换。企业生产产品(价值),然后将其成果传递给顾客。而服务的逻辑是将顾客纳入价值体系,价值并不是产品本身,而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与商家一起创造出来的。”

这个时代,价值不是「交换」出来的,而是「共创」出来的。

04

罗胖说了一个特别形象的类比:

传统的工业社会,做生意像个“套圈游戏”。商家手里拿着个圈,也就是自己的产品,顾客就站在那里,一扔,套上,买卖就做成了,套不上,营销就失败了。

而服务业呢?像是一汪湖水中的一个漩涡,刚开始不大,但是一圈圈地把周边的水裹挟进来,每前进一步,都把这个共同体扩大一点。

你会发现过去经常听到的就是「说服力」「影响力」,背后就是一种说服顾客购买的逻辑。

但是对于现在的服务业来说,顾客是宝贵的资源,是跟企业一起创造价值的资源,不需要去「说服」,而是要考虑怎么「合作」。

05

这让我想到,我前阵子做课的时候,是做产品的思维,想着把这个产品的价值传递给用户。

但是经过运营日更营之后,我发现如果想要提供更大的价值,应该是用共创的思维,让每一位用户,无论是挑战者还是反馈官,都作为创造价值的一份子,加入到整个产品的创作中来。

还想到,我8月份参加Kris的视频号孵化营也一样。在里面也是讲究共创,每个人贡献自己擅长的技能,共享彼此的资源。

比如做一场直播,集合4个人的力量,打造出一个更有价值更有卖点的产品。然后擅长做PPT的伙伴帮忙做海报,擅长策划活动的人协助主办方。

最终每个人都有极大的收获,而且大家都建立了很深的链接。

06

既然是要共创,不是像过去那样么得感情的等价交换,那最关键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

罗胖说,服务业为主导的社会,其实是一个结成关系、巩固关系、扩大关系的社会。

你会发现,好的餐馆开张的时候,不会到处吆喝,而是先静静地试营业。

因为刚开始,服务流程肯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如果一下子招来很多客人,服务不到位,那可能就永久地伤害跟他们的关系了。

所以,先试营业,先招待关系近的人,把服务跑顺了再正式开门营业。

07

听完整个分享,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又清晰了几分。

首先是目前日更营以及接下来课程设计营的设计,都让我觉得很有底气,因为它们都特别符合这个服务业主导的新时代。

我们就是从一个最小可用品,一点点地晕染开,一点点地让能量传递出去,一步步建立我们和参与者的关系。

其次是未来我们依然会用这种方式,继续深化我们与用户的链接,用极深的运营,打造一个有温度的社群。

最关键的是,不只是我们在提供价值,每一位参与者在社群里的各种行动,都会给这里创造价值,最终让更多的人,都能被这股能量感染到。

这,才是我一直想要做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