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微博终于凉凉,是什么造成了平台“一家独大”的魔咒

昨天,腾讯微博团队发布了一个官方的公告,明确了将于9月28日,停止腾讯微博的一切服务。

说到微博,其实我们最先想到的确实不会是腾讯微博,而是新浪微博,腾讯公司,素来有些不太好的“风评”,腾讯微博也不例外,总让人觉得喜欢跟风。

而腾讯微博今天的宣告终结,似乎也早有伏笔,我记得就在十年前,有朋友就在讨论,腾讯微博的未来肯定不会太好,这从它初始的产品架构就可以看到,不论是用户体验还是平台定位,离新浪微博还有很大的距离。

这种差距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很多我们国家的互联网平台,在某一个领域,最后常常以一家或者两三家独大的结局告终,而那些两三家平台独大的领域,也往往存在最后合并为或者活下来一家的可能性?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牵涉面很广的问题。

但是有几点共同点,是可以挖掘的。

第一,在该领域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这是最为直接的因素,新浪微博,可以说,就是新浪的核心,尤其是今天,而腾讯微博,本身这个项目组,并不是腾讯公司的核心部门,而就前期的试点和运营情况来看,也不足以推动腾讯花大力气在这个产品上。

第二,公司的基因。这可以说是背后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你觉得,一家大企业,大到没边的企业,类似美国的亚马逊,中国的BAT,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可以用钱堆出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在任何领域都实现包揽,这其实是天方夜谭。

基因很重要。它虽然听起来很虚,但是决定了一家企业的走向和各类产品的发展。比如阿里巴巴,所有的工作都围绕马云曾经说过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在进行,所以你真的让阿里巴巴去搞一款类似微信的产品,事实上他们确实尝试过,最终一定会失败告终,因为他们的基因里没有这样东西,不是说有了钱和人才,一切都可以搞定的,别小看每一个闭环上的节点,缺一不可。

第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当好几个企业,都在做同一款产品、涉足同一个领域,开头也许会展开“厮杀”,参考当年的“快的”和“滴滴”,但是最终,由于我们国家的某些互联网领域,存在一些非常“残暴”的逻辑,就是价格战,所以到最后,一定会出现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情况。

那么结果可想而知,要么握手言和,一起赚钱垄断,要么,就是谈不拢,最后剩下那家相对更有财力、更有魄力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