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僅僅是玩 |520親子成長跡157

哥哥9歲10月+,弟弟3歲11月+

昨日週六,我們一家約定好要去深圳找伊伊妹妹玩,很久沒一起聚了,值得記錄。

01,出發前的大戰

在去之間,因爲哥哥不願意寫作業,還有玩手機超時等一些問題,媽媽發火了,直接在家裏吼起來。

“你動不動就躺着,喫完早餐立馬來躺着,像什麼樣子?”

“不躺着的時候就是看電視,玩遊戲,你有一點小學生的樣子嗎?”

“給我起來,你的屁股就捱揍了!”

......

說的越多,我越意識到自己只是在發泄情緒,對於我們的溝通毫無意義。其實我在發火之前已經預料到了這個結果,孩子可能並不會聽。但我還是選擇了發火,因爲最近孩子繼續延續暑假在老家的各種懶散的習慣,看動畫片一集接一集,躲在房間以聽故事爲由,偷偷玩遊戲。

我感覺到孩子在不斷的挑戰我的底線,一直嘗試着平和的溝通,已然起不到什麼效果,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所以我必須要讓他知道,他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發完火,哥哥乖乖的收拾了房間,清洗了自己的紅領巾,我們也準備要出門了。

在路上的時候,哥哥坐在車上一言不發,滿臉的不高興,因爲我們沒有滿足他帶手機的願望。對於玩手機遊戲這個事情,我沒有辦法讓孩子去試錯,手機只是一個工具,怎麼用好,是我們要去引導的事情。遊戲也可以玩,但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這是準則問題。觸碰到了底線,爸爸媽媽是必須要限制的。

怎麼把孩子的注意力從電子產品吸引到其他的事情上來,這也是爸爸媽媽必須要思考和不斷踐行的事情。我們也在努力。

02,好好玩耍

到了妹妹家,哥哥和喜歡的三姨一起玩,弟弟拿起妹妹的話筒玩具,大聲說話,妹妹也很開心,三個孩子在一起,家裏像炸開了鍋,好不熱鬧。到中午飯的時間,我們一起去湘菜館喫飯,今天有一道龍骨燉土豆,孩子們喫的很歡。喫完飯,我們去萬科裏迪卡龍給哥哥買運動鞋,不知不覺就到下午2點。本來打算早點回去,後來聽說三樓很好玩,孩子們一下子來了興趣,一定要去玩一玩。

到了之後才知道,三樓的開放區簡直就是孩子樂園,各種攀爬設施,滑梯,再合適不過。哥哥一下子就玩嗨了。他不斷的從攀巖架上去,從滑竿上下來,也很快交到了新朋友,一起玩,完全把手機,遊戲,拋擲腦後了。

弟弟也有很多好玩的,爸爸陪着他,也玩的不亦樂乎。伊伊妹妹則在嬰兒車裏安安靜靜的睡覺。

到了計劃回家的時間,孩子們都不願意走,拖着拖着,就到了5點多,爸爸就說不如讓他們玩吧,剛好再一起喫個晚飯再回去了。就這樣,孩子們痛痛快快的玩了一下午,喫完了晚飯,我們才敗興而歸。

03,玩,不僅僅是玩

晚上的時候,哥哥跟我說,“媽媽,你知道嗎?那個攀巖架真的很危險,只要一不小心,就直接摔下去,肯定摔個屁股蹲。還有像萊德(汪汪隊動畫片人物)那個滑竿,我剛開始很害怕,不敢往下滑。”

“那你試過之後還怕嗎?今天有摔過嗎?”

“沒有,不過真的很好玩。”

......

哥哥噼裏啪啦跟我分享了很多,我專注的聽着。我在想,今天在玩的過程中,他其實很好的體驗了從“害怕”到“勇敢嘗試”,再從“不怕困難”到“享受玩”的心路歷程。這個過程不正是我們面對學習最好的態度嗎?也是一個成長的閉環。

我們經常講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那孩子的自信到底從哪裏來?自信不是父母給的,老師給的,而是要孩子不斷的去體驗成功的過程中學到的。他嘗試過從不會到會,這種成功的體驗帶給他成就感和樂趣,他纔會願意不斷的去嘗試,最後對這件事越來越有把握,即使偶爾做錯,他也知道怎麼調整自己。

臨睡前,我給哥哥覆盤了今天玩的過程,我說玩也是學習,如果我們能夠把這種感覺帶到學習知識,那我們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優秀。

原來玩,也是學習。哥哥現在也許不能體會媽媽講的這麼多,但我想只要我們溝通的多,體驗的多,時間會帶來改變。

和孩子一起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一週一記,一年52篇

用記錄說出“我愛你”52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