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規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畢業八年兜兜轉轉的親身經歷(一)

前言:我是2010年大專畢業於湖南的一所大專院校,在09年農曆12月踏入的社會,第一站是去上海實習,在車間操作機器。13年10月來的深圳,工作了一個月最後去了漠河玩了一趟。14年又來了深圳,做技術工作。15年9月轉行做了房地產銷售,16年11月老婆生孩子回家,公司倒閉。17年再次出來,茫然焦慮,不知所措。


2017年的三四月份,也就是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我的生活和工作陷入了一種恐慌和焦慮之中,面對職業和未來不知所措,越是不安越是急躁,越是痛苦難受而不知所措。反反覆覆的發作,時而正常時而不正常。

痛苦和困難沒有把我壓垮和擊敗,我卻在痛苦中明白,找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在目前的困境之中打開了一個突圍而出的口子。只是,鬼知道我經歷了怎樣的內心衝突和怎樣的痛苦感受。

“一個人徹悟的程度恰等於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語堂先生說的。我在多年工作中,有過換城市,換崗位,大幅度換行業,兜兜轉轉繞了一圈,我最後還是做回了以前的行業和崗位。人生沒有捷徑可走,我相信我這也不是彎路,因爲每一份經歷都會豐富和充盈人生。


04年的時候初中畢業,才15歲的我讀了職業中專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不是因爲喜歡,也不知道會不會喜歡,合不合適,而是因爲模具行業在那時候特別喫香,行業快速發展的幾年,大家都說學模具好。爲此,還哭過鼻子,那時候我是想去學畜牧或者種植相關專業的。我從小在農村長大,內心不排斥當農民,從小接觸這些農活。

07年的時候高考對口升學,省內的一所大專院校,還是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那年18歲。讀大學之前是因爲父母十分的支持,內心不忍讓他們失望而不得不高考去讀。直到讀大學後才發自內心的想讀書,三年的中專已經對專業有了一定的基礎,學習起來相對於普高的同學更具優勢。但是基礎課程一直是短板,作爲一個工科學生,我數學都已經十幾年沒及格過了。

因爲自己想讀書了,加上自己的專業基礎,大學三年的專業成績和整體表現都還可以,也可以說是大學把我改變了。畢業的時候找工作,那時候的我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和職業激情飽滿,覺得這是一個越老越值錢的行業。義無反顧的投了上海一家模具大廠的簡歷,一路筆試面試過了,成爲了班上最早找到工作,最早出去實習的一部分人。那時候專業完全對口的公司和職位非常少,能通過面試的人都是優秀的。


大三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完就去上海的工廠裏上班了,09年的農曆12月,陽曆是2010.1.23,第一個月的工資七天發了412塊錢,就是用這四百塊錢第一次在外面過了一個年。

培訓半個月後直接去車間,分配到各部門,每天兩班倒,半個月轉一次班。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站着上班,操作機牀。兩三天後就開始正式操作,加工簡單的零件了。

很多人慢慢的離開這裏,也有很多人堅持。離開的十有八九都轉行了,也有混的風生水起的。堅持的,十有八九是爲了做設計或者編程的,最後大部分人也都如意了。只是從設計離職後,很多人還是轉行了。那時候的堅持,還有一些別的原因,比如當時的實習工資相對來說很高,加班有加班費。或者不知道離開這裏去幹嘛,不知道自己能幹嘛。

我從那裏熬下來了,各種原因都有,因爲當時還算可觀的工資和加班費,離開不知道去幹嘛,堅持下來可以轉崗去設計。從零件加工部門,到模具裝配調適部門,最後去了設計部門,總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當時在同一年進去的實習生裏面,算最早的幾個人之一。

期間在車間工作的時候,有累到過流鼻血,手指骨折,什麼劃個口子流血啥的都是家常便飯。整天和機器,鐵屑,鋼鐵,吊車打交道,經常性的會有工傷出現,畢竟幾百人的大廠,白班晚班十二小時以上的工作時間。在設計部門上班的時候,平均下來一個月加班一百多個小時,經常性的晚上十二點下班,早上八點上班。

就那樣在設計又熬了一年半左右。每天每月每年,除了工作還是工作,除了工廠還是在工廠,認識的人除了同事還是同事,時間除了上班就是在加班。大部分時候是真忙的天昏地暗像打仗一樣,也有的時候混着那十幾二十塊錢一小時的加班費。期間異地兩年的初戀分了,爲了這來之不易的去做設計的機會,最後這份感情終究沒有等到結果就夭折了。


2013年年初的時候,那時候做設計才一年左右,但是一年的時間抵得上正常工作兩年。就是那時候失戀分手了。現在想想,曾經也真愛過,只是真愛餵了狗,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天天上班,真的愛的辛苦。曾經的感情,所做的一切,後來就再也不曾有過了,就像一口井榦涸了。

年初的時候去了浦東華爲總部面試工程師助理,屬於外派員工,在總部上班。初試,複試,都過了。最後,我沒去。底薪三千,績效一千左右,不包喫住,每個月可能就剩一兩千塊錢了。而那時候自己的工資算上加班費有五千多,包喫住。

就那樣鼠目寸光的錯過了一個可以牛逼的機會,說那時候很缺錢嗎也沒有,典型的窮人思維。說那時候工作很好嗎,累的像狗,時常擔心自己過勞死。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缺乏自信,缺乏正確的認知和職業規劃,對未知的恐懼。

就這樣錯過了去華爲上班的機會,而自己在今後的幾年裏都沒意識到錯過了一個這麼難得的機會。失戀後,就開始了更瘋狂的加班,一個接一個的項目,挑難的做。過的很辛苦,也很充實,也有成就感,那年24歲。如果那一年不曾分手,如果那一年去了華爲,那現在是怎樣的我呢?不知道,沒有如果。


2013年9月,去甘肅參加了一個大學同學的婚禮後,就辭職了。辭職有點突然,很多地方都沒來得及去玩去看看,浙江蘇州很多景點景區,包括上海的很多地方。離開了,幾年過去了,也沒有再回過上海。

當時辭職後是決定去深圳,有大學同學在深圳做模具設計,叫我過來。之所以離開上海,是因爲在上海的時間都在工作上,圈子都是同事,身邊沒有親戚朋友鄰居老鄉,且回家不容易,比較遠。城市很大,而自己太小。當內心開始產生倦怠後,就不再留戀,當時公司管理混亂,在我離開後的半年左右就倒閉了。

之所以選擇去深圳,是因爲深圳有同樣在做設計的同學,有個落腳的去處。當時他叫我過來上班,只是最後沒有說的那麼靠譜。在深圳有親戚朋友鄰居同學,感覺不孤單。在一個地方工作的久了,想出來看看這個世界。除了深圳,也不知道去哪裏幹嘛。就這樣,我來了深圳。

未完待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