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賞析:漁家傲 秋思

漁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註釋:塞:邊界要塞之地,這裏指西北邊疆。衡陽雁去:傳說秋天北雁南飛,至湖南衡陽回雁峯而止,不再南飛。邊聲:邊塞特有的聲音,如大風、號角、羌笛、馬嘯的聲音。千嶂(zhàng):綿延而峻峭的山峯,崇山峻嶺。燕然未勒:指戰事未平,功名未立。燕然:即燕然山,今名杭愛山,在今蒙古國境內。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東漢竇憲率兵追擊匈奴單于,去塞三千餘里,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還。羌(qiāng)管:即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種樂器。悠悠:形容聲音飄忽不定。不寐:睡不着。寐:睡。

譯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邊塞的風光和江南風光自然大不相同。頭頂的大雁又飛回南方衡陽去了,一點也沒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邊人思鄉的情緒。黃昏時分,軍中號角催吹,周圍的邊聲也隨之而起。層巒疊嶂裏,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飲一杯濁酒,我不由得想起萬里之外的親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廢。遠方傳來羌笛的悠悠之聲,天氣寒冷,軍營裏早已結滿寒霜。夜深了,我還不能安睡,爲操持軍計,我的鬚髮都變白了。戍邊人思念親人,也久久難以成眠,多少次夢裏流下眼淚。

創作背景:宋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曆三年(1043年)間,詞人任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在他鎮守西北邊疆期間,既號令嚴明又愛撫士兵,深爲西夏所憚服,稱他“腹中有數萬甲兵”。這首詞就是他身處軍中的感懷之作。賞析:《漁家傲·秋思》是北宋詞人范仲淹創作的一首詞。

詞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蕭瑟悲涼的邊塞鳥瞰圖;詞的下片則抒發邊關將士壯志難酬和思鄉憂國的情懷。整首詞表現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及艱苦生活,意境開闊蒼涼,形象生動鮮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