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拿“偏见”当“主见”的

今天想讲的,其实是紧接着上回聊到“黑豹”事件(详见我的文章:当初嘲笑“黑豹”的那些人,今天在朋友圈集体怀念他……

有位简友评论说,这个事件反映的是“集体无意识”,颇有道理,而一一想进一步讲的是,我们确实已经开始有一种倾向,那就是:

拿“偏见”当“主见”。

这里的偏见,不完全是指歧视、带有色眼镜,而是指的一种伴随移动互联时代出现的有一定普遍性的“带跑偏”,我们前所未有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被“集体意识”牵着走。

而这种现象的本质,很有意思,就是这位简友提到的集体无意识。

从科学角度说,这根源于信息的过载,一个老生常谈却很难改变的症结问题。

我们的“主见”逐渐被各种“偏见”取代,听风就是雨,只要“大V”说的都对,只要很多人都在骂的就是活该被骂,很多人赞美的就是金科玉律。

而更深层的思考,我会放在教育这个话题上。

我一直觉得,对于现在的教育来说,学前教育、K12教育应该注重人的“社会性”,而到了大学,更应该注重的是人的“个体意识”。

也许我的见解有失偏颇,但不妨给出一种思考的角度。

我所说的“社会性”,是指与人、与世界接触、交往、碰撞的能力,相反,我们在K12教育中,似乎一直在专注于“自我”的教育,依然逃不开成绩的问题,而这个成绩的本质,是个体的问题,我们有意无意的推崇“埋头苦学”、“发奋苦读”,也正是因为此,在我们最不容易害羞的年纪,我们很少与人交往。

到了大学,似乎就是像出笼的鸟,我们看到极其丰富的社团活动、学生会活动、校外联谊等等,而这个时候,正是青少年和成人的交替阶段,恰恰我认为,这个阶段,反而应该开始注重“个体”的觉醒。

这不是说教育你要开始学会自私,而是你要懂得思考、懂得慢慢形成自己的独立意识,以便在错综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寻找属于自己的“主见”。

希望“黑豹”事件,可以逐渐减少罢。

岁月拾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