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態差決定幸福度

在當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精神文明幾近頹廢。

人們追求幸福,其實是在追求價值,而在物質文明的世界裏,物質似乎成了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可是,當人獲得一定的物質時,頓時會感覺內心的無比空虛,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有了,當然,除了錢。

物質只是體現價值的一種載體,但有些價值卻無法用物質來裝載,而它的價值卻這麼地大於物質本身,只是有的人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它的價值的存在。

人處在不同的狀態,有着不同的價值,而這種價值差決定着幸福度,即狀態差決定幸福度。

幸福這東西,我想是每個人都想獲取的,而無論你是有錢人、窮人、亦或是犯人。但是,什麼是幸福?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位,但無論你的定位是什麼,狀態的改變決定着你的幸福,即狀態差決定着你的幸福。這種狀態差往往體現着價值,而這種價值的衡量是由你自己而定的,別人無法衡量,在這種狀態改變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價值的大小決定着你的幸福度。

當某天,比爾·蓋茨撿到了一百萬,我想,他不會因爲撿到了這一百萬而感到幸福的,因爲這對他來說幾乎沒有改變什麼,所以,他不會因此而樂翻了天的。可如果,當某天,一個乞丐撿到了一百萬,我想,他會認爲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爲,之前,他幾乎一無所有,但現在他有錢、有車、有房,還有了社會地位,所以,這種狀態的改變,對他來說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因此,他獲得了幸福。

然而,這種狀態的改變,即狀態差所呈現的價值,每個人的衡量標準是不一樣的,但當今,幾乎很多人都把物質當成了唯一的標準,當物質沒有改變的時候,自己更沒感到幸福。所以,這種價值的認識對一個人的幸福是很重要的。

離別苦,相聚歡。

不管是朋友、親人,亦或是情人。

人都怕離別的苦楚,人都想要相聚的溫馨,可是,沒有離別的苦楚,又何來相聚的溫馨?這一次的離別,不過是爲下一次相聚而買的一張船票而已。不管是離別,還是相聚,都是狀態差的一種改變。離別苦的程度與相聚歡的指數是一種正比例的關係。同朋友離別與同陌生人離別不是一個味道;同朋友相聚與同陌生人相聚更不是一個級別。這種差異往往體現在狀態差的價值。

不過,離別感覺是一種負增值,而相聚則是一種正增值。所以,離別是苦楚的,相聚是溫馨的。雖然,不離別也可以相聚。可是,此相聚歡和離別苦之後的相聚歡不是一個概念,韻味是不同的。所以,離別可以增大人的增值空間。

人要不怕離別,充分發揮人的情感真諦。

挫折可以增大狀態差的價值。

一個沒有受過挫折就獲得成功的人與一個受過挫折而獲得成功的人,對成功的感覺,我想絕對不是一個味道,因爲他們狀態差所體現的價值根本就不是一樣的。價值越大對成功的感覺越深刻,更能領略到成功的真諦。

那麼怎樣才能增大狀態差的價值呢?

狀態差只是一個價值載體,而載體的價值就是承載量,而承載量即人所付出的辛勤與汗水。

沒有受過挫折就成功的人與受過挫折而成功的人,他們多付出的辛勤與汗水是不一樣的。受過挫折的人所付出的辛勤與汗水相對會更多。所以狀態差所呈現的價值將會更大。因此,挫折可以增大狀態差的價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