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成長學習(65)


今天老師分享的是《論語》的5.08,5.26,講述的是孔子對一個人是否具備仁德的標準很高“不知其仁也”,及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

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爲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孟武伯問孔子:“子路是否具備仁德?”孔子回答說:“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則回答說:“子路這個人,能夠治理擁有千輛兵車的諸侯之國,讓他來負責兵役和軍事,應該是能勝任的。至於他是否有仁德,我就不知道了。”

孟武伯再問:“那冉求又怎樣呢?”孔子回答說:“冉求,一個千戶人口的邑城,或者擁有百輛兵車的封地,讓他來管理應該沒有問題。至於他是否有仁德,我也不知道。”

孟武伯再問:“那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回答:“公西赤這個人,可讓他穿起禮服,立於朝廷之中,負責接待外賓。至於他是否有仁德,我也不知道。”

子路,冉求,公西赤均是孔子門下的高足,子路有軍事之才,冉求有行政之才,公西赤則具有公關和外交的天賦。他們都具有出色的才能,可以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材。然而在孔子看來,才能是外在的,學生經常有顯露才華的機會,孔子對他們可以說了如指掌,而仁德的修煉是內斂的,深藏於人的內心,只有在關鍵時刻才能完整的表現出來。

由此可見,行仁之難,爲仁之難,仁德的養成,不論在什麼時代,都需要我們每個人終生不懈的努力呀!

(2)顏淵、季路侍。子曰:“盍(he)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顏淵、子路侍奉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說:“願意把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與朋友共同分享使用,哪怕是用壞了也無憾。”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對孔子說:“願意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使老一代安心,朋友一代相互信任,年幼一代能得到關懷。”

子路的回答體現了重承諾、講義氣的豪俠氣概,可以說子路是求仁的;顏淵的回答謙虛、謹慎,重修己身,讓人不由得對顏淵的不好名不好勝的品質肅然起敬,可以說,顏淵是不違仁的;孔子的回答切實又深遠,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提現了聖賢安仁的高貴品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