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 | 亞馬遜入局“東南亞”,爲什麼選擇新加坡?

亞馬遜佈局新加坡站點早有跡象,新加坡市場有何魅力?

實際上,早在2017 年,Amazon就於新加坡設立辦公室進軍東南亞市場。雨果網瞭解到,新加坡既是東南亞的金融中心和國際貿易中轉站,也是東南亞較爲成熟的電商市場。

  • 互聯網普及率

據OpenSignal數據表示,從2018年6月初到2018年11月初,新加坡的三家運營商M1、Singtel和StarHub將4G普及率從82.6%提高到87.1%,提升了4%以上。其中M1的4G普及率增長了1.6%,達到了90%。

  • 消費羣體特徵

大多數新加坡在線購物者年齡在25-34歲之間,即千禧一代,佔比爲38%。35-44歲是第二大羣體,佔比27%;其次是18-24歲,佔比14%,這一羣體大多爲學生,消費能力有限。而在25-34歲之間的消費者更注重折扣和促銷活動,在線優惠券和促銷碼會吸引消費者。

  • 購物特徵

新加坡人更傾向於在網上購買價值較低的商品,產品偏好排名前三分別是旅遊產品(64%)、服飾和鞋子(57%)、娛樂用品(48%),其次是美容個護產品38%、電子設備32%、書籍31%。對於手錶、光學產品和運動設備等高價值商品,新加坡人更傾向於去實體店。

  • 支付方式

不同於東南亞其他地區,信用卡是絕大多數新加坡網上購物者的首選支付方式。基於SingSaver和ShopBack的調查,高達79.0%的新加坡數字買家傾向於選擇使用信用卡進行數字購買支付;其次是paypal,佔比12%。只有3.8%的受訪者表示更喜歡本地支付服務eNETs(類似中國銀聯);再者是貨到付款2.3%,銀行轉賬2%。

據《聯合早報》報道,普華永道發佈的一項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移動支付普及率最高的10大市場中,6個來自東南亞地區。其中,新加坡的普及率由2018年的34%增加至46%,位列第六。

除了一般電商服務,亞馬遜還在新加坡推出“Amazon Prime”及“Amazon Prime Now”服務。據瞭解,Amazon Prime 是會員訂閱服務,除了提供商品優惠、免運費、影音媒體還有 Kindle 借書等服務;Amazon Prime Now 則是主打兩小時高速配送。

所有新加坡買家,凡訂購滿40新元(約合29美元),可享受2-3天內免費送貨上門服務。爲了加快交貨速度,買家可以選擇支付2.99新元(約合2.2美元),享受一日達服務。而註冊Prime的買家可以選擇本地免費一日達送貨服務,且無需支付最低費用。訂購亞馬遜國際商店(Amazon international Store)產品的買家,只要訂購金額超過60新元(約合43.5美元),即可享受免費國際送貨服務。

Qoo10、Shopee、Lazada在新加坡的佈局和表現

擁有較爲完善的電商基礎設施以及條件,不少平臺早已在新加坡紮根,角逐當地市場份額。如爲衆人熟知的Qoo10、Shopee、Lazada等電商平臺。

(新加坡主流電商平臺2018上半年各項數據)

如圖所示,2018年上半年新加坡主流電商平臺裏,Qoo10、Lazada和Shopee的月均訪問量在新加坡所有電商平臺中排名前三。排名其後的是EZBuy、eBay和Zalora。

1、Qoo10

Qoo10發源於韓國,其以廉價商品出名,可謂新加坡版的淘寶。平臺商品種類繁多,包括了各種電子配件、服裝、食品甚至門票。Qoo10的一大特色是可以在當地的便利店7-11付款,方便那些沒有信用卡的人。Qoo10的用戶中有75%是女性,平均年齡爲27歲。優勢品類爲時尚、3C、美容。

2、Lazada

Lazada成立於2012年3月,覆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六國,同時在中國香港、韓國、英國和俄羅斯也設有辦事處。主要經營3C電子、家居用品、玩具、時尚服飾、運動器材等產品。隨着新加坡在線購物者數量的增長,越來越多的新家坡人開始轉向使用網絡來購買家居類商品和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雜貨。據瞭解,在中國國內賣200元的桌子,在新加坡需要花費200新幣才能買到,價格是國內的四倍多。因此,新加坡的消費者願意花20天時間等從中國大陸海運過去的傢俱家居產品等。

3、Shopee

Shopee於2015年正式成立。目前開通了跨境類目的站點有: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泰國、印尼、菲律賓和越南。其中,新加坡雖然購買力較強,但是市場小,單量少,建議賣家開設店鋪後正常維持運營即可,有單就出貨。新加坡站點適合垂直化精品路線,需要商家在產品和類目上精細化運營。Shopee內部運營團隊對於新加坡站點商家也會做一些分級處理,這是新加坡站點和其他站點最不一樣的地方。女裝、3C電子、家居用品、母嬰用品、美妝保健是新加坡站點熱銷品類TOP5。

亞馬遜進入新加坡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建議賣家走中高端定製

根據谷歌和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新加坡政府的投資公司)在去年共同發佈的報告中提到,隨着Lazada、Shopee等主流電商平臺不斷完善和深入市場,許多賣家會投入線上銷售,並擁有新的受衆目標。

報告估計,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的電商市場規模將在2025年達到881億美元。去年,BMI的一份調查預測新加坡的電商規模將在2020年達到74億美元。因此,目前在東南亞的幾大主流平臺也在展開激烈的競爭。例如,目前排名領先的Qoo10正積極開拓新加坡市場。Qoo10新加坡站的經理曾表示,80%的Qoo10的營業額將用於新加坡市場的投資預算;Shopee已經向新加坡賣家收取每單1%的交易費;在獲得了阿里額外的20億美元投資之後,Lazada新加坡站首席執行官Alexis Lanternier表示不在乎競爭對手的動作。

Shopee賣家李兩奇表示,“東南亞電商目前還是被Lazada和Shopee瓜分市場份額,亞馬遜此舉彰顯了他們想大舉進入東南亞市場的決心,既是個機遇也是挑戰,但若營銷以及投入拉新獲取用戶力度不大的話,很難撼動前者的優勢,先要摸清自己的消費人羣”。同時,他也建議想要進入新加坡市場的賣家,由於新加坡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對質量和服務更敏感,價格肯定是影響消費決定的因素,過高價值商品並不推薦賣家去做,一是佣金過高、二是成交量低,算上折損,一般無法實現過高的營利行爲。高價值產品買家更傾向於實際體驗,確實會偏向於實體線下,因此推薦走中高端定製,但也需要緊跟平臺性質對銷售產品的價格以及比對競爭對手售價去行最終營銷定價。從賣家自身的角度,對於亞馬遜此舉,他保持觀望的態度,但也認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有肉喫。

END
電商經

分享知識   對接人才   精選好貨

微信號:dianshangji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